五步自主教学模式之导学案的设计

2014-09-01 04:44卜德民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导学评价检测

卜德民

摘要:新课标强调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到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不能是漫无目的“放羊式”,老师要做好引领作用。为了能让学生当好课堂的主人,真正的步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任课老师探究出了五步自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的是与之对应的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有了一个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导学;检测;探究与点拨;针对性练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32-01

教师要激发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心向,而这要靠平时培养学生的意义学习的良好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所以我们潜心研究出“五步自主”教学模式,和“五步自主”教学模式相对应的就是导学案的设计与编制,我把导学案的设计也具体分为五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导学

导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为课堂上师生共研和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但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一个逐步培养、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设计导学的内容正是为了帮助学生、引领学生成功的开展自学。

1、怎样设计导学内容呢?

(1)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去设计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蹲下来与学生平视,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去设计问题,科学预测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学成果,是教师在设计导学内容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2)遵循教师主导性原则—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教师要吃透教材,并将教材适度“肢解”,然后将“肢解”所得的各个部分设计成一个个小的问题,实现教材知识问题化。设计问题的形式可以是填空题,主要对物理概念、公式、单位等基本知识的设计,也可以是简答题,主要是对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这类问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性,只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既:要学习什么知识、要掌握什么物理概念、公式、单位等基本知识,主要是对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我们对导学部分以明确的要求印刷在学案第一部分。导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二、检测

在检测环节上,我们针对导学内容设计了相关的试题。大部分是填空题,试题可以是对物理量概念的理解,单位及其符号的书写检测,也可以是对物理基本规律的应用的检测。试题要具有针对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整体难度适中,主要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我们在学案上已把相应的检测题印出来,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检测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课下认真复习课本,找出相应知识点填入,因为中招填空题很多都是概念性的,虽然题目不难,但是学生填空时语言描述不准确,所以提前发下让学生完成后再背诵。上课时看着幻灯片进行检测。检测环节在课堂上限时完成,然后学生互评,让学生发现自己或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巡视采集信息,提炼出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成功开展探究奠定基础。

三、探究与点拨

在探究环节上,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的要求,还要吃透学情,预设需要探究的问题。初中物理需要探究的问题多是一些对物理理论的验证和物理规律探究的过程。

设计探究问题,需要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并能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展开探究活动,在交流中得出结论。

如果需要探究的问题不在教师预设的导学案的范围内,教师要及时调整探究内容,通过板书、提问等方式将问题展示给学生。

教师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方法和得出的物理规律或解题技巧进行点拨。在点拨内容里面学生容易掌握的也不在复述,我们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运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物理规律或解题技巧进行点拨,形成规律性的文字,写在了在相应的点播内容里,很多时候只让让学生阅读点拨内容后完成相应的针对性练习题。

四、针对性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选题是最重要的。要想使学生做高质量的练习题,老师必须跳进题海,所以我们都是精挑细选,一般都选以往的中招题,有部分是为巩固本节知识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而选的,有部分是学生易错的,因为在点拨内容里若是空洞的去说,学生还是不清晰,也不易理解,所以在这里就挑些关于容易错的知识的题,让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让他们在讨论升华进而掌握知识点。有必要时老师在这里还要通过具体的题目对有些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进行点拨。

五、评价

物理学科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所以我们在探究与点拨以及针对性练习中都是把知识点分开进行的,所以最后一步就是总体评价。

通过课堂评价环节,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的重要手段。练习题是开展评价的一种重要载体。在进行评价性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习题的梯度,由易到难。一定要适合学生巩固本节内容知识的学习。在设计练习题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基础知识题;2.能力技巧题;3.生活应用题,因为我们的物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并且中招也趋向于这方面,真正做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我们应该把手头上的资料都做完,把课程标准研究透,然后精选出的部分习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当堂训练因为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所以很能体现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也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应掌握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现在学生的学习主要提倡发现学习,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而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和运用,正是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更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更能有效的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管仲杰.《五步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导学评价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