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4-09-01 04:44王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

王波

摘要:学生自学能力是指学生个体为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既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也强调强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教给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自学;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勤于自学。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57-01

教学改革的强劲东风席卷祖国大江南北,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苦苦探索教改之路。教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云:“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略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学习时精力集中,并带有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6个月饼,平均分给小芳和小青,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3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芳和小青,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

2、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灵活多变。我在教学中注意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这样的教法让学生有了主动性,兴趣提高了,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达到“以动激趣”的效果。

3、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能让学生情绪饱满,炽热追求,积极用脑,气氛和谐,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开展数学游戏,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面广、喜闻乐于接受。再如搞一次室外数学课,能让学生为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所感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位置与顺序”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到活动中来,这比起课堂无味的讲授强多了。

二、教给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自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学生的自学方法的掌握,必然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教师怎样教,学生就会怎样学。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习的方法不能作为知识来教,而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获得,到一定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理解了的,才是受用的。因此,要让学生做到五会:(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3)会想,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做到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听、多看。(5)会用,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三、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勤于自学

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之后,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真正受 用,也只有在养成自学习惯之后,才算真正具备了自学能力。其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