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学角度分析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

2014-09-01 10:18李宁赵婵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李宁+赵婵

【摘要】旅游业,作为中国目前的一项朝阳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正确合理地翻译旅游资料尤为重要。功能翻译理论的引入为旅游资料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它将翻译视作有目的性及交流性的跨文化行为,主张翻译方法和策略应由文本的预期功能决定。为更好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向读者传递准确有效的旅游资料文化信息,本课题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结合实例,重点探讨旅游资料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旅游资料;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对中国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吸引外国游客,旅游宣传资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来,一项对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圈中蓬勃发展。

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来说,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理想的准则。许多学者都是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处理翻译难题。贾文波认为功能翻译理论是以读者和目标文化为中心的,因此在实用翻译中,尤其是在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中非常适用。

作者想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进行分析研究。这篇论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原则和常用技巧。

二、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策略

在费米尔的翻译原则中,翻译取决于达到预期交际目的的程度。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要充分达到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这也就是说,翻译应该遵循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以实现目标语言文本的目的和功能。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游客来中国的目的是想熟悉中国特有的文化,翻译旅游资料时应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翻译,这要就译者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将从目的论的角度介绍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策略。

1.增译

增译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增译的主要目的是在旅游资料上增加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让外国游客能完全理解旅游资料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

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

——《桃花源》景点风景画册

Taohuayuan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256—439A.D),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618—907A.D), flourished in Song(960—1279A.D), and went to ruin in Yuan(1279—1368A.D). 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A.D), 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 The recovery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in in 1990.(贾文波:2003(1):20-2)

与原文相比,译文增译了每个王朝相对应的公元时间,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历史。

2.省译

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这种方法不会改变原文本的意思。有时候,为了增加行文的美感,吸引读者的兴趣,旅游文本会引用许多诗词歌赋,如果在逐字逐句完整的翻译下来会使得译文冗长且有可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鉴于这种情况,省译可以让文本更容易被理解。

例如:

“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西起胶州湾入海处的团岛,东至崂山风景区的下清宫,绵延80多华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长轴画卷。

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t is not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 The 40-km-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 Island at west end to Xiaqing Gong of Mount Lao at the east end.(张宁,2000(5):54-56)

对比这两个版本我们会发现,“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句诗词在译成英文时被省略掉了。由于不同的习俗,中国人多喜欢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文章,然而这一点在外国人的眼中是冗余的。如果完整的翻译了这首诗,有可能会妨碍外国人的理解,甚至会丧失来此游玩的兴趣。

3.重译

重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一些调整,将原文本的顺序重新排列或者是重述原文信息。这种翻译就是一种重组,也被称为创造性翻译。

例如:

光彩夺目的上球体直径45米,观光层高达263米,是鸟瞰全市景色的最佳处所。当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余山、金山、崇明岛隐隐可见,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The radiant upper sphere is 45 meters in diameter and its observation deck, 263 meters high, is the best place to get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On a day of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sun, the observation deck commands an indistinct view of Mount Sheshan, Mount Jinshan and the Chongming Island in the far distance. Standing on the deck, one get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below is suddenly belittled.

此处“登泰山而小天下”是用来描述球体的宏伟壮观,如果译者直译出来,会让外国游客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一定知道泰山。若是对泰山进行增译会使文本看上去冗长,而且泰山的背景在这一主题上并不是必要的信息。因此虽然引文被改写了,但却表达出了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

三、总结

这篇论文主要是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下对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进行了研究。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作有目的的活动。研究表明,译者应该考虑目标读者的期望和中国旅游资料的特点,并以此决定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然后介绍了翻译旅游资料的几种策略,如:增译、省译、重写。

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由于译者有限的知识和对相关资料知识的缺乏,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该在具体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最大程度地符合目标读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41.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北京:中国翻译,2000(5):54-56.

[3]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National Geographic

[4]《桃花源》景点风景画册

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述评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