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刚
【摘要】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大部分地区都使用了新教材、新课标,中考物理题中的新知识、新题型不断出现,灵活性更强,尽可能地动手可操作的体验性更强、与生活联系的试题增多了。所以,能否做好初中物理中考前的总复习,让学生在中考考出好的成绩,这对于每一位初三物理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注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关注我们的教改是否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前途和发展。为此我通过多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物理中考前的复习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方法
一、狠抓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我认为中考复习的第一阶段应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其主要目标是把初中两年来所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基本计算及基本实验技能等的重新记忆、理解和应用,形成知识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此阶段,教师应精心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把它们制成电子课件,以便于提高课堂上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把它们打印成纸质文档,成为学生方便、快捷的第一手复习资料。当然在做好以上准备后,在此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也不能离开物理课本,因为物理课本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处女地,信息多、印象深刻。整理的资料与课本有机组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能很好地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其次应注意在复习中,学生的资料不能过多、过滥,否则将会失去“主心骨”,顾此失彼,达不到基础知识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还要注意复习的一些方法:
1.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概念、定律、定理、公式、结论等
应该在理解中记忆,即要弄明白它们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公式的变形、单位及换算、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如何用它来解释、说明一些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等。如在复习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以火车提速后,为什么安全线要向后移为例,说明火车提速后,使得靠近火车一面的气体流速增大,它的压强减小,靠近火车的人容易被压向火车一方,造成危险等,结合生活实际来加以理解、记忆。另外要对一些相关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归纳。如在复习“汽化”知识时,首先明白汽化的概念,所谓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并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如烧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液化而不是汽化,这“白气”不是气体,是液体,是小水珠,它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放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质量较小,因而能浮在空气中。再如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干,这是升华,不是汽化。
2.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对每一堂课的内容除了精心设计外,还要布置学生先进行复习,在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地方要注明标记,然后可通过查阅课本、资料、与同学和老师探讨、上课等途径插补缺漏的知识。教师可结合平时掌握的学生知识缺漏情况,通过课堂重点强调,例举典型例题的分析等达到插补缺漏目的。
3.在复习课中,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留心课外知识
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迁移,知识和能力“搬不了家”,说明并没有真正掌握和应用知识。除了真正学懂会做之外,要有意培养迁移的意识和习惯。要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善于应用所练就得的能力去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近几年的考题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得相当明显,现实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大量出现。如我国嫦娥奔月、蛟龙下海等工程一次次取得举世瞩目的突破,最近的失联航机MH370等等。所以要多留心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对考试不无裨益。
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知识板块复习
1.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结束后,就应该把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板块复习
如声现象、光现象、压强与浮力、电学知识、电磁现象、力和机械、运动和能量等,在每一个知识板块中,要精心例举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精讲精练,能够一题多解的尽量一题多解,已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整合知识的目的。如在复习电学知识时,可例举有关电热饮水机加热功率、保温功率的计算,就能突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电功率等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2.要加强对物理实验的复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特别是一些探究性试题,如果没有亲自实验的体验和经验,很难答得完满,所以有条件做实验的话,都应通过再做实验巩固物理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复习阶段的物理实验不宜再机械重复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而应由老师重新设计综合性的实验,并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明确观察什么、思考什么。
三、综合模拟训练阶段
在巩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板块知识复习后,就到了中考前最后一个阶段,即是应试模拟考试阶段。该阶段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和重点知识训练之后,它要求学生能学会知识的迁移,掌握各类题型的解决方法,具有多角度、多技巧、多方法解题的能力。模拟考试的知识内容,要涵盖全部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题型要与多年来的中考题相近,要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档次比例;并且要包括当前的最新科技知识和身边的生活生产现象;模拟考试不能太多,不能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地搞题海战,要让学生有总结和提高时间和过程。在训练中要严格按照中考的时间和要求进行,老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要把每一道题讲透,一题多解的,要尽量多讲几种方法,发现学生知识存在缺漏解题方法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弥补,并且让学生融入、参与探讨讲评中来,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快速提高。
以上是我多年来在中考前总复习的经验和总结,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能使多数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忠武,王玉玺,钟绍春.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支撑系统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7期
[2]王桂珠.有效修改初中物理复习课导学案的具体做法.《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年12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