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14-09-01 12:49刘聚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

刘聚英

摘要:对新课程中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索,即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本教育;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9-01

在课程改革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数学教师更应该转变旧思想,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变“注重教条结论”为“注重知识发现过程”。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出示两道与学生生活非常密切的应用题,让学生先把式子列出来,在比较两个式子的异同点,最后再归纳小结出“一次函数的定义”。让学生从一般问题过渡到特殊问题中来,然后又将特殊问题回归到一般问题中去。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一次函数定义”的掌握,充分地体现了上述的教学理念。

二、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就能培养的,而是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例如:存钱的利息计算、土地的面积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性,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教师应当以生为本,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大胆想,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渗透数学思想。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年来,由于数学考题中增加了对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的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初中数学符号是比较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达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小小大大找不到”。(即: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大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大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的解集都是小于,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较小的那一个;如果未知数大于小的数而小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的解集取中间的那一部份;如果未知数小于小的数而大于大的数,则不等式组没有解。)

3、渗透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一提起数学,许多学生就会想到“听课”、“做题”、“考试”等,把数学看作是单一的、被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开放性的内容,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表现在学习的时候不应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学生的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学校要在教学楼前的一块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选用的图形可以是圆、矩形、菱形、三角形等),应如何设计?再如:如何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请设计测量方案。这些问题都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地追求课堂内容的“多而全”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要想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透彻,就会造成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事实上每堂数学课都有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点,教师只要把这一知识点揭示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探索、去联想、去生发,那么其他问题自然就迎韧而解了。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精讲多练,以点带面,抓住重点,使所授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

总之,教师在生本课堂的教师对于问题或任务的结果不会轻易给出,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过程后,自己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到。正是这样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结论,新旧知识体系便容易完全混为一体,使之成为已有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牢固。 数学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只关心某一次结果。一个学生如果他确实努力了还考不好,教师就不能再责备他,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习伙伴,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型关系,让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和谐地发展。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最富有生命意义的所在。在这里应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