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

2014-09-01 04:38冯莉娥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次必要性教学法

冯莉娥

摘要:分层次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加了当今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创新的内涵。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导,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依据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需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采取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各方的需求。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5-01

分层教学方式,适应了初中生因个体的知识基础不同、了解实践社会生活的不同、学习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所存在的差异性,而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层次分明,可以促进学生个体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又能整体提高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水平和语文理解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非常感兴趣,这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就要好很多,但是有一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都很差,对语文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贪玩心都比较强烈,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这样就会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对初中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之间的差异,这时实施差异性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有效、高效教学。

2、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学好初中语文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而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但是从这一方面来讲,同样的学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都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导致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上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差异性教学,这样可以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3、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实施差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新课改之后新课标对初中教学目标的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促进学生差异性的发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精神。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当前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专业化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1、确定初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标准。初中时期对语文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以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为主。根据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重点和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语文教学方式和要求。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做一个调查,这样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确定不同层次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对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加强他们的语文理解和鉴赏水平的培养。对于那些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地鼓励和帮助他们,主要是对他们进行语文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训练。

2、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求教师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就会导致那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而那些基础较强的学生也会有骄傲的情绪。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协调好不同的层次之间的和谐。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并没有学到,使他们了解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骄傲自大,而经老师的指导帮助获得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时间多一个大体的规划和局部的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也应该是分层次的。虽说应该给予初中生一定的学业压力,但是过多的作业也会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这样就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或者是不同要求的课后作业,实施不同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在对语文教学效果的考查中,对试卷的难度和题目的设定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用不同难度的试卷,可以分为A卷和B卷,这样就可以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可以避免由于语文水平不好的学生做较难的试卷,产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压力,最后失去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之后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较大的改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要求。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并发展他们的专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培养全面的专业化的人才。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次必要性教学法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