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娴
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我国的特色。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本人围绕科学教育方法认真思考,下面就此谈一谈看法。
“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培养幼儿爱好探索科学的精神,需要珍视幼儿可贵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谆谆诱导。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这是说动手操作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又能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中的科学应该是最简单的。这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科学比较直观,能让幼儿直接体验到,感受到。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大自然。让每个幼儿去观察探索周围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大自然里有什么,有哪些昆虫,哪些植物,它们都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幼儿对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很好奇,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观察这些有趣的现象,提出问题。幼儿探索科学的特点是面对一些具体的事物时才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幼儿探索科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动手操作,亲自动手去感受事物的变化。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自主学习科学知识。
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索来说物质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它能给幼儿最直观的观察。所以帮助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不同的科学活动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和相对的环境,根据不同的科学活动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增加幼儿的动手操作机会。
在“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科学活动中,首先我将收集来的各种形状的积木、铁块展示出来后向幼儿提问: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它们动起来吗?提出问题后,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去发现。在操作中,有的幼儿用手推,有的幼儿用嘴巴吹等等,都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接着请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东西动起来的,通过讲述以及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发现“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移动得远,用力小就移动得慢而近,用力很小时重的东西不动”这个科学道理。通过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从而懂得了其中的科学知识。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地走下讲台,到孩子们“后面”,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教师要当好引路人。不要只关心孩子学到了多少现成的知识,不要忙于带幼儿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归纳,要引导幼儿大胆地参与、大胆地学习、大胆地思考,引导他们的科学品质均衡发展。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分很重要。比如在“有趣的叶子”科学活动中,请幼儿把捡来的叶子一起分类比较,用表格的形式,请幼儿完成分类,并进行分享,是用什么方法分类的等等。幼儿的分类方法是非常多的。有的按不同的形状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不用的颜色分类。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力是非常棒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在进行科学活动时,运用实物、图片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既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科学知识,又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科学活动“食物链”中,就是运用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首先利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了解食物链,接着利用教具卡片,让孩子通过观察视频中的图像以及动手操作老师制作的教具来了解食物链,学习科学知识。让幼儿知道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让幼儿动手操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 “水与冰的关系”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可让幼儿在离园时,将水缸里倒入一定量的水,并且放一个图案在水中,再放一根毛线,把水缸放进冰箱,第二天幼儿来园后,我将水缸从冰箱里拿出来,让幼儿观察可以发现水变成了冰。在随后的时间里,我请幼儿先摸摸敲敲看看这个冰坚不坚固。冰拿到教师后开始慢慢融化,慢慢地变成了水。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和幼儿一起进行了讨论。让幼儿都知道“由于冰箱里气温低,水变成了冰。室内温度高,冰又融化成为水”的道理。此项活动,全班幼儿都参与进来了,都能积极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使幼儿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家园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家长和幼儿园配合起来才能给幼儿最大的帮助,帮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如果家长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索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的兴趣需要就会被阻碍。所以家园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活动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孩子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真正体验到探索活动的快乐,就是成功的。引导幼儿学会探索,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我们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曹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