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展 陆小花
[摘要]根据电路课程的特点,引入Multisim软件对动态电路进行辅助分析,通过仿真实例,可以加深对一阶和二阶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仿真实验与电路理论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关键词]Multisim 电路仿 真一阶电路 二阶电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89-02
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详细说明了Multisim在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一、仿真软件Multisim简介
2010年初,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NI)推出NI Multisim 11。它用软件的方法虚拟电子与电工器件以及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它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能提供一万多种元件,虚拟测试仪器及仪表种类齐全,具有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电路的瞬态分析、稳态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设计和实验可以同步进行,修改调试方便,可以直接打印输出原理图和结果。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实验场地和设备资源都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现在只要配备了计算机和仿真软件,相当于拥有一个“电子实验室”,学生可以不拘场所和时间,用“以虚代实,以软代硬”的方法做实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RC串联电路的方波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的情况下,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的动态电路,由外施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一般电路的过渡过程是短暂的,为了方便观测,可以采用方波电压作为激励源,使电路中的过渡过程得以重复出现,只要选择方波的周期T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那么电路在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源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每一个周期都可视为RC电路的充电过程和电容通过电阻放电两个过程的组合,电路如图1所示。
■
图1RC电路的方波响应
图2中曲线1为方波电压,2和3为不同时间常数的电容电压波形。在方波电压为高电平期间,电源经R向C充电,电路为零状态响应,,电容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在方波电压为低电平期间,电容放电,电路为零输入响应,电容电压按指数规律下降。时间常数,它的大小反映了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进展速度。曲线2、曲线3中将电容改为32nF,从2和3的对比可以看出τ越大响应速度越快。τ的大小也可以从响应的波形中估计出来,对于充电曲线,幅值上升到终值的0.632所对应的时间为一个τ,对于放电曲线,幅值下降到初始值的0.368所对应的时间为一个τ。过程上一般认为换路后,经过3τ~5τ时间过渡过程即告结束。实际电路中,适当选择R或C就可以控制放电的快慢。
三、RLC串联电路的方波响应
RLC串联电路为一典型的二阶电路。它可以用以下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出电容上的电压Uc(t),改变初始状态和输入激励可以得到不同的二阶时域响应。由于电路的参数不同,响应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当R>2■时,特征根是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电路的动态响应为非振荡性的,称为过阻尼情况。第二,当R=2■时,特征根是两个相等的负实数,电路的动态响应仍为非振荡性的,称为临界阻尼情况。第三,当R<2■时,特征根是一对共轭复数,电路的动态响应为振荡性的,称为欠阻尼情况。
■
图3RLC电路的方波响应
通过方波激励RLC串联电路,用示波器观察方波和电容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图4中,R=1.5kΩ,L=0.1H,C=0.22μF,电容电压单调地衰减或增加,属于非振荡放电过程。这个过程电容一直处在放电状态,电感在电流达到最大值之前储存磁场能,之后与电容一起释放能量,直到电场储能与磁场储能被电阻耗尽,放电结束。图5中,R=100Ω,L=0.1H,C=0.22μF,电容电压振荡于其稳态值附近,最后趋紧于稳态值,属于振荡放电过程。此过程中电容先向电阻和电感释放其储能,释放完毕后,电感还有储能并继续释放,电感释放的储能中,除为电阻消耗外,一部分使电容反向充电而转变为电容的储能。因电阻消耗能量,振荡逐渐减弱。若电阻为零,振荡为等幅振荡,不衰减。
■
图5欠阻尼情况下的响应波形
通过Multisim对各种动态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运行出相应的结果,学生可以清晰快捷地看到各种波形的特点及差别,省去了烦琐的数学推导,把枯燥的电路理论变成了形象生动的演示波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证明,仿真实验为电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拓展实验资源。Multisim可以弥补实验室设备陈旧,开放时间有限的缺点,能灵活方便地开展实验,并且软件中器件仪表丰富、实验功能齐全,安全快捷,大大拓展了实验范围,提高了实验效率。
2.巩固理论知识。在仿真实验过程中,通过直观、动态的图形,感受改变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使学生轻松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习兴趣。仿真实验简单易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方案设计电路,验证电路分析结果,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实现自己的设计和想法,锻炼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工程素质的培养。
4.须和实际实验相结合。Multisim虽然功能强大,但不是有了Multisim,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仿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实验,比如正确使用仪表、培养良好的习惯等,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青,侯传教.Muitisim11电路仿真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关源.电路(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洪让.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