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9-01 23:32王帅郭业才
大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工程硕士全日制

王帅 郭业才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这种培养模式中的 “双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度建设、导师合作、资金投入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这能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3-03 一、引言

我国硕士研究生队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当年报考人数的63500人发展到2013年报考人数的176万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他们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一般在职攻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工学硕士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为弥补工学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特点,2009年教育部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正是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改变工科学位类型单一化的状况而出现的。

与工学硕士相比较,工程硕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双导师制”,即给每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配校外导师,让工程硕士研究生接受来自不同厂矿企业、具有不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指导,弥补校内导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来担任职业导师,有利于研究生在读期间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因此“双导师制”不但是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形式上的显著差别,也是工程硕士的“灵魂”。由于其起步晚、发展迟等客观原因,我国工程硕士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近几年刚招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从形式上看,虽然它有工学硕士“学历证和学位证”的双证,也采用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模式,但不能简单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是工学硕士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叠加,否则远远背离教育部当初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初衷。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各培养单位正在探索之中,容易受到发展相对成熟的工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按照工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等同于工学硕士,就失去了设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意义;同样也不能照搬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否则会降低培养标准,研究生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不但要与工学硕士、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相区别,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自身发展的培养和考核机制才能达到办学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双导师制”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来培养研究生,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没能真正落实到位,大多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中,能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国务院学位办对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查显示,能够完全落实“双导师制”的单位仅够半数(52.8%),对在读工程硕士的调查也显示,学校与所在单位能严格实行双导师制者不到半数(42.3%)。由南京邮电大学李景元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校、企导师间没能体现出合作优势,高达86%的学员认为“双导师制”在自己的学习阶段没起到什么作用。大多数培养单位有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之名,无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之实。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在职的优势或多或少能弥补缺乏校外导师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局限;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他们大多从应届生中入学,没有真正的“双导师制”的支撑,其培养的效果与传统的工学硕士并无区别,直接影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违背了教育部增设工程硕士的初衷。

(二)工程硕士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的欠缺

目前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考核、指导模式等基本制度仍然沿用工学硕士,由于工学硕士的培养与工程硕士侧重点不同,其导师遴选、考核等一系列制度用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不太适合,极易成为制约工程硕士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各大高校对申报硕士生导师科研的要求量化到实际则变成科研项目和文章数量的衡量,这一制度用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评选上很容易将一些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外工程技术人员拒之导师队伍之外,而年年增招的工程硕士又急切需要数量相当的校外导师来指导。现各培养单位都存在这一矛盾:一方面,具有实践工程创新能力的校外导师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导师遴选办法导致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人员不能进入导师队伍,所以沿用以往的遴选导师模式无疑会成为制约工程硕士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各培养单位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工程硕士导师遴选、考核制度。

(三)校内、外导师的合作问题

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都是非培养单位的职工,如何对校外导师进行管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如何一起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等这些都是各培养单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双导师制”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意见》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意见》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及合作上有很大自主权,但《意见》中缺乏一些硬性规定及具体考核指标,授予培养单位“双导师制”的灵活发展空间,缺乏一定的监管政策又很容易将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浮于形式,在现实各种困难面前最终还是走工学硕士的培养思路,仅是换个名称而已。“双导师制”突破传统研究生培养的局限,但校内、外导师如何合作,校外导师如何管理等,在缺乏硬性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各培养单位都面临着新培养模式的考验。

(四)工程硕士资金投入的欠缺

目前各高校对导师的考核,主要是从科研项目及成果、论文数量及质量等。就研究生培养而言,工学硕士的培养思路与学校评价机制更加贴近,学校的各项投入更多偏向了工学硕士,有利于工学硕士的发展。而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也不容易被量化与考察,往往被各培养单位所忽视。教育部出台的工程硕士培养相关文件对工程硕士的应用能力也缺乏相应的具体考核指标,所以实践创新应用能力在现实需求中往往被量化的文章、项目等形式取代,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又回归到工学硕士的道路上来。缺乏相应资金的投入,工程硕士的培养捉襟见肘,其发展必需的各项配套建设就会滞后,相应的配套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求,必然会使其停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对策与措施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作为一种较年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涉及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制度建设上看,“双导师制”的实现需要有一套自上而下且被社会认可的考核评价体系,各培养单位以此为准绳,作为培养人才的自我考核标准。从经济层面上看,校企双方合作培养人才产生的效益需要一定周期,在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可以给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笔者则从自己本职工作出发,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微观视角研究“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制度建设、导师合作、资金投入等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确保“双导师制”的实施

工程硕士,作为一种侧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更要体现教育服务社会的真谛。笔者认为工科院校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走关起门来搞学术的路线,而需要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基地的道路。企业产学研基地的建立是“双导师制”实现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硬件保障。笔者认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学年修完专业的相关课程后,从第二学年开始应到校外研究生导师所在企业进行至少半年的专业实践学习,毕业后的工程硕士成绩应由实践成绩与专业课成绩组成。工程硕士在参加专业实践实习前须提交专业实习计划,专业实习计划在学位论文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制定而成,并经校内、外导师审核同意后实施。在实践实习结束,由校外导师对工程硕士的实践表现给出考核评价意见及成绩,实践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否则需要重修实践课程,这样将实践环节提高到与校内课程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都能给予足够重视,既免于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环节变成走马观花的形式,又赋予校外导师具体的责任,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导师评定评价制度

工程硕士“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是从原来工学硕士的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这就要求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考核制度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培养质量为中心,改革导师评价模式,改变单纯以发表文章的数量、SCI文章影响因子及引用次数等量化指标来考核研究生导师的做法。在工程硕士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的遴选过程中,要从以往科研情况的考核转变到工程能力的考核上来,摆脱以往工学硕士以科研产出的评价教育质量体系,建立一套与工程硕士职业发展能力紧密结合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成员不仅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群体,也要来自工业界。这种考核不仅包括对研究生在校的管理、教育,还包括就业后的个人发展状况。教育服务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评价也来自社会。传统研究生教育往往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而忽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工程硕士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毕业后体现的特点充分弥补传统研究生教育出现的弊端。笔者认为工程硕士导师的评价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化、短期化,而要侧重多元化、长期化,重视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建立校内导师培训机制,搭建与校外导师合作桥梁

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保证,需要一支富有工程教育经验的师资队伍。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和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不是断然的分裂,工程硕士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其特点决定了工程硕士的导师不但要有高学历,还要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目前,各培养单位中工程硕士导师普遍从工学硕士导师中来,长期担任工学硕士导师而缺乏工程背景和企业工作经历,工程教育能力单薄,这就要加强对工程硕士导师的培训,建立工程硕士导师培训机制,定期对导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帮助导师从学术型的工学硕士转到工程应用型的工程硕士上来。导师培训机制鼓励导师“走出去”,不但是提升自身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还可以扩大交流圈子,自行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校外导师作为“双导师制”的合作人。这种由校内导师自主找“搭档”的方式在“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容易配合融洽,缩短彼此间的磨合期,且避免校外导师徒有虚名现象,真正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导师培训机制的实现不能停留在文件中,更需要各培养单位从经济和制度层面上支持校内导师参加培训,比如对参加培训的导师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给予经济补偿,解决导师经济负担,对培训优秀的导师给予一定经济奖励,积极鼓励导师“走出去”;校内教师申报工程硕士导师时,对参加并完成培训的教师应优先考虑,确保每位校内工程硕士导师都有机会接受校外培训。

四、结束语

随着工程硕士规模的每年扩招,工程硕士的培养机制中的“双导师制”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笔者看来,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任何一方都不能缺位,没有双方的努力,再优越的外界条件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实现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都需要双方认同相互间的合作是个双赢过程,而不能有一方帮另一方的思想。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企业有广阔的空间,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指导,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双方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也是彼此间的取长补短。学校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军,企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竞技场。从长远看双方的命运息息相关,培养出优秀人才是学校自身价值的实现,招到优秀员工则能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总之,只有让学校和企业都真正认识到双赢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工程硕士“双导师制”才能很好地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纲,陈亚男.关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3,(1):11-13.

[2]张文辉,王东,吕露.工程硕士双导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人才,2012,(2):78-79,62.

[3]刘晓娟,赵永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73-175.

[4]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调查[OL].新华网,2006-10-25.

[5]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邓艳,王霁.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

[6]龚玉玲.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3-14.

[7]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2):15-17.

[8]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N].1997,(4).

[9]刘惠琴,沈岩,张文修. 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102-105.

[10]刘殿华,马桂敏,林嘉平,栾伟玲. 加强实践教学,产学研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J]. 化工高等教育,2012,(5):11-14.

[责任编辑:雷艳]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工程硕士全日制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基于本科双导师制的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