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14-09-01 23:32高翔宇张显
大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论文

高翔宇 张显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国内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问题做了可行性调查研究,综合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导师的晋升机制和学术论文全员匿名送审。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0-03随着本科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渐渐进入“宽进宽出”状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急剧下降,这里的“质量”不单单指的是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包括综合素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和高校教育者都能体会到研究生水平的下降,甚至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在硕士阶段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还浪费了时间,这就是中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黑龙江大学数学学院为了探寻以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模式,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表,对如何提高数学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各类型的用人单位20份、有代表性的高校教师40份、各层次的在校研究生40份),用人单位对当前聘用的研究生满意度为56%,本校教师对当前研究生的满意度为33%,在校研究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为58%,可见不论是哪方面的满意度都不高,改革势在必行。各方面典型的意见汇总如下:

首先,存在的问题:

1.用人单位:(1)创新力不够,思维较死板。(2)适应力甚至不如本科生强。(3)强调索取比奉献多。(4)专业能力方面比本科生没有明显优势。(5)工作热情不够,对集体活动的关注度不足。

2.高校教师:(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何谈专业领域的创新?(2)大部分学生不具有创新思维和攻关能力。(3)缺乏道德素质和人文关怀。(4)自身能力不够,还不够勤奋。(5)学习主动性不足,不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导师依赖性较强,往往“打一鞭走一步”。

3.学生本身:(1)导师水平不高,不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能力。(2)一部分同学不是本身热爱学习才考的研究生,是为了缓解各方面压力如就业压力才考的,所以学习兴致不高。(3)觉得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看科研文献存在障碍。(4)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5)缺乏学术交流的氛围和实践机会。(6)做出数学学术论文太难了。

其次,各方面提出的策略及建议:

1.用人单位:(1)加强专业的方向性。(2)增加实践和实习的机会。(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高校教师:(1)本科阶段需要侧重学生的基础能力。(2)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3)增加基本的德育课程和政治时事课程。(4)研究生培养要实行“严进严出”,杜绝浑水摸鱼的现象。(5)导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

3.学生本身:(1)聘任研究生导师要严格。(2)既来之则安之,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3)希望老师能多讲讲学习方法和做论文的方法。 (4)多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学术氛围。(5)增加课外文娱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召开了“探究全面提高数学学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方法”专题研讨会,提出了一系列以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为平台,紧密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硕士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大实践环节;建立新的硕士导师体系;改革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制度的环节,形成可持续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具体改革建议如下。

培养质量是我国当代教育体制下的一个严峻问题,从小学教育开始,我们所提出的教育内涵和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培养模式就是相悖的,也就是说和做是两回事。近些年,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处在金字塔尖上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们,大部分渐渐成了只会学习、甚至连学习都学不好的机器。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工作者和素质教育专家们在探讨此类问题,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修订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对应的环节。

一、招生简章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据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之后反应,之前所预想的学习状态和入学后的学习现状存在较大出入,因此,我们在制定招生简章的时候就应该更细致,说明要招收具有什么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将来培养的方向性,以使学生入学后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更具专业倾向性,突出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方向要突出“专业特长”,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加大研究生的德育和政治素质教育的力度

高校的主要工作是育才,育才就只是包括培养尖端的专业领域的人才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的研究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和政治素质的培养。人才首先是做人,我们最好的期望是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将来要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性人才,但是如果只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本领,没有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觉悟,要来何用?如当前的热点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论证问题”就正在拷问着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良心;在国家利益和领土权益遭受威胁的时候还有多少我们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够热血沸腾;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存在冲突的时候,是否能毫不犹豫地坚持应该保有的道德觉悟和政治立场,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课题。试问:现在的大学政治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课程的学习,是否能真正撞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灵魂?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的政治课应该至少适度还原德育和政治素质教育,如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

三、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是研究生质量培养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做出尝试:第一,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训练,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以动手能力带动创新思维的锻炼。第二,授课方式的改革。研究生的课堂应该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最后由学生自己实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在讨论中碰撞出灵感和火花。第三,可以适当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演练,知道程序是怎样编的,命令是怎样用的,制图软件是如何操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齐头并进。第四,多举办课外活动和文娱活动,通过积极参与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活力,对学习也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会玩才能会学习,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

四、培养研究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研究生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生培养阶段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更多地是需要开发创新和主动探索知识的阶段,但现在的研究生大多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因此,我们提出要让研究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我们可以采取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由主讲学生制定讲课内容和讨论内容,可以是一些前沿的学术论文,讲完大家可以就不懂的问题进行探讨,老师可以引领大家的思路,不断启发学生,进而解决问题。

五、加强学科专业团队建设,组织综合素质过硬的硕士导师队伍

(一) 硕士生导师队伍实行流动制,打破无大错终身制

研究生在校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成长有重大的意义,但很多国内大学硕士生导师的现状是导师的学术能力不够、导师的培养能力不够、导师的自私利己主义泛滥、各种学术造假、缺乏师德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硕士生导师的管理应打破无大错终身制,实行流动式管理的改革方向势在必行。

研究生的自学和科研活动, 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导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关系到研究生能否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招收研究生,必须遴选好导师,学校应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遴选工作,创造一种有增减、能上下的动态机制,使导师队伍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除此之外,坚持严格的导师评选机制和流动机制,好则上,不好则下,导师的综合素质考评项目不仅包括专业水平,还应包括师德、学术道德、培养能力等方面的考量,还有必要定期对导师的学术道德、培养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进行评估, 同时启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以评促建,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既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制定严格的硕士生导师晋升机制

现阶段,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晋升机制不完善是造成硕导综合素质不高的主因,我们要完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抓“源头”,首先就应该先提升硕导的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制定相配套的严格的导师晋升机制。严格的导师晋升机制不单单只是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考评,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能力、师德、工作态度、为人处世等几大方面,导师人选可由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推荐、全院老师、学生代表选举产生,我们的宗旨不只是育才还要育人,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要智商、情商并行发展。

为保证研究生导师能够根据研究生培养规律,更好地履行职责, 增强指导能力, 提高指导水平,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对导师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采用“一帮一”的技能培训, 由那些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但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年轻导师作为助手协助资深导师指导一届研究生,完成一个周期的学习、实践,从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写作的指导与把关,到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由资深导师指导他们操作,待他们掌握了基本程序后,才能上岗独立指导。(2)为校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院系导师之间的学术沟通搭建平台,促进导师间经验交流。例如,聘请著名导师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师、如何进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多次讲座,对提高我校导师的指导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 加强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监控

(一)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对外匿名送审

对于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学校的通行做法是选取少数的比例匿名送审,导师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对学位论文的严谨度和重视度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学位论文的产出质量,必须要严格监控论文的形成过程,包括题目审查、开题准备、文献搜集、理论推导等,最后要全部对外匿名送审,对导师的工作态度和学生的重视度都起到督促作用。

(二)学位论文的定期审查制

学位论文的定期审查制也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改革,不定期地组织所有导师和学生采取论文进展汇报制,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很好。由学院组织所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和学生进行论文进展汇报,每个学生可以对现阶段自己论文的进展,创新点、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障碍、下阶段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等进行阐述,由所有导师参与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学生本人写修正报告,这样的方式能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也对当下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

七、加大学术交流机会

研究生的培养要坚持开放制,闭门造车是培养不出高质量的研究生的。其一,学院应定期邀请学术领域内有影响的人来做讲座,使同学们感受学术交流的氛围,感知自己的不足, 寻找学习的方向。其二,导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去友好学校定期交流或联合做项目,提供接触前沿信息和学术火花碰撞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43-46.

[2]林珏.网络时代研究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动向[J].中国研究生,2005,(3):52-53.

[3]马宏伟,柴敬.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J].煤炭高等教育,2011,(6):60-61.

[4]陆传铭.研究生教育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J].交通高教研究,1995,(2):48-49.

[5]夏扬.社会实践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11-14.

[6]吴晓求,宋东霞,安志伟.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7-10.

[7]黎军,王九民.完善导师负责制,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09,(2):33-36.

[8]于俊秋,侯岩.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6):1-4.

[责任编辑:雷艳]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论文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