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与情绪效果的研究

2014-08-31 02:43向双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充血性心内科障碍

王 婕, 向双蓉, 杨 华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 四川 广元, 62801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组织代谢所需,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CHF的发病率和住院率较高,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约20%为CHF患者,而有报道[1]称70%的CHF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又会使患者出现不安、抑郁、焦虑、疲劳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本院心内科采用优化护理模式改善CHF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状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6月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时间预计>10 d,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Ⅱ~Ⅳ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后,共计纳入152例,按入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45±9.87)岁;平均病程(6.37±3.10)年; NYHAⅡ级13例,Ⅲ级38例,Ⅳ级25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28例;平均(64.05±9.43)岁;平均病程(6.51±3.43)年;NYHA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30例。经过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NYHA分级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按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① 常规护理方面,改变病区环境,营造温馨病房;分析不和谐的护患关系因素,积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优化服务流程,修订不同级别护士的岗位职责、基础护理考核表及护士绩效考核表,以明确每个护士的基础护理项目,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管理以确保护理质量;采用“一对一”陪护,以细节体现护理品质,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满意护理;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陪同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使患者满意、放心[4-5]; ② 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充分认识到CHF患者焦虑、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对CHF进行包括心理疏导和认知疗法的综合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舒适护理,由于CHF患者病情较重时无法活动,长期卧床身体会有各种不适,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定期进行生活护理,进行擦身、按摩等护理,使患者感到舒适;指导患者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必要时给予安眠药。

1.2.2 观察指标:入组前及入组后第7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PSQI量表由18个条目组成,分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入组前及入组后第7天,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比较组间差异。SCL-90量采用总症状指数,分数1~5:分数1~1.5,患者自我感觉无症状;分数1.5~2.5,有轻微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分数2.5~3.5,有明显症状且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分数3.5~4.5,有症状,程度为中到严重;分数4.5~5,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1.3 统计学处理

对2组患者PSQI量表、SCL-90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其他数据均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软件包为SPSS 13.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间睡眠质量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入组时2组患者间PSQI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入组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优化护理,CHF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见表1。

表1 入院前后2组患者间睡眠质量比较

2.2 2组患者间情绪状态比较

入组前2组患者间SCL-90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通过优化护理,在入组后第7天SCL-90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分值在1~1.5及1.5~2.5者显著多于对照组,2.5~3.5之间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护理能有效缓解CHF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

表2 入组前后2组患者间SCL-90比较 分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液体潴留和乏力等,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也是心脏疾病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CHF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的改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当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时,极易引起焦虑。由于CHF通常需住院治疗且治愈率低,治疗费用昂贵,进而加重了CHF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情绪加重。CHF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本身就存在睡眠问题,住院环境的改变和对疾病的担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加剧了睡眠障碍的发生率[6-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HF患者PSQI量表得分>7分,SCL-90量表2.5~3.5分,证实CHF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和不良情绪。这种睡眠障碍和不良情绪持续下去,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最终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种疾病,还会降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影响疾病的恢复。因而在CHF患者的治疗中,必须改善其睡眠质量并缓解其不良情绪[9-11]。大量研究[12-14]表明,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等能有效缓解CHF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本次研究中,针对CHF患者的特点,心内科采用了优化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对CHF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其睡眠、开展舒适护理等,发现CHF患者的睡眠障碍和不良情绪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因此,对CHF患者开展优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15-16]。

[1] 胡经文, 冯玲凤, 阮慧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06, 21(3): 23.

[2] 杜瑞玲.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3): 5576.

[3] 黄志慧.心衰患者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2): 141.

[4] 罗维, 瞿广素.护理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18): 1918.

[5] 宋治远, 姚青.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常见疾病临床处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4): 268.

[6] 陈晓平, 武娇.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烟过程中的心理情绪表现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6): 688.

[7] 夏丽莉, 叶爱武, 李文玲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2): 27.

[8] 肖阳, 刘启明, 邢晓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3(5): 310.

[9] 杨红莲, 杜梅芳.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 2012, 14(2): 156.

[10] 秦延平, 王素芳, 白瑞娟.浅谈从构建护患和谐关系入手优化护理质量[J].医学信息, 2011, 9(8): 4879.

[11] 沈玉芹, 宋浩明, 王乐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氧运动康复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4): 342.

[12] 李艳, 单岩, 张文萍. ROY适应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8): 692.

[13] 张燕, 陈友燕, 洪怡等.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2, 27(5): 335.

[14] 王金燕.舒适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1, 24(8): 4925.

[15] 吴再涛, 李玲, 马贞枝,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11): 1403.

[16] 吴学思.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8): 593.

猜你喜欢
充血性心内科障碍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