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技术体系为社会文化的个性化张扬和集成化发达提供了技术可能与趋势要求,个性化张扬促进社会的媒体化进程,社会媒体化形成的新型媒介环境和用户市场,需要新闻出版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承担起社会知识集成服务的使命,以更高的文化提升力助推国家软实力体系的平台化建设。
[关键词]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软实力
[作者简介]蔡玉沛,北京大学博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
作为社会文化主阵地、主力军的新闻出版产业进入数字时代后,理应具备数字时代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形态,这是一种自然的丰富和进步。但这次进步与新闻出版产业的历次进步相比,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性质、模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值得研究者、从业者和管理者充分重视和科学应对。国家软实力是近年来概括性比较强的新概念,初始内涵和外延局限于国际政治领域的话语权较量和主导力柔化,后来逐步走出国际政治局限,被各国纳入实力计算体系中,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领域相对,以中性化和建设性的姿态表征着一国的柔性资源总和与精神面貌总览。新闻出版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建设不仅在逻辑上相关,也在实践上相连,更在数字时代交织与汇总,密不可分。知识管理、社会导向、精神塑造、交流传播是二者的交叉领域和交互通道,出版产业一直或显或隐地通过这几条路径,助推国家软实力的内涵积累和外延延伸。国家软实力为新闻出版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社会选题和产业任务,也提高了新闻出版产业“由匠而将”的功能地位,新闻出版产业又为国家软实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和操作手段,让国家软实力获得务实的作用通道和高效的对接端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在数字时代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和更深刻的融合,新闻出版产业的数字化技术升级以及产业转型为国家软实力的工程化建设、平台化运营创造了有效的机制和充分的准备。
一、人类语言处理系统的演进决定社会知识服务形态
在人类语言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从自为到自觉建立了描述精准度、逐步提升的语言处理系统。正是这些语言处理系统的演进,使人类的知识服务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精神生活赖以发展的必要产业。基于外部世界的各种直观刺激,人们建立了关联粗糙度比较大、以象形图示为主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部世界予以初级的标识化录入,岩壁、泥土、石器等自然物就是人类当时的语言处理设备和系统,从结绳记事到契刻、图画,这些早期的记载活动促进了原始文化的产生。第一信号系统背景下产生的第一语言体系以及这一体系下的语言处理系统,让人类知道自己在生存劳动之外还可以有精神力量的发展。语言处理系统的纵向积累与横向流传,促进了人类经验体系和思考体系的萌生——知识服务产生。为满足人类知识服务工作的细致化趋势,人类又形成了第二信号系统背景下的第二语言体系,标注精细度和表征丰富度得到大幅提高,人类开始以文字符号为考量目的,主动配置语言处理系统,于是,龟甲牛骨、竹木简牍以及纸墨笔砚、丛类册集、藏经馆楼等语言硬件工程被松散集约到人类的运思体系中,并以知识服务产业的形态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服务产业的确立不仅产生了诸多璀璨的知识体系和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奠定了人类精神劳动的主导地位和发展信心。
随着精神劳动主动性和精准度的不断提高,第二信号系统的两个先天隐忧逐渐为新型“生产关系”和“社会需要”所不容。一是第二语言体系的语言特点是建立在事物间的表层识别和外部标注基础上,缺乏语言自身的解码和解析能力,深层透析主要依赖人脑思维功能的臆测勾连才能自圆体系,严重影响对世界的研究效率。二是第二语言体系的多语言套系和各民族对世界的重复性录入,多语言套系无法实现在同一个语言平台上的顺畅对接。数字技术语言恰恰弥补了这两点不足,成为人类社会知识服务形态升级所需的第三语言体系。
数字技术语言成就了数字技术和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语言是基于各个事物的内部构成逻辑和外部关联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可还原、可标识的编码系统,正是这一非常独特的语言系统更新和提升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标注方式和扫描方式,使得初级扫描和初步分析可以不再单纯依赖人的肉眼和大脑等人力因素,人類开始获得认知手段方面的工具和助手。于是,扫描仪、处理器、显示端、传输带以及数据库、集成网、云处理、知识阀、元模块等要素构成了数字技术语言的语言处理系统,解构、切分、结构、聚合所有自然存在,包括既往的主观知识以及现实的心理趋向。这一语言特性突破了第二信号系统中文字的线性感和孤立性,将全人类的标注、录入以及解析方式集中到同一个认知平台开展相互解码、结码和语义关联,部分地实现了人脑机制的物化,成为人类崭新而重要的认识工具,其所关联的知识服务形态必然升级。
人类的工具性语言对人类知识推演和文化前进的构建作用有史可鉴。数字技术语言为我们的分析体系注入了大量原有能力下视域之外的盲区因子和隐性参数,导致知识生产的能力和方式、文化结构的基础和秩序、相关存在的环境和认知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工作局面可能是一个趋势性的渐进过程,但数字技术语言不仅引起了媒体介质的变更,也改变了文字离散度和知识颗粒度的大小,进而引起人类认识工具进步的巨大社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必然兴起。
二、数字出版产业将引领知识集成服务的合作领域
人类历史表明社会技术平台影响社会建筑模式,新技术体系一旦成熟,必然会对旧技术水准制约下的社会管理格局进行合并同类项式地梳理重排,以降低社会成本,减少管理设置的重复浪费,最大限度地促成新的社会合力和社会重心。数字技术的解构力与生成力决定了新闻出版产业媒介环境和工作模式将转向新特点:个性化张扬和集成化发达,二者一体共生,循环增益。数字技术使得原有新闻出版产业的信息优先性、媒介繁复性、渠道稀缺性等初级优势大为降低,也使得个性化的传播力大为增强,大量自媒体的存在改造了媒介环境,并使媒介环境成为社会管理的主阵地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时代下的自然人从过去的三四级受众转变为一级传播媒体人,社会化媒体正在将大量的读者人群转变为信息用户市场,而原有的媒体人则应该向二级服务型媒体人、三级加工型媒体人方向后撤,这也必然会促使新闻出版产业在产业定位、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上加强集约化调整和品质化管理。社会的媒体化是数字时代文化下移的必然结果,在高速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求更高级的文化供给和文化管理水平。数字时代个性化创新以及在其基础上即将兴起的个性化家学,强烈要求社会化集成和总览化知识的发达。在这个意义下,数字时代的社会文化公器如图书馆、教育设施、新闻出版组织等都将因文化和管理的相关性而走向紧密合作、高度集成的数据加工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模式,传统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存在优势也在那里。
媒体化的社会必然有其价值原则和经营导向,也就是说数字出版产业在其中必然有坚实的盈利模式。数据海洋对个性化检索和社会化集成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个性化阅读和社会化学习来讲却是一个难事。社会愿意为知识优化、文明美化、健康强化的指导型社会数据中心付费,这也是一种社会供养和自我供养的需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成这样的数据指导中心在既有思维条件看来是极其艰难的。建设高水平、社会级的数据加工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需要顶层设计、公器安排、众筹支持、人才管理、版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集约合作,单一或少数市场行为难以担当和支撑起来,也是目前困扰新闻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顾虑和瓶颈所在。数字出版目前必然叫好不叫座,因为目前初级、离散的数据处理能力很难达到社会付费的价值认知门槛。自2007年网络文档分享的雏形开始显现至今,无论是国外的Scribd、Slideshare、Calameo,还是国内的豆丁、道客巴巴、百度文库、新浪爱问等网站形式,以及国内外诸多出版机构的数据库形态都沿用传统的分割管理方式,难以形成信息的聚合效应和知识的加工价值。出路只有合作,而且是国家层级指导下诸多管理体系间高级、复杂的精诚合作。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推出的基于数字化资源集聚取向的语联网(译云)平台和国际平台(中图书苑)建设体现了这种深度整合和完整加工的色彩,相信只要以开放和服务的胸襟遵从数字化集成和逻辑化生成的内在机制,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新知识服务体系下可持续的文化发展之路。
数字技术突破了知识传授领域所有因物理限制在社会管理方面粗线条的权宜与妥协,实现了知识数据的传输即时化、创作交互化、场景共时化和检索自由化。随着个性化传播力的增强和交互式知识网的增加,全社会的大学习态势开始形成,媒介环境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全民文化素质在加速提高,文化领域内的不同区隔标准也在逐渐消融。互联网教育、云处理图书中心、云计算学习中心、百科共建模式等新型学习业态都在以社会化媒体的形式提示着新技术功能下社会安排的应然出路,也倒逼着既有体制下管理格局和维护体系的不断改进。数字出版产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企业与其相关者所营造的价值网之间的竞争。文化生产全领域的发展已经交叉和聚焦于高级知识集成服务这个共同需要的指向上来。知识的高级集成服务领域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社会的刚性需求,需要综合大部类逻辑归属,通过领域性突破和体制性创新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效满足。
三、国家软实力平台的构建亟须数字出版产业的融入
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处于被认知地位的概念性和标识化存在,它所处的认知环境是国际社会的社会评价体系,它的存在基础是国内社会的代表性价值观资源。国家软实力要有应对国际政治、外交、经济等现实条件的能力,但这些只是国家软实力在这些领域的投射比例和回应能力,并不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面向,更不能將之作为国家软实力打造与建设的参考背景和理想领域。国家软实力建设必须走出狭隘的斗争哲学窠臼,回归国际社会的本真层面彰显自身人性化和平实化的代表性,才能充分展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魅力和可爱之处,这样的国家软实力才具备悠扬、持久、深刻的感召力量。
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顶层设计式的总体把握,这一过程中国家软实力的平台化运作不可或缺。国家软实力不仅是一个内部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认知通道,更是诸多社会因子和产业生机赖以持续关联、持续发展的平台,该平台不仅仅是作为现有状况下的国家软实力生成中心,还是国家社会形态进步的转换和助推中心。建立平台化的国家软实力运营中心能够彻底保障国家软实力生成的系统性、持续性、依托性和发展性,并解决这些方面的诸多技术难题。
依据国家软实力的生成过程和发展要求,国家软实力运营平台应该包括三大功能划分:国家软实力的提纯加工中心、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传播中心和国家软实力的运营维护中心。国家软实力的提纯加工中心主要负责基于国家软实力资源提纯和国际社会评价体系校准的国家软实力生成;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传播中心负责基于国际社会评价体系认知核准和受播地区所习惯认可的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表达和有效传播;国家软实力的运营维护中心主要负责基于国际社会不同回应的合作维护、特质吸纳、功能开发和关系演进。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数字出版产业发达的知识解构力、文化生成力和文明传播力予以进一步细化操作和深化填充。国家软实力的平台化运作会对国家、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影响,对于国家经济局面改观等硬实力指标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国家软实力的运营维护中心将是一个活跃、和谐和友善的新型功能区,为国家软实力的循环发展和国家硬实力的拓展深化起到未来先导区的作用。
数字出版产业的常规工作模式就是平台化运作,数字出版产业作为特殊的社会存在,在国家软实力的平台化运作过程中将起到独特性、支柱性兼备的“巧妇”作用,树立“国家软实力使者”的完美形象。国家软实力平台为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工作舞台和发展无限的产业机遇。国家软实力平台需要数字出版产业的崭新跟进和高质量参与,新闻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调整更加呼唤国家软实力平台的科学建立。
总之,数字技术语言以高智能化特性改变了新闻出版产业的技术面貌,提高了其社会地位,意义要远远大于过去“铅与火”“光与电”阶段复制介质所引发的印刷效率的改变。数字时代媒介环境的扩展,有利于数字出版产业研究素材的充分占有和文明提纯的精准合理。国家软实力平台化建设为数字出版产业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提供了良机和舞台。数字出版产业需要强化自身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事业角色和功能定位,依据国家软实力课题库科学管理内容产业,将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发展的最大利益,克服出版产业自身所固有的产业局限和产业短视,以更长远、辽阔的眼光,做好数字出版产业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服务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1]肖东发. 按需出版是出版的趋势和方向[J]. 出版广角,2012(8):1.
[2]周蔚华. 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
[3]文庭孝,刘晓英,刘进军.知识关联的理论基础研究[J] .图书馆, 2010(04):36-40.
[4]刘益凡,周昕,王涛.数字版权保护的云计算解决方案[J]. 科技与出版,2013(02):37-41.
[5]张新华.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