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

2016-12-07 01:22侯良健
现代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出版已进入一个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时代。传统出版业的教材编辑如何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习和创新实践,重新定位编辑角色,成为我们的新课题。本文从媒体融合背景下教材出版的发展变化、传统教材学科型编辑向数字复合型人才转变过程中,教材编辑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编辑角色的转型与定位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分析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数字化出版思路和模式,打造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数字化出版品牌。

关键词:媒体融合;教材编辑;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媒体加速融合,新的出版形态不断涌现,这在客观上要求服务于教育教学系统的教育出版社进行转型,从提供内容逐渐向提供教育服务转变。作为教材编辑,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转变观念,主动掌握并运用新技术、准确定位,顺应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大势,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编辑出版理念、知识技能、业务流程、营销方式的更新和转型升级,对从事教材出版的编辑人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教材出版的发展变化、教材编辑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编辑角色的转型与定位等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教材已发生变化

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媒体加速融合的今天,出版形态和出版方式已经变化。纸质图书的出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出版社的业务模式亟须创新和转型。教育出版社开始由过去的提供内容向提供多种教育服务转变。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很多教育出版社深入教学领域,以教材为基础、课程为核心,以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对信息时代传统教材出版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行了初步探索。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更多教材出版社开始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教材由传统的内容单一的纸质化、平面化向多维度、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一体化设计,在发挥纸介质教材体系完整优势的基础上,全方位研发数字化资源,有的通过二维码等技术建立纸介质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的有机联系,支持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还有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纸质教材研发的电子教材、数字产品的新形态教材以及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个性化课程定制服务提供从资源建设、平台环境、教学活动支持和服务、课程评价到课程出版的整体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资源呈现多样和服务个性化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形式丰富多样,交互性强,不但丰富了教材的含义与内容,而且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使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传统学科编辑向数字复合型编辑转变

传统的教材编辑往往是学科编辑,他们关注教材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媒体融合的新形势要求教材编辑在熟悉学科领域知识、教材作者这个“本”的同时,学习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和更先进的教学方式,还要物色、挖掘该领域口才好、能出镜讲座的行业名师专家以及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与学生互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进行数字媒体课程建设。转型过程不仅是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出版理念的更新和变化。信息化的教学靠单个教师很难完成,需要一支从总体策划、资源建设、技术开发到日常服务的队伍支持,需要构建一个数字化的教学系统。可以说教材编辑是从过去单一的参与“编剧”(纸质教材)向

“教学导演”(教学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1.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者。在新形态教材及配套课程服务中,编辑要依据人本化教育原则、建构主义学习原则、程序教学原则、有意义的学习原则,建构起一种“教材内容+教学管理平台(延伸至数字平台)+移动数字终端”的教学服务形态。数字教材出版形态具有多媒体特性与定制性、教材内容的关联性与开放性、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载体的多样性与移动性等特性。这就要求编辑必须要有整体把握学科课程的思维,以导演的角色统筹考虑、总体把握,切实能够在观念上引导、在实践上帮助教师。

编辑作为内容资源的整合与策划者,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资源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弄清楚与同类教材资源相比的特色与优势在哪里,不搞重复建设,发挥自己出版社的独有优势。要善于从传统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价值的资源,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对这些内容资源进行创新和系统化、专业化深度开发,从而实现资源的增值和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因此,依托传统出版具有的内容资源优势,研发和推广基于不同资源类型和读者需求的数字教材及相关产品,实现“一个理念,多个主题”“一个主题、多个专题”“一个专题、多种形态”“一个内容、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

2.成为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教育出版正经历从平面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提供的内容更具交互性,从“自建”向“自建+集成”的方式转变,将自主研发资源、优质开放资源进行集成,为课程资源选择和支持。互联网时代缺少的是对优质内容、独特内容和内容组合的选择。编辑应当熟悉各类媒体特点和优势,将原有教材、学科课程与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和传播特点结合起来。

编辑需要参与学科的建设与创新,诸如新形态教材、数字化课程建设等不是以往的单兵作战就能完成的,需组建专家队伍、院校教师甚至制作机构等联合的团队参与策划制作。以内容文字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学习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思维统筹策划,并且做好资源整合规划,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也就是说,不是把传统文字为主的教材简单地加一些照片、图表、讲座、课件、配套音像光盘出版就算完成了转型升级,任何教育技术的创新都是手段,而通过教育技术的创新都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内容的重新整合,最终实现质变。

3.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化产品体系为例,最能体现转型实践的应属个性化课程定制服务。在“内容+平台+服务”的个性化课程定制服务新模式下,编辑需要转变角色,在课程开展的各个环节为老师提供支持服务,以打通信息化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在建构数字化教学的系统过程中,编辑充当了为教师提供支持服务的角色,从课程搭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力的支持。从前期的资源配置到后续的技术培训以及课程实施,所有环节都要求编辑深度参与到一线教学,扮演好教学设计者、技术培训者、资源提供者等角色。

三、探索、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出版思路和模式

1.教材编辑要有紧迫感,强化学习意识。教材编辑要对学科课程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保持关注、充满热情,积极参加各种研讨培训并保持与行业教师和专家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建立自己与行业的“圈子”;平时关注新媒体、新技术以及本学科课程领域出版的新形态教材、全新教育技术制作的数字教学产品,使之成为一种兴趣和习惯。

如笔者从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工作,是以“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如果教材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符合时代的教学内容,必然使人失去兴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于培养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信仰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编辑必须思考如何提供符合该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和课程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理论的教育、知识的教育,更是情感的教育,如果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原有教材那些概念、逻辑、知识体系的灌输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材编辑要进行数字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编辑的知识技能必须不断更新,任何行业的人跟不上这种变化都会被淘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是时代的要求。教材编辑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探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数字生产部门的交流协调,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数字化、现代化,打造数字出版品牌。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围绕纸质教材,策划设计了以“听世界声音、讲中国故事、走复兴之路、扬中国精神”为教育教学理念,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法律、重大主题纪念活动等时政内容分类以及国情教育、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主题教学方向,初步形成既交叉又融合的新媒体形式。在相同的主题方向下,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和时效,用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制作,纸质教材、音像制品、《教学活页》、手机客户端和数字课程不完全重合,而是各有侧重;总体包装设计风格简洁、大气、权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时政教学产品的特点,这要求负责每一主题的编辑能够对主题下的每一期多媒体专题内容进行分类,即专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编辑协同数字技术部门,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为主题服务。

3.教材编辑要适应新的运行机制。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包括一体化数字产品制作、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平台支持的体系,建成融设计、制作、管理为一体的数字产品生产流程。这就要求编辑加强整体设计,统筹考虑,协调各环节、各部门同时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使编辑转型定位为学科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

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各种媒介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差异化服务成为发展趋势。做差异化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成为教材编辑创新的另一种途径。这就要求编辑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二维码甚至大数据了解读者信息,为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师学生提供数字课程的专题教学、阅读拓展材料(传统印刷和数字按需印刷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及专题定制服务,根据使用对象的差异,制作高职高专版、本科版、教师版、学生版,为教师学生带来更及时、更符合各自学习需求的教学课程材料。

教材编辑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这必然要求传统的学科编辑向数字复合型人才转变。在出版社整体部署下,探索、创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出版思路和模式,并且要主动学习、适应数字化出版的内容转型工作,把自己从只关注教材“剧本”,转变为课程、教材、教学的“策划”和“导演”。编辑要掌握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协同数字化部门进行素材库建设,不断强化数据分析、整理、加工能力,实现教育资源在数据库的聚集,从而打造专业的教育资源内容服务平台。可见媒体融合为教材编辑数字化出版转型提供了可能性,教材编辑应通过更新编辑理念、适应发展变化、转变编辑角色,担当起传播知识和思想文化的重任;努力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者、成为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在进行数字化出版的实践探索中学习提高,通过转变工作方式,适应新的运行机制,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努力满足教育教学服务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

(侯良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首席编辑)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