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临床观察

2014-08-30 09:22宋寿龙陈宝财陈立江马永织段善林于跃海
河北中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青县消痞脾胃

宋寿龙 陈宝财 陈立江 陈 刚 马永织 段善林 于跃海

(河北省青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河北 青县 062650)

清心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临床观察

宋寿龙 陈宝财1陈立江 陈 刚 马永织 段善林 于跃海2

(河北省青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河北 青县 062650)

清心;消痞;疏肝;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的症候群,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积滞等范畴,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血液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本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多采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2011-09—2012-10,我们采用清心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FD 4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订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1]。肝胃不和证型主症:①胃部胀痛;②两胁胀满。次症: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疼痛;②痞塞不舒;③心烦易怒;④善太息;⑤舌淡红,苔薄白;⑥脉弦。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者;年龄18~65岁。

1.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符合诊断标准及不能按医嘱坚持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河北省青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4.3±3.2)岁;病程6~26个月,平均(12.9±0.3)个月。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4岁,平均(43.8±3.6)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2.6±0.7)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咪替丁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98)0.2 g,每日3次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每日3次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1.2 g,每日2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心消痞方。药物组成:百合10 g,黄连6 g,柴胡10 g,白芍药10 g,枳壳8 g,甘草6 g,香附10 g,砂仁6 g,紫苏梗10 g,佛手10 g,酸枣仁30 g,琥珀10 g,合欢皮15 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5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将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吞酸嗳气、胁肋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等主要症状、体征按发生的频率、程度及临床表现特点分为无(计0分)、轻(计1分)、中(计2分)、重(计3分)4个等级[2]。并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指标的变化。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制订。根据证候积分评定,计算公式为证候积分减少=[(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显著(P<0.05)。

3 讨 论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消化不良症状的产生与胃肠疾病有关,也可由胰、胆、肝脏疾病等引起。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有胃肠道功能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内脏感觉、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等几方面[3]。

FD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多由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食滞胃腑;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日久失治,寒热错杂或虚火内盛,胃阴不足等所致。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以肝胃不和证型尤为常见,其因多为情志所伤,病机为心火亢盛,肝胃不和。《脾胃论》云:“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情志刺激不仅影响脾胃气机,且伤及气血。故情志内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病机,故立清心疏肝治疗大法,自拟经验方清心消痞方,以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黄连清心火而除烦郁,二者共为君药。朱丹溪云:“凡六淫七情劳逸太过,必使所属脏器功能失调,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终日犯及脾胃,中气必为之先郁。”以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白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佐以枳壳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香附、砂仁、紫苏梗、佛手行气消胀,理气解郁;酸枣仁、琥珀、合欢皮养心安神,养肝镇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白芍药、枳壳可明显调节胃肠功能,与甘草相配伍可抑制胃酸,缓解痉挛,保护胃黏膜;四逆散能明显减轻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修复细胞超微结构并改善胃肠动力。

本研究表明,清心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FD,可明显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且疗效优于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FD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6-368.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

[4] 谢慧臣,刘芬,杨强,等.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性应激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形态结构及胃肠动力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665-668,673,752.

(本文编辑:徐伟超)

欢迎使用E-mail投稿、咨询

宋寿龙(1972—),男,主治医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研究方向:脾胃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肝胆疾病。

R289.5;R333.5

A

1002-2619(2014)02-0237-02

2013-01-30)

1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河北 沧州 061000

2 河北省黄骅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河北 黄骅 061100

猜你喜欢
青县消痞脾胃
不要坐享其成
我的新伙伴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童年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春天来了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