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淼娜 朱叶珊 蔡春江 石志敏 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河北 唐山 063000)
临床报道
改良愈疡汤灌肠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雷淼娜 朱叶珊 蔡春江 石志敏 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结肠炎,溃疡性;灌肠;生活质量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难以治愈,容易复发和癌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难治性疾病[1]。患者不仅在生理功能方面受到影响,而且在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情感功能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肠澼、泄泻、痢疾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肾不足为本,湿热壅滞为标,应用中药干预治疗CUC综合疗效满意,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010-03—2012-03,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治疗CUC 30例,并与常规西药口服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病例均为我院脾胃科住院(15例)及门诊(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9.0)岁;病程2~11年,平均(6.3±2.0)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2.7±9.5)岁,病程0.9~14年,平均(5.2±0.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2],包括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病变范围及并发症。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3]相关内容,选择湿热内蕴证。主症: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次症:肛门灼热、身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1.2.3 纳入标准 符合CUC西医诊断标准且临床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临床类型为慢性复发型;病情分期为活动期;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证;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排除患有干扰治疗结果判定的相关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4 排除标准 排除病变类型为急性爆发型、慢性持续型或病情程度为中重度的患者;克罗恩(Cronh)病、慢性痢疾、肠结核、缺血性肠炎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如局部狭窄、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肠出血、结直肠癌患者;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和过敏体质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改良愈疡汤(药物组成:白头翁15 g,穿山龙12 g,败酱草12 g,徐长卿9 g,仙鹤草15 g,地榆15 g,槟榔9 g,薏苡仁15 g)灌肠。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 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每次灌肠100 mL,保留40 min。
1.3.2 对照组 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0.5 g,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①2组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4]中文版评分。②2组治疗后综合疗效。③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结肠镜,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
1.5 疗效标准
1.5.1 黏膜愈合率 参照梅奥评分系统内镜亚评分标准[5]。
1.5.2 综合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2]。
1.5.3 IBDQ积分表 问题的选项是7个标度点(1分:非常严重;7分:正常;总分32~224之间,积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见表1。
表1 IBDQ积分表 分
2.1 2组治疗前后IBDQ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IBDQ积分比较 分,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为189分,高于对照组170分,提示中药灌肠治疗CUC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2 2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综合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监测 2组患者均耐受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
CUC是一种病程迁延,容易复发,较难治疗的疾病,其病因病机迄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外对 CUC 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传统的氨基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其属于痢疾范畴,在治疗上历代医家总结了许多重要原则,为现代CUC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刘完素在《河间六书》中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并创制了清热燥湿兼调气血的芍药汤;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痢赤属血,白属气”,并认为痢疾皆以湿热为本;张景岳《景岳全书》云“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重视脾肾,并强调寒热虚实辨证的重要性。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拟定中药灌肠方改良愈疡汤,方中白头翁、败酱草为治疗肠痈、痢疾的要药,既善清热解毒,又能活血止痛消痈;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排脓,脾胃功能健旺,则水谷精微之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同时也防止苦寒之品克伐脾胃;槟榔苦泄辛散,善行气止痛、实肠止泻;仙鹤草、地榆凉血止血,对于血便有良好疗效。尤为特殊的是,本方加用穿山龙、徐长卿,二药为抗风湿药物,可以抗炎止痛,具有类激素作用。体现了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理论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把患者的主观感受为观察对象,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个体化方案,注重调整人的自我恢复能力及精神心理状态,提高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中医药治疗CUC更具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优势。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85.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
[3] 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52-1055.
[4] 周云仙.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中文版的临床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 Rutgeerts P,Sandborn WJ,Feagan BG,et al.Infliximab for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ulcerative colitis[J].N Engl J Med,2005,353(23):2462-2476.
(本文编辑:李珊珊)
感谢您对《河北中医》杂志的关注与支持!
※ 项目来源:2012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批)(编号:121302110b)
雷淼娜(1977—),女,主治医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
R574.621.05
A
1002-2619(2014)02-0187-02
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