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是“绝对要听话”的教育理念

2014-08-30 15:29刘鹏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功利化吹泡泡校规

刘鹏

6月26日,微博网友上传了7张中学违纪通报单,称“这就是衡水高校(中)出名的原因,好像做什么都违纪”。违纪单显示,涉事学校纪律检查堪称严厉。除了普通违纪行为,“窗户玻璃雾气上画有孙悟空头像”、“裸体上厕所”,午休时坐着、裸睡、学习等均属违纪行为,被登记在册。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校规最早出自河北武邑中学。衡水中学也采用了相同的管理模式,甚至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其他地区中学均曾效仿。(6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各类奇葩的校规并不鲜见,比如此前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学生“吹泡泡”、“扔纸飞机”被开除事件。分析与对比一些学校的奇葩校规,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规定背后,明显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将学生打造成“绝对听话”的乖乖仔,以便其能够在老师的规劝下,好好学习,然后考取名牌大学,提升学校升学率。

当学校这种被功利化挟持了的教育理念,遇上了家长同样功利化的“管理严格才能上好大学”的望子成龙心态时,“吹泡泡”违规这样的奇怪校规,似乎也就不奇怪了;而学校规定夜间不许上厕所,就算学生有屎有尿也就只好憋着了。

“听话”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最起码的要求,“听话”“不出格”也是孩子面对家长和老师理应有的态度。但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至少,“听话”的要求,不能成为“唯命是从”的奴化教育,而“不出格”也不能成为墨守成规、不追求创新的借口。

但遗憾的是,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孩子,自其一出生、开始牙牙学语时起,都被赋予了一个“要绝对听话”的“自动接受功能”。孩子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被“要听话”的生硬说教强行纠正,而一些不符合大人价值观的东西,也是绝对不允许在孩子身上出现的。孩子的个性甚至天性被压制,甚至连主见、创新能力等,也成了“绝对要听话”的“跟从”。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理念,明显是存在问题的。

当代教育家李希贵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一切制度都必须从关注人本身的需要出发,脱离人文关怀的制度只能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就此而言,在“绝对要听话”的规定和要求约束下的孩子,无一不是戴着“镣铐”成长的,这于中国教育整体的科学与发展,明显不是一件好事情!

教育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更应该科学与合理地引导,不应一味压制;教育规定、学校规定可以严肃而严厉,但不能没有人性,不能总以功利化的目的作为唯一的指导原则。少些灌输式说教,少些填鸭式逼迫,让孩子多一些自由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让其从内心深处,生出学习与完善自我的动力,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功利化吹泡泡校规
吹泡泡
吹泡泡
校有校规
吹泡泡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校规啊,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