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真
家长与老师因为学生而联系,现在家长、学生、老师状况如何?与过去相比,他们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的学生
吃饭时,女儿突然对我说:“人的一生就是被利用。”虽然知道她知识面很广,知道的东西很多,但九岁的孩子竟说出这样的话,我不能不感到惊讶。我没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只是开导她:“怎么能说互相利用呢?是互相帮助。”她说:“是啊,老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帮助老师挣钱。”
听到这句话,作为老师的我不免五味杂陈。我想起了暑假时她说过的一句话:“放假了,老师都忙着挣钱呢。”
回想过去我做学生时的思想,不禁感叹:现在的学生懂得太多了。
我们过去做学生时,感觉老师是神圣无比的。也许是当时的社会氛围比现在好,也许是当时人们思想太单纯,当时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会怀疑老师的动机,在我们心中老师都是为学生着想的。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学生的思想
在课堂上,我向高三的学生讲了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狗日的国学》。我刚一说题目,同学们就议论纷纷“他是汉奸!”“老师,把他抓起来了吗?”“他是教英语的还是教俄语的?”本来我对这篇文章挺欣赏,我给学生讲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一点不同观点,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现在只能苦笑了。
由此可见,学生的思想还挺左的,他们的头脑还被很多教条束缚着,学生不仅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还缺少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往往导致盲从,而盲从会被别人利用,这是非常可怕的。十年“文革”就是盲从的恶果。如果他们的头脑任别人的思想跑马,就会被别人控制。
是学生缺乏批判意识?还是我们忘记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老师都是吃闲饭的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但一直都不能忘怀。在教《闺墅》一课时,我们所用的《语文基础训练》上有这样一道题,大意是古代的老师只知道传递封建教条,讲究师道尊严,现代的老师怎么样,还要求把老师和家长对比。其中一个学生说,家长是生养自己的人,老师是吃闲饭的。
现在,我们用苏教版教材已经十多年了,苏教版没有《闺墅》,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老师与家长的区别这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从与学生的亲疏关系和利害关系上说,老师远远比不上家长。虽然原则上老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现今的社会风气下,把教师仅仅当成一种职业的老师并不占少数。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爱生如子”,但也仅仅止于“如”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甚至给老师送礼。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包含的心思显得比较复杂,有感恩,也有投资;有攀比,也有无奈。送轻了不好,送重了也不行。教师过节不收礼,这是教师历来应有的操守,但现在家长送礼不要的老师被当成傻瓜。家长有家长的无奈,老师也有老师的无奈。家长送的礼,老师不收,家长会认为,不就一破老师嘛这么傲气。收了吧,那家长肯定是要对他们小孩额外照顾,但很多时候根本照顾不过来,孩子成绩没有提高,家长心里就会不高兴。有些老师平时最怕家长送礼或是请吃饭,每次都要找很“得体”的借口推掉,因为吃了之后就会变成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