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没有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师应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但在笔者对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例的分析中发现,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并阻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改进的建议。
问题一:重复性活动过多,使教学活动缺乏层次性和合理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案例〕
教学内容为PEP三年级上册Unit 4 PartA Lets learn &Lets do.教师在巩固本课所学的dog/duck/monkey/panda/cat等五个单词时,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1:给小动物找家。学生拿着教师给的动物图片与黑板上的五个动物单词一一对应。
活动2:小动物在家做什么?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边表演五个动物的动作边说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
活动3:让学生听并读Lets do部分,即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
活动4:guessing game 教师在PPT上显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活动5:“你能行”活动。教师让个别学生上前表演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
〔问题分析〕
这五个活动表面看上去学生一直在动、在参与,课堂很热闹,但仔细分析这五个活动就会发现缺乏层次性,活动2、3、5实际上是同一层次上的活动,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听﹑读﹑演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所以是重复性的活动。这必然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另外,这五个活动的排列顺序缺乏合理性,如活动4虽然能调动学生猜测的欲望,但放在活动3之后有些突兀,只是训练了学生的认读能力,没有进一步拓展知识。
〔改进建议〕
首先将活动2、3、5合并为一个活动,设为活动3:演演小动物,即先让学生通过groupwork形式操练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之后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发出act like dog/duck/cat/monkey/panda的指令,其他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进行比赛。其次,将活动的顺序改为:活动1:guessing game;活动2:给小动物找家;活动3:演演小动物。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性的活动,又使活动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有了一定的层次性。
问题二:过分追求表面的热闹,偏离了活动要达成的目标。
〔案例〕
教学内容PEP三年级上册Unit 5 PartA Lets talk.主要学习一些食物名称和对话I'd like…/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教师在操练对话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食品两个人一组做对话,面对一桌子好吃的,学生们可谓是全情投入,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然而仔细听听就会发现,有的小组只进行了对话的开头Id like…有的小组直接用汉语交流,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互相品尝着带来的美食。当教师请5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时,却只有一组能完整表达。
〔问题分析〕
教师让学生用实物操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毫无疑问这个目的达到了。但反观此活动的主要目标——句型操练并没有达成,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改进建议〕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如果拿食品实物操练很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建议将实物改为学生绘制的食物图片,这样既经济方便又不失乐趣,学生也会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句型操练上。
问题三:不合理的活动指令语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案例〕
课堂活动前,教师的指令语使用汉语或者说完英语用汉语解释。指令语过长,如:Now Ill put a word card in the students desk,students read the words,when the student is near the cards, you read louder and louder.when the student is far from the cards,you read lower and lower.学生不能马上理解,教师只得反复说明。指令语不清晰如Now Lets make this talk and change the key words,学生对“key words”的理解各有不同,活动出现混乱,教师只好再次解释。
〔问题分析〕
有些教师认为指令语使用汉语,可以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如果指令语长期使用汉语,就会导致英语的课堂用语输入量减少,如果学生在小学习惯了汉语指令,到中学后就很难适应英语的指令。指令语过长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活动意图,从而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指令语不清晰会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
〔改进建议〕
活动指令语是课堂用语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小学也应当尽量使用英语,以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只是在使用时应当注意:1.指令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的单词。2.指令语要简洁、明确,同时最好加入示范或身体语言提示以保证学生准确理解。
问题四:机械性的操练充斥课堂,缺乏有意义的操练活动。
〔案例〕
教学内容PEP五年级下册 Unit4 Lets learn.教师在操练五个动词短语cook the meals/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bedroom和“What can you do ? I can …”句型时,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1:教师说动词短语的汉语,学生快速说出英语。时间持续大约3分钟。
活动2:由五位学生分别拿着写有cook the meals/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bedroom的卡片站到讲台上,其他学生任意说出某个动词短语,手拿对应卡片的学生要迅速蹲下,没有蹲下的就要再换一个学生。时间大约为6分钟。
活动3:教师设计“小火车”游戏,即教师做出开动“火车头”的动作,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大声朗读“What can you do ?”教师停到哪位学生前,这位学生就跟着教师一起做开“小火车”的动作。一时间“What can you do ?”的声音响彻整个教室,学生热情高涨,这个活动大约持续4分钟。
活动4:教师让学生用“I can …”句式表达这节课学习的五个动词短语并配以动作表演,全班80%的学生进行了练习,但都在“I can cook the meals/ water the flowers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的范围内, 这个活动大约持续5分钟。
〔问题分析〕
纵观这些操练活动,重复性的认读和朗读练习是主角,学生不断地机械重复着短语和单句,语音、语调层面得到了强化,但师生、生生之间没有信息交流,没有生活意义层面上的理解和认识。有意义的活动是把所学语言知识初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是向真实的交际活动过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缺乏有意义的操练活动无法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改进建议〕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个评价表,内容是学生在家干什么家务,请家长如实填写。在课上教师先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at home?”让学生根据评价表如实回答。这样,学生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对话,是有意义的句型操练。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