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到底又如何

2014-08-30 22:36李秀环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通顺爱迪生识字

李秀环

本学期针对开发区6所小学的阅读教学进行了调研,在各校骨干教师的班级里,学生自学一遍课文后,能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的学生还不到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第二遍读课文,还是读得磕磕绊绊。据2012年世界读书日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阅读书籍和杂志的人数越来越少,阅读长文章的数量锐减。香港大学对6000名中国四五年级小学生的调查表明,1/3的学生、有些班级甚至是1/2的学生都存在阅读障碍。此现象值得深思:学生连阅读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又怎能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又从何谈起?

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读”的能力薄弱?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根本就不设“读”的训练。

请看下面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用书》182页提供):

《爱迪生救妈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谈话引入,初读交流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小组交流。

(二)想出办法,自主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小组推荐好办法,介绍给同学。

4.评比班级“爱迪生”。

5.借鉴同学介绍的方法识字。

(三)朗读感悟课文

1.自读感悟

课文最后一段,写医生夸奖爱迪生“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请读一读,找一找。

2.交流感悟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抓主要词语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归类,哪些是直接描写爱迪生的,哪些是间接描写爱迪生的。

3.实践感悟

(1)看图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爸爸为什么“恍然大悟”?

(2)小组同学实践“镜子的反光性”。

4.角色朗读感悟

(四)指导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填”

(五)课外积累

1.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查查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什么危险?

纵观上述教学设计(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总共设计四次读:

第一次: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小组交流。

第二次: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第三次: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请读一读,找一找。

第四次:角色朗读感悟。

这四次读,根本就不是读的训练。类似的“读”还可以列举很多:“自由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女娲补天》课始的读)“自由读1~6自然段,画出妈妈们说的话。”(《三个儿子》主体部分的读)“读课文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课文中触动你心灵的句子,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部分的读)……

这些设计,在“读”的后面都有别的要求。或“概括”,或“画出”,或“思考”。无疑,这样的读都是作为手段设置的,真正的目是“概括”“画出”“思考”。这样的课,待学生“读”了之后,接下去要做的事情也“相当一致”,即开始交流那些“别的要求”。在这样的课境中,真正的“读”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学生究竟读没读,读得怎么样,读不好怎么办,没有答案。而总览我们的阅读教学,这样的设计不是个例,而是“总貌”。正因为读的训练缺失,才导致读的能力薄弱,这并不偶然。

同样是《爱迪生救妈妈》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通顺地读课文,一位教师,在第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

……

1.自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读的困难自己解决)。

2.找几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学生认真听(可做标记)。听的同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听出这几名同学读书时出现的错误(课堂上要纠正);二是听出自己第一遍读书时出现的问题。

3.同桌互读(可以是:你读第一段,我听;我读第二段,你听……依次下去,把课文读一遍),相互订正。

4.找几名中等生把课文读一遍,纠正错误,随机指导。

5.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强化需要强调的内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内容)。

6.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7.找几位后进生读一遍课文,纠正错误,相机指导。

……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主要设计了六次读:第一次自己读,培养自学能力;第二次听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模仿矫正;第三次同桌检查读,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第四次中等生读,展现问题,强化指导;第五次自己读,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第六次后进生读,查缺补漏,全面提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的训练。经历了这六次读,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训练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标准地进行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强化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它是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形成某种技能几乎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反复练习。真功夫是靠笨方法练成的,“读”的训练也不例外。

说到此,一定有人要问:第二种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就是训练学生读,由正确读、流利读,到最后的感情读。可谓一“读”到底。那么生字的教学怎么办?文本的感悟呢?

其实,这并不矛盾。识字教学正蕴含在一次次读课文的过程中。那种将识字从阅读教学中抽离出来(如第一种教学设计),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强化记忆的方法,是违背识字规律的。“汉字的识记主要靠复现多认”,所谓的“一回生,两回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可能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有意识的通过记忆人体的各部位来认识,而是见面次数多了自然就认识了。因此,学生识字不是靠烦琐的字形分析来记忆,主要是在阅读中多见,通过整体记忆来完成。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本课的生字新词自然就认识了,也就达到了暂时记忆的目的。要真正牢记这些字,还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和生活场景中与生字“复见”,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强化。

感悟文本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读出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不能手术时的焦急;再现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以及由遭到斥责到受到夸奖时的情境,还有什么问题不能回答,还有什么情感不能体验!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接触一段文字时,读一遍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读得遍数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这便是读的结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践也表明,对于那些感情充盈的文章,经过细读、熟读,朗朗上口,“大抵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熹《朱子大全读书之要》),这时,文章的那些词语、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等就储备到自己的语言仓库里了,再经过吸收,到运用的时候,就能拿出来,一旦拿出来就恰到好处。“读”是语言内化的“唯一途径”;“读”是语文能力的“领军人物”。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听、说、读、写核心是读,唯有读得通顺、流利、有感情,才能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生动。也就是说,“读”的问题解决了,阅读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说到此可能又有人说了,以这样的方式训练学生,学生读的能力将越来越强,读好一篇课文所需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那么剩余的时间做什么?读书啊!读课外书。这正是训练学生“读”的目的所在。

“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主张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他采取这样的策略,一学期课本学习(举一)与课外书阅读(反三)时间各占一半。学课本,弃“深、细、透”解剖,求粗通文意,不求甚解。一节课可完成1600字,速度是每分钟40字;课外书阅读,按正常速度每分钟300字,一节课可读12000字,10节课可读12万字。若只学习课本,一学期32篇课文,字数在3万字左右。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判若云泥!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重构课堂教学,让大量阅读登堂入室。低年级,她率领学生通读了一至四年级人教版教材,还有其他书籍,课堂阅读近50万字,相当于一般小学同年级学生阅读总量的10倍。进入中年级,她以两个多星期学一本教材的速度教完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剩余课堂时间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以外的大量阅读上。到了高年级学生开始诵读60万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们常说语文即生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鲜活的现实,并能目视千里、耳听八方?那种只靠一本教材滋养学生的做法显然是过于单薄了。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大道至简!阅读教学我们一“读”到底又如何?

猜你喜欢
通顺爱迪生识字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读写大闯关
识字
识字儿歌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识字谜语
句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