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微地形的作用

2014-08-30 20:50周云婷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都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周云婷

摘 要 对微地形的概念做了定义,并且对微地形进行了新的分类。接着以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游戏区的微地形设计为例,指导微地形设计的方法,阐述了微地形在风景园林中的改善微气候、影响情感、引导与排除水体的作用。

关键词 微地形设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三圣乡怀旧公园;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风景园林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一门结合了各种生态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空间设计。仅仅在平面图上以各种复杂的构图形成的“风景园林”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风景园林。微地形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单调的平坦草坪,丰富植被的种类,在空间结构上丰富景观。

1 微地形设计概念

微地形设计是属于地形设计的范畴。自然界中的地形多种多样,根据其规模和形态特征大体可以分为平地、丘陵与山地3大类。风景园林中以人工设计方式,模拟自然界中丰富的地形地貌,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就是地形设计。地形设计按照规模又可分为大尺度的地形设计、中等尺度的地形设计以及微地形设计。

风景园林学界有人总结: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微地形设计就是在园林绿地中的小尺度范围内,安排地形的起伏、坡度的变化,对地形上植物进行选择,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精心的安排设计。

2 微地形的分类

自然界中的地形可细分为山谷、山坡、沟壑、河谷、盆地、丘陵、河流及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微地形设计在此分为2大类,其一类是用人工的方式模拟和再现这些地形,可称之为自然式微地形设计;第2类则是完全脱离自然界中的地形,进行艺术化的人工微地形设计,称之为几何式微地形。

2.1 自然式微地形设计

自然式的微地形设计,从古至今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层出不穷。它的目的就是以人工的工艺技术,模拟自然界山石的走向,或微缩或放大,形成一种巧夺天工的地形设计。传统园林设计中的“堆山叠石”手法,其中的“堆山”应该是最早的微地形设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叠石”才是如今人们熟知的制作小型假山石工艺,而“堆山”则是比叠石尺度大的地形设计,是真正的假山。如《园冶》中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这前半句所说为堆山技艺,后半句为叠石技艺,这句话体现了古代高超的堆山叠石技术。

2.2 人工式微地形设计

人工式微地形设计则为现代景观设计中新生出来的一种微地形设计,又可分为两类,第1类是将地形设计成起伏状,形成优美的韵律感,达到丰富地形的作用;第二类则是利用艺术手法夸张的抽象自然地形的元素,例如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广场的绿色土坡(见图1)。

3 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微地形设计案例

3.1 方案背景

从2011年起,成都市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立法保护及规划建设,决定以“六湖八湿地”,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六湖”指成都依托现有的府河、清水河、江安河、东风渠等水系,规划建设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6个湖泊;“八湿地”是在“六湖”周边及成华区龙潭片区、锦江区三圣片区布局8片集中水生作物区。由它们组成的80 km生态绿廊,像一条“绿色的翡翠项链”环抱成都中心城区,不仅极大地改善成都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将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该设计基地位于成都市生态区“六湖八湿地”中“三圣乡水生作物区”。

3.2 设计基地场地

3.2.1 场地地形

设计范围场地内地形平坦,地貌单一,这既是利,也是弊(见图2)。

3.2.2 风向

成都地区主风向是北东北风,西西北、西北、西西南、东东北均是小风频风向。由于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此最大风频主要出现在夏季,7-8月出现频率分别占全年的21%和25%,5-6月分别占全年的14%和15%,4月和9月分别占8~10%。

3.2.3 场地水体

由于周围公园都已成熟,因此不能随意引入设计基地外围水体,限制因素强。设计需利用场地内现有四块小水体,让其连成水系,内部循环。

3.2.4 光照

成都市位于地球北半球,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东经104.06°,位于地球北回归线以北,因此阳光一年四季均来自场地南方。其中,年平均日照时数为825.7~1 202.9 h,年总日照时数最多的是金堂,最少的是都江堰。全年以1月2月、12月为最少,其月日照时数为31.5~56.4 h,7月和8月日照时数最多达109.5~153.9 h。

3.2.5 现状内部道路

场地内现状道路质量参差不齐。有泥泞的道路,也有整洁的沥青路。幸福路将场地一分为二,为三圣乡幸福村较重要的一条道路,设计中可考虑将其保留。基地东南方向有多条小路汇聚,通向江家菜地,设计中课考虑借鉴其入口设置,使其与江家菜地道路相贯穿连通。

3.3 SWOT

3.3.1 优势

(1)三圣乡在成都市民心中已经有了不可取代的周末度假地位,有稳定的客源。

(2)成都气候宜人,适合种植各种植物,可以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

(3)交通便利,靠近城市主干道。

3.3.2 劣势

(1)周边景区丰富成熟,客源容易分流。

(2)场地内缺少连续水系,只有零散小面积水体。

(3)场地内地形单一,地形起伏不大。

(4)据了解场地内土质只适合用于种植观赏植物。

3.3.3 机遇

(1)在新农村发展大背景下的三圣乡建设。

(2)三圣乡AAAA级旅游区现已逐渐成熟,先建景区拉动后发景区。

3.3.4 挑战

(1)如何在缺乏连续水体的情况下,营造一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景观。

(2)如何在周边“五朵金花”的包围下,题材创新,吸引游客。

(3)如何结合成都市的文化特征和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进行景观设计。

3.4 总体设计说明

青葱岁月怀旧型公园,道路呈环线布置,拥有一个主入口和三个次入口。园内除了消防车以及公园管理车以外禁止其他机动车驶入。整个公园交通系统由自行车以及三轮车构成,意在让人们回到那只有很少汽车的七八十年代,同时达到公园低碳以及生态设计的理念。

公园内有游戏区、休闲娱乐区、露营区、文化区、游憩区、管理区、密林区6个功能分区,其中游戏区又分为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定位休闲娱乐型公园。

公园景观序列为:序曲(序景)入口时空通道——前导(起景)怀旧广场——高潮(主景)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回落游憩通道——高潮(主景)文化展示区——尾声(后景)商业区与休闲区——结尾(结景)次入口广场。利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起景处让游人有穿越时光的感受,为公园营造怀旧气氛打下基础,再通过两个怀旧游戏区和文化展示区将怀旧氛围推向高潮。

公园设计为开放式公园,依靠院内成都特色餐饮、娱乐设施以及怀旧文化产品商业街区运营。

其中微地形设计主要在自然游戏区中。

3.5 自然游戏区总体说明

自然游戏区的设计有三大特点(见图3)——水系设计、田野构成、微地形设计。该区域水体自成循环体系,水径流处可以灌溉周边植物,水渠灌溉农田,五个趣味水池根据其水体循环顺序有不同的功能。田野的形态一是来自于麦穗形态的抽象提取,而是为了保留原跑道道路形成形态。微地形为此地增加了更多的趣味,但是其主要功能是雨水收集,设计形态均是为了让多余的雨水排入设计水体中。

3.6 微地形设计在自然游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成都市在60年代,一环路以外也仍然是大片的农田。自然游戏区的设计理念是能让生长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体验曾经父辈的与大自然接触童年生活,让在如今工作压力巨大的成年人,体验曾经年幼时的自由时光,从而减缓压力。

场地内原本地形平坦,缺乏变化,为了体验自然,自由进入的大片的疏林草地是最好的体验方式。

3.6.1 改善微气候作用

阳光午后,在一片疏林草地上休憩午睡在今天也是被人们向往的。起伏的微地形相比平坦的草地,其草皮表面积更大,土壤质量也更大,可以种植丰富的植被。水气在草、花和泥土间蒸发,这样土壤就能够保持凉爽和舒适。土坡上的种植庭荫树,树荫也能保持空间的凉爽,在夏季是绝佳的乘凉地点。微地形中土坡的方向与高度,也能改变风的流向。

此外,由于微地形的坡度特征,相较于平坦的地形,其植物的选择面更加广。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规模相对大尺度的微地形设计,在春夏季,土坡的南坡与西坡温度上升较北坡与东坡快,在秋冬季也更加的保温。同时,东坡和北坡的生长期要比正常的相对短些。即使对于一个4~5 ft高的微地形,阳坡的草也要比阴坡的草早绿1~2周。根据微地形设计对微气候的影响,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3.6.2 情感设计作用

精心设计的微地形较平坦的地形相比,拥有起伏的立面,由此形成优美的韵律感。土坡的高点可以形成视觉焦点,是绝佳的设置孤植观赏树与停留空间的位置。另外,土坡的走向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如围合空间与开敞空间,并且可以障景与隔景,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微地形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趣味性与丰富性,符合孩童的探索精神。一块有着明显起伏感的微地形设计,可以更加吸引孩童的进入。在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在自然游戏区中设置这样一块微地形区域,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给予孩童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上进行各种活动(见图4)。

3.6.3 地表排水与引导作用

精心的微地形设计,可以良好的进行排水与雨水收集再利用。在三圣乡怀旧公园的微地形设计的第2个目的,就是结合周边的趣味水池与环形水渠达到完美的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并且利用雨水浇灌微地形中的植被。微地形设计能够很好地通过地表径流迅速排水,三圣乡怀旧公园中的微地形是通过精心的设计,使雨水能够迅速的流向设计的溪流与水渠(见图5)。

另外,微地形也能引导水位的上升与下降,通过控制主景区与保留四季可通行地的高程,控制水体在高水位时也能不至于淹没所有设计区域,而是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流动,形成四季变化的动态水景。如图五中所示,通过微地形的空间分割,即使在成都降雨量最大的7月,也不会淹没在主坡上设置的观景树与服务厅,水体会沿地形的引导,将溪流扩宽,或者出现新的溪流。

3.6.4 经济作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但凡动土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开挖水池、修筑建筑、平整地形、植物的栽植,都会涉及到土方的挖、运、填、堆及平整等。微地形设计可以利用工程中所多余的土方进行堆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约成本。堆土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土方的外运。

在缺少土方的设计中,微地形也可以利用架空材料堆坡,常见的有砖混架空结构、泡沫架空与轻质土架空,均可以降低造价,其弊端就是不能在土坡上种植大型乔木,只能覆盖草皮。

另外,微地形设计也能大幅度地节约排水投入。园林排水有三种方式,地表径流、管道排水与沟渠排水。其中以地表径流最为经济节约。在节约排水投入的同时,也能节约灌溉投入。软质地表径流的速度远小于硬质地表径流的速度,在雨水流过草地与植被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灌溉作用,这在南方多雨城市尤其适用。

4 注意事项

4.1 避免积涝

在微地形设计中,灌木与乔木应该尽量种植在坡顶,而非坡谷。其一是由于若地形设置不够精心,栽植在坡谷的植物容易受涝;第二,将灌木与乔木栽植在坡顶,可以更加丰富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林冠线。在等高线设计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形成没有出口的凹地形,要设置排水通道,引导每一个地方的雨水排出。若无法及时排水,使其形成小型堰塞池,会影响植物生长,改变土壤性质,对于建筑和道路的基础都十分不利。

4.2 坡度设计

微地形就是由各种不同高度、大小的土坡形成的起伏的地形。覆盖着植被的地形的坡度一般取决于土壤类型。

根据表1,开阔性的活动或者散步用草地,坡度在1%~4%左右较为适合。要形成明显起伏的微地形,坡度在10%~50%,其中以25%~33%最为合适,其排水速度快,也具有优美的视觉效果。

5 结语

微地形设计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常用,然而,很多设计者却没有精心去将微地形进行设计。微地形设计并非在平面图上随意画上等高线,而是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排水、坡向、坡面、走向及空间分割等,微地形上的植物选择也并非任意选择,根据坡度的高低,在凹地可以种植半水生植物,在凸地种植景观庭荫树种,在阴坡面选择半阴生或阴生植物,在阳坡面选择喜光植物……

将微地形灵活应用,可以在风景园林中创造出丰富多变又具有趣味性的独特地形景观,根据设计者的不同、园林景观风格的不同,地形设计也会各不相同,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设计技艺。

(责任编辑:刘昀)

3.3.4 挑战

(1)如何在缺乏连续水体的情况下,营造一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景观。

(2)如何在周边“五朵金花”的包围下,题材创新,吸引游客。

(3)如何结合成都市的文化特征和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进行景观设计。

3.4 总体设计说明

青葱岁月怀旧型公园,道路呈环线布置,拥有一个主入口和三个次入口。园内除了消防车以及公园管理车以外禁止其他机动车驶入。整个公园交通系统由自行车以及三轮车构成,意在让人们回到那只有很少汽车的七八十年代,同时达到公园低碳以及生态设计的理念。

公园内有游戏区、休闲娱乐区、露营区、文化区、游憩区、管理区、密林区6个功能分区,其中游戏区又分为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定位休闲娱乐型公园。

公园景观序列为:序曲(序景)入口时空通道——前导(起景)怀旧广场——高潮(主景)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回落游憩通道——高潮(主景)文化展示区——尾声(后景)商业区与休闲区——结尾(结景)次入口广场。利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起景处让游人有穿越时光的感受,为公园营造怀旧气氛打下基础,再通过两个怀旧游戏区和文化展示区将怀旧氛围推向高潮。

公园设计为开放式公园,依靠院内成都特色餐饮、娱乐设施以及怀旧文化产品商业街区运营。

其中微地形设计主要在自然游戏区中。

3.5 自然游戏区总体说明

自然游戏区的设计有三大特点(见图3)——水系设计、田野构成、微地形设计。该区域水体自成循环体系,水径流处可以灌溉周边植物,水渠灌溉农田,五个趣味水池根据其水体循环顺序有不同的功能。田野的形态一是来自于麦穗形态的抽象提取,而是为了保留原跑道道路形成形态。微地形为此地增加了更多的趣味,但是其主要功能是雨水收集,设计形态均是为了让多余的雨水排入设计水体中。

3.6 微地形设计在自然游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成都市在60年代,一环路以外也仍然是大片的农田。自然游戏区的设计理念是能让生长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体验曾经父辈的与大自然接触童年生活,让在如今工作压力巨大的成年人,体验曾经年幼时的自由时光,从而减缓压力。

场地内原本地形平坦,缺乏变化,为了体验自然,自由进入的大片的疏林草地是最好的体验方式。

3.6.1 改善微气候作用

阳光午后,在一片疏林草地上休憩午睡在今天也是被人们向往的。起伏的微地形相比平坦的草地,其草皮表面积更大,土壤质量也更大,可以种植丰富的植被。水气在草、花和泥土间蒸发,这样土壤就能够保持凉爽和舒适。土坡上的种植庭荫树,树荫也能保持空间的凉爽,在夏季是绝佳的乘凉地点。微地形中土坡的方向与高度,也能改变风的流向。

此外,由于微地形的坡度特征,相较于平坦的地形,其植物的选择面更加广。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规模相对大尺度的微地形设计,在春夏季,土坡的南坡与西坡温度上升较北坡与东坡快,在秋冬季也更加的保温。同时,东坡和北坡的生长期要比正常的相对短些。即使对于一个4~5 ft高的微地形,阳坡的草也要比阴坡的草早绿1~2周。根据微地形设计对微气候的影响,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3.6.2 情感设计作用

精心设计的微地形较平坦的地形相比,拥有起伏的立面,由此形成优美的韵律感。土坡的高点可以形成视觉焦点,是绝佳的设置孤植观赏树与停留空间的位置。另外,土坡的走向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如围合空间与开敞空间,并且可以障景与隔景,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微地形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趣味性与丰富性,符合孩童的探索精神。一块有着明显起伏感的微地形设计,可以更加吸引孩童的进入。在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在自然游戏区中设置这样一块微地形区域,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给予孩童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上进行各种活动(见图4)。

3.6.3 地表排水与引导作用

精心的微地形设计,可以良好的进行排水与雨水收集再利用。在三圣乡怀旧公园的微地形设计的第2个目的,就是结合周边的趣味水池与环形水渠达到完美的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并且利用雨水浇灌微地形中的植被。微地形设计能够很好地通过地表径流迅速排水,三圣乡怀旧公园中的微地形是通过精心的设计,使雨水能够迅速的流向设计的溪流与水渠(见图5)。

另外,微地形也能引导水位的上升与下降,通过控制主景区与保留四季可通行地的高程,控制水体在高水位时也能不至于淹没所有设计区域,而是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流动,形成四季变化的动态水景。如图五中所示,通过微地形的空间分割,即使在成都降雨量最大的7月,也不会淹没在主坡上设置的观景树与服务厅,水体会沿地形的引导,将溪流扩宽,或者出现新的溪流。

3.6.4 经济作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但凡动土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开挖水池、修筑建筑、平整地形、植物的栽植,都会涉及到土方的挖、运、填、堆及平整等。微地形设计可以利用工程中所多余的土方进行堆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约成本。堆土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土方的外运。

在缺少土方的设计中,微地形也可以利用架空材料堆坡,常见的有砖混架空结构、泡沫架空与轻质土架空,均可以降低造价,其弊端就是不能在土坡上种植大型乔木,只能覆盖草皮。

另外,微地形设计也能大幅度地节约排水投入。园林排水有三种方式,地表径流、管道排水与沟渠排水。其中以地表径流最为经济节约。在节约排水投入的同时,也能节约灌溉投入。软质地表径流的速度远小于硬质地表径流的速度,在雨水流过草地与植被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灌溉作用,这在南方多雨城市尤其适用。

4 注意事项

4.1 避免积涝

在微地形设计中,灌木与乔木应该尽量种植在坡顶,而非坡谷。其一是由于若地形设置不够精心,栽植在坡谷的植物容易受涝;第二,将灌木与乔木栽植在坡顶,可以更加丰富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林冠线。在等高线设计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形成没有出口的凹地形,要设置排水通道,引导每一个地方的雨水排出。若无法及时排水,使其形成小型堰塞池,会影响植物生长,改变土壤性质,对于建筑和道路的基础都十分不利。

4.2 坡度设计

微地形就是由各种不同高度、大小的土坡形成的起伏的地形。覆盖着植被的地形的坡度一般取决于土壤类型。

根据表1,开阔性的活动或者散步用草地,坡度在1%~4%左右较为适合。要形成明显起伏的微地形,坡度在10%~50%,其中以25%~33%最为合适,其排水速度快,也具有优美的视觉效果。

5 结语

微地形设计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常用,然而,很多设计者却没有精心去将微地形进行设计。微地形设计并非在平面图上随意画上等高线,而是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排水、坡向、坡面、走向及空间分割等,微地形上的植物选择也并非任意选择,根据坡度的高低,在凹地可以种植半水生植物,在凸地种植景观庭荫树种,在阴坡面选择半阴生或阴生植物,在阳坡面选择喜光植物……

将微地形灵活应用,可以在风景园林中创造出丰富多变又具有趣味性的独特地形景观,根据设计者的不同、园林景观风格的不同,地形设计也会各不相同,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设计技艺。

(责任编辑:刘昀)

3.3.4 挑战

(1)如何在缺乏连续水体的情况下,营造一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景观。

(2)如何在周边“五朵金花”的包围下,题材创新,吸引游客。

(3)如何结合成都市的文化特征和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进行景观设计。

3.4 总体设计说明

青葱岁月怀旧型公园,道路呈环线布置,拥有一个主入口和三个次入口。园内除了消防车以及公园管理车以外禁止其他机动车驶入。整个公园交通系统由自行车以及三轮车构成,意在让人们回到那只有很少汽车的七八十年代,同时达到公园低碳以及生态设计的理念。

公园内有游戏区、休闲娱乐区、露营区、文化区、游憩区、管理区、密林区6个功能分区,其中游戏区又分为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定位休闲娱乐型公园。

公园景观序列为:序曲(序景)入口时空通道——前导(起景)怀旧广场——高潮(主景)自然游戏区与道具游戏区——回落游憩通道——高潮(主景)文化展示区——尾声(后景)商业区与休闲区——结尾(结景)次入口广场。利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起景处让游人有穿越时光的感受,为公园营造怀旧气氛打下基础,再通过两个怀旧游戏区和文化展示区将怀旧氛围推向高潮。

公园设计为开放式公园,依靠院内成都特色餐饮、娱乐设施以及怀旧文化产品商业街区运营。

其中微地形设计主要在自然游戏区中。

3.5 自然游戏区总体说明

自然游戏区的设计有三大特点(见图3)——水系设计、田野构成、微地形设计。该区域水体自成循环体系,水径流处可以灌溉周边植物,水渠灌溉农田,五个趣味水池根据其水体循环顺序有不同的功能。田野的形态一是来自于麦穗形态的抽象提取,而是为了保留原跑道道路形成形态。微地形为此地增加了更多的趣味,但是其主要功能是雨水收集,设计形态均是为了让多余的雨水排入设计水体中。

3.6 微地形设计在自然游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成都市在60年代,一环路以外也仍然是大片的农田。自然游戏区的设计理念是能让生长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体验曾经父辈的与大自然接触童年生活,让在如今工作压力巨大的成年人,体验曾经年幼时的自由时光,从而减缓压力。

场地内原本地形平坦,缺乏变化,为了体验自然,自由进入的大片的疏林草地是最好的体验方式。

3.6.1 改善微气候作用

阳光午后,在一片疏林草地上休憩午睡在今天也是被人们向往的。起伏的微地形相比平坦的草地,其草皮表面积更大,土壤质量也更大,可以种植丰富的植被。水气在草、花和泥土间蒸发,这样土壤就能够保持凉爽和舒适。土坡上的种植庭荫树,树荫也能保持空间的凉爽,在夏季是绝佳的乘凉地点。微地形中土坡的方向与高度,也能改变风的流向。

此外,由于微地形的坡度特征,相较于平坦的地形,其植物的选择面更加广。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规模相对大尺度的微地形设计,在春夏季,土坡的南坡与西坡温度上升较北坡与东坡快,在秋冬季也更加的保温。同时,东坡和北坡的生长期要比正常的相对短些。即使对于一个4~5 ft高的微地形,阳坡的草也要比阴坡的草早绿1~2周。根据微地形设计对微气候的影响,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显得尤为重要。

3.6.2 情感设计作用

精心设计的微地形较平坦的地形相比,拥有起伏的立面,由此形成优美的韵律感。土坡的高点可以形成视觉焦点,是绝佳的设置孤植观赏树与停留空间的位置。另外,土坡的走向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如围合空间与开敞空间,并且可以障景与隔景,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微地形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趣味性与丰富性,符合孩童的探索精神。一块有着明显起伏感的微地形设计,可以更加吸引孩童的进入。在三圣乡怀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在自然游戏区中设置这样一块微地形区域,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给予孩童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上进行各种活动(见图4)。

3.6.3 地表排水与引导作用

精心的微地形设计,可以良好的进行排水与雨水收集再利用。在三圣乡怀旧公园的微地形设计的第2个目的,就是结合周边的趣味水池与环形水渠达到完美的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并且利用雨水浇灌微地形中的植被。微地形设计能够很好地通过地表径流迅速排水,三圣乡怀旧公园中的微地形是通过精心的设计,使雨水能够迅速的流向设计的溪流与水渠(见图5)。

另外,微地形也能引导水位的上升与下降,通过控制主景区与保留四季可通行地的高程,控制水体在高水位时也能不至于淹没所有设计区域,而是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流动,形成四季变化的动态水景。如图五中所示,通过微地形的空间分割,即使在成都降雨量最大的7月,也不会淹没在主坡上设置的观景树与服务厅,水体会沿地形的引导,将溪流扩宽,或者出现新的溪流。

3.6.4 经济作用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但凡动土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开挖水池、修筑建筑、平整地形、植物的栽植,都会涉及到土方的挖、运、填、堆及平整等。微地形设计可以利用工程中所多余的土方进行堆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约成本。堆土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土方的外运。

在缺少土方的设计中,微地形也可以利用架空材料堆坡,常见的有砖混架空结构、泡沫架空与轻质土架空,均可以降低造价,其弊端就是不能在土坡上种植大型乔木,只能覆盖草皮。

另外,微地形设计也能大幅度地节约排水投入。园林排水有三种方式,地表径流、管道排水与沟渠排水。其中以地表径流最为经济节约。在节约排水投入的同时,也能节约灌溉投入。软质地表径流的速度远小于硬质地表径流的速度,在雨水流过草地与植被的同时,也能起到良好的灌溉作用,这在南方多雨城市尤其适用。

4 注意事项

4.1 避免积涝

在微地形设计中,灌木与乔木应该尽量种植在坡顶,而非坡谷。其一是由于若地形设置不够精心,栽植在坡谷的植物容易受涝;第二,将灌木与乔木栽植在坡顶,可以更加丰富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林冠线。在等高线设计阶段,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形成没有出口的凹地形,要设置排水通道,引导每一个地方的雨水排出。若无法及时排水,使其形成小型堰塞池,会影响植物生长,改变土壤性质,对于建筑和道路的基础都十分不利。

4.2 坡度设计

微地形就是由各种不同高度、大小的土坡形成的起伏的地形。覆盖着植被的地形的坡度一般取决于土壤类型。

根据表1,开阔性的活动或者散步用草地,坡度在1%~4%左右较为适合。要形成明显起伏的微地形,坡度在10%~50%,其中以25%~33%最为合适,其排水速度快,也具有优美的视觉效果。

5 结语

微地形设计在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十分常用,然而,很多设计者却没有精心去将微地形进行设计。微地形设计并非在平面图上随意画上等高线,而是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排水、坡向、坡面、走向及空间分割等,微地形上的植物选择也并非任意选择,根据坡度的高低,在凹地可以种植半水生植物,在凸地种植景观庭荫树种,在阴坡面选择半阴生或阴生植物,在阳坡面选择喜光植物……

将微地形灵活应用,可以在风景园林中创造出丰富多变又具有趣味性的独特地形景观,根据设计者的不同、园林景观风格的不同,地形设计也会各不相同,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设计技艺。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成都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