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雪芬
从列宁“政治遗嘱”中的民主政治思想看“一把手”腐败防治路径*
□万雪芬
列宁晚年特别关注主要领导个人权力扩张而可能产生的个人专权问题,他担心这会影响到中央领导层的稳定,甚至导致党分裂。为此,他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建设新型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构想,包括:重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直接监督;强调对主要领导思想素质的考察;建立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培育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等等。深刻把握列宁上述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制约和监督,破解“一把手”腐败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 民主政治 一把手 腐败防治
当前中国正处于防止落入“转型期陷阱”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关口。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体制改革高歌猛进,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权力过于集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腐败问题尤其是“一把手”腐败令人堪忧,甚至一定程度上正侵蚀党执政的合法性。能否破解这一难题,关系到中国社会转型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重读列宁“政治遗嘱”,其对新型民主政治的“最后构想”,特别是如何防止主要领导滥用手中无限权力这一问题的思考,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防治“一把手”腐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和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个别主要领导个人权力扩张而可能导致的个人专权,他担心这可能影响中央领导层的稳定,甚至导致党分裂。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坚持以口授形式写下了《给代表大会的信》、《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日记摘录》、《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和信件,这些统称为“政治遗嘱”。这些文章和信件对如何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倾向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重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直接监督。列宁认为,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地位转变,增加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可能随着权力的集中,官僚主义泛滥,不能谨慎正确对待权力和职责。列宁相信监督党和国家权力的最可靠力量来自人民。因此,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权力过度集中甚至异化,列宁强调应利用来自人民群众的“新的力量”对领袖层的权力进行直接约束。列宁提出改革中央委员会的设想:一是扩大人数。列宁建议“把中央委员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100人。如果我们不实行这种改革,我想,一旦事态的发展不是对我们十分有利(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十分有利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就会遭到很大的危险。”①《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可见,列宁是希望通过吸纳更多人参与党的重大决策制定这一办法,增加决策的公开度与透明度,防止重要决策个人说了算,避免个别领袖独断专行导致中央委员会遭到分裂的危险。二是改变成分,改变中央委员会过去由清一色的职业革命家组成的传统局面,大量吸纳普通工农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进入中央委员。列宁指出:“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②《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我们党有理由要求工人阶级出50—100个中央委员,而又不致使工人阶级太费力。”③《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照我的看法,参加中央委员会的工人,应当主要不是来自那些做过长期苏维埃工作的工人(我在本信的这一部分所指的工人都是把农民也包括在内的),因为在这些工人中间已经形成了某些正应该加以克服的传统和成见。工人中央委员主要应当是这样的工人,他们的岗位低于五年来被我们提拔为苏维埃职员的那一层人,他们更接近于普通的工人和没有成为直接或间接剥削者的农民。”④《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他们在高度熟练的专家和在各部门都有很高威信的工农检察院成员的帮助下,年复一年地学习国家管理的课程。”⑤《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列宁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吸纳大量未受官僚主义影响的普通劳动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使他们能够通过直接的参与,了解党内重要事务,形成对领袖层的直接监督,从而不仅消除官僚主义,还“能真正致力于革新和改善机关”⑥《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而且可以切实坚持集体领导,防止总书记和主要领袖权力过大,“使中央委员会本身具有稳定性”⑦《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
第二,强调主要领导个人品格的考察。列宁认为,主要领导是否具备履职所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作风直接影响到党内风气甚至党的稳定。列宁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详细分析了当时俄共(布)中央委员会中处于核心领导层的几位同志的个人品格与政治素养,特别提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⑧《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原因是“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这个人在所有其它方面只要有一点强过斯大林同志,这就是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等等”⑨《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列宁这一看法,并不是针对斯大林个人的,而是在冷静分析担任党主要领导人的同志应该具有的品格。在列宁看来,作为主要领导,首先必须达到的政治素质就是耐心、谦恭、关心同志,不粗暴,能有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能容人之不同意见,容人待己之不恭,容人有各样的过失,容人有悔改的机会,善于与同志合作共事。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胸襟,虽然也可能胜任其他职务,但却难以胜任主要领导。因为对主要领导而言,暴躁、倨傲等缺陷,就“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⑩《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因为这种缺陷,容易导致领导人在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时,听不进批评意见,专横粗暴,最后走向滥用职权、个人专权。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列宁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第三,力主构建完善的党内权力制衡机制。列宁早就指出全体党员,不论他们居于什么重要的国家岗位,都要无条件地受党监督。但是由于当时的恶劣环境,俄共 (布)党内尚未完成有效的权力制衡制度设计。尤其是1922年俄共 (布)在政治局下设立党中央总书记一职之后,斯大林同时兼任了党的总书记和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和组织局委员多个职务,其职权不断扩大。列宁晚年逐渐注意到了这一倾向,认为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可能会成为一种危险的权力。俄共 (布)在恶劣外部环境下形成的集权体制以及对权力制衡机制的不健全,在新的时期逐渐面临专制和官僚主义的现实危险。为此,列宁建议“把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⑪《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使两个独立的监督机关整合为一个强大的监督网络,从而形成“巨大力量的源泉”⑫《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同时,进一步提升统一起来的监察机关的地位和权限。监察机构直接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有权参加政治局的一切会议,“凡与政治局会议有关的文件,一律应在会议前24小时送交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各委员,刻不容缓的事情除外,这类事情要通过特别程序通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并加以解决。”⑬《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为了保证监察机关的实际监督能力,列宁还强调必须“经过极严格的考核来挑选工农检查院的职员”⑭《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我们吸收来当监察委员的工人,应当是无可指责的共产党员,我想,为了使他们学会工作方法和胜任工作任务,还应该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培养。”⑮《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73、337、342、343、342、342、339、340、340、374、386、376、381、382页。列宁还特别谈到,要重视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监督,他说:“有一定的人数必须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这个集体应该‘不顾情面’,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来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①《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可见,列宁晚年力图通过高素质的监察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对负有决策和执行权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特别是领袖形成有力的制衡和监督。
第四,提倡夯实文化基础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列宁认为,俄国文化的落后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官僚主义,可能阻碍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也可能使领导层面临腐化变质的危险。正因如此,列宁十分强调文化建设,他在《论合作社》中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②《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他指出,文化建设、文化革命,既是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又是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没有文化革命,任何民主建设的规划、设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包括大大提高教师的地位,增加教育投资,组织城市工人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等等。他反复指出:“应当削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会的经费,而是其他部门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专用于教育人民委员会。”③《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我们没有关心或者远没有充分关心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应有的高度,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④《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的文化水平。”⑤《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他还认为:“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是检查,使我们学到的东西真正深入血肉,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⑥《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可见,列宁迫切希望,以加强文化建设来抵制旧俄的官僚主义文化对新国家机关的侵蚀,使新型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因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⑦《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67、357、357、357、380、379页。。
所谓“一把手”,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⑧费雅君:《“一把手”腐败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攀登》,2008年第5期。“一把手”的称谓,实际上起源于党委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曾出现的“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第三书记”等的职位排列。根据王贵秀教授的考察,这样的职位排列,源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北局成立时,随后相继成立的各中央局,也先后设置了“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等职务、职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党委从省、市、区(县)和乡镇各级党委以至党支部,也都设置了“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第三书记”乃至“第四书记”的职务。这种党内职务的设置,一直延续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⑨王贵秀:《“一把手”称谓的由来及其危害》,《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7期。之后,“第几书记”的提法虽然不再使用,但是关于“一把手”或“党政一把手”的说法却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日趋盛行。特别是近年来,许多重要工作认为只有受到主要领导重视才会有推进力度,因而提倡“一票否决制”、“一把手负责制”,这在强调主要领导责任的同时也给了主要领导不断扩大的权力,以致个别地方对主要领导的称谓,甚至出现了“头”、“老大”、“老板”等明显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呼。
“一把手”体制的产生,虽然有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历史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责任明确、决策迅速等积极的作用,但从当前来看,它与民主政治发展存在不相符合性,甚至成为导致近年来腐败案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易沦为形式。“一把手”的主要症结在于,无原则地突出书记个人,使之比常委、其他委员高出一头,书记可以左右一切,导致党内的家长制和等级制的复活,实际上也就是使书记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固化个人集权体制,使党的委员会制、集体领导体制名存实亡。在“一把手”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章所规定的书记与委员之间平等关系,实质上沦为上下级关系,甚至是领导与助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虽然形式上仍然强调集体决策,但主要领导掌握着绝对权力,如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权利和具体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集体讨论决定的方案往往都是“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事先酝酿好的方案。“一把手”往往还有召集会议的权力,以及实质上对一切议题的动议权,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升迁也受“一把手”制约,这必然导致班子其他成员在重大问题的表态上,习惯于看主要领导的意思行事,他们不想或不敢表达与主要领导不同的意见,怕“一把手”手中的权利,怕失去既得利益、影响仕途发展甚至遭受排挤打压。最终,集体决策往往沦为实际的个人拍板,那些旨在保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程序流于形式,制度设置上的相互制约难以实现。这就为“一把手”实行“暗箱操作”,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提供了便利,最终必然滑向腐败。
其次,对“一把手”的监督往往缺乏力度。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虽然明显加大,但腐败现象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监督体制。从制度设计来看,我国权力监督体系中,监督资源非常丰富,既包括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监督,也包括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组织监督以及民主党派监督等外部监督。但毫无疑问,同一班子的其他成员和纪检机构,与主要领导朝夕相处,共同开展工作,打交道最多,监督“一把手”有着天然的条件。然而,在实践中,“一把手”处于核心位置,统领全局,甚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其权力远远大于其他班子成员和监督机构,监督常常变成“无权监督有权,权小监督权大”,既要受其领导又要监督他,怎么监督缺乏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程序办法,致使监督者失去合理行使监督权力的信心和勇气,既怕被认为是“多事”或“不识趣”,更怕查出问题没人撑腰,反而受到打击报复。由此,对“一把手”的同级监督大多流于形式,难于切实发挥作用。
再次,对“一把手”的思想素质仍然重视不够。“一把手”的个人素质与作风,是其是否会走向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近年来一些腐败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往往由于领导者个人的公仆意识差、缺乏民主观念、“官本位”意识强、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导致他们在缺乏监督、权力集中的情况下,走向腐化堕落、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犯罪道路。邓小平曾指出:“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致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由此可见,官僚主义就与腐败紧密关联,严重的官僚主义可能发展为腐败,腐败又助长了官僚主义。然而,在当前的干部选拔和干部考核体制中,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偏少,缺乏细化、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存在着重工作业绩、轻个人品格,重上级评价、轻群众口碑,重政治素质、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重集中性考察、轻经常性考察的倾向。只要考察、选拔对象不违法违纪,哪怕有些思想政治素质上的问题,也认为只是小问题,可以不必过于计较,甚至认为只要政绩优秀,就可以一美遮百丑。这也是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明明早就有很多负面评价,但仍然提拔重用,最后查出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质上是代表党在活动。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切实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问题。认真研读列宁“政治遗嘱”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有助于当前破解“一把手”腐败难题,确保主要领导正确行使权力的一些路径。
第一,以公开透明加强对“一把手”的群众监督。大众知情不足是导致“一把手”权力滥用乃至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一把手”的权力运行环境仍然相对封闭,易于暗箱操作。因此,首先,要全面公开与“一把手”权力行使有关的信息。目前中国的“公开”重点还没有从“办事公开”转移到“权力公开”。要依法制定“一把手”的权力清单,特别是涉及“一把手”权力行使的边界、程序、结果等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不能让“一把手”以各种理由,隐瞒那些按规定应公开的信息,给他们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留下空间。其次,广泛实行重大信息公告制、党委政府有关会议党代表旁听制、党员群众旁听制、社会关注事项的听证会制、涉及重大群众利益事项的群众投票制等,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加大党员群众对权力部门及主要领导的知情,为群众实施监督提供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渠道和条件。再次,重视吸纳群众对主要领导的评议意见。“一把手”往往是群众关注和议论的重点。而群众的口碑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了“一把手”的实际表现。正如列宁指出,只有在不断的公开议论中,才能成长出一个真正好的领导集团。因此,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的监督,必须非常重视基层群众的检举和评论。可以在纪委或检察院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和民意调查中心,并不断利用新的载体如手机、论坛、微博、媒体、电话调查创新载体和方式。
第二,以量化考核优化“一把手”的选用标准。科学设置“一把手”考核指标,真正把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考察,作为选拔任用“一把手”的第一位参照依据。首先,在考核内容上具体化。逐步改变过去考核中单方面侧重才干而忽视品德的做法,要高度注重对候选者品格的深入了解和考核,选拔出“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注重把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公正意识、清廉程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道德品行考察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其次,在考核主体上多样化。改变过去只有上级领导、下属部门领导及其关系密切的人参加评估考核“一把手”的机制,让更多的下级和普通党员、群众来评估考核“一把手”,让更多的媒体舆论来评估考核“一把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随机抽取不同层面的对象,特别是与其权力行使有利益关联或其工作服务对象的基层党员、群众参加,从人民群众满意度上得出考核对象的客观、真实情况。规定对“一把手”在勤廉考核中,群众的测评合格率低于一定比例的,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同时,正如列宁谈到的,要利用新闻媒体更多地向党员群众公开“一把手”的相关信息,如主要工作、优缺点、家庭情况等,也要允许在党的机关报上对“一把手”的履职情况等展开评论。再次,在考核频率上常规化。考核应采取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要重视对“一把手”的平时考核,负责考核的工作人员,每年要保证一定的时间深入了解情况,及时收集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和各类媒体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特别要关注微博、论坛、BBS等平台上网民对领导们评论的信息。同时,对“一把手”选任可探索竞争择优选用方式,改变“一把手”大多由任命制方式产生的状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竞争择优的主要衡量依据之一,逐渐形成竞争选用“一把手”的常态机制。
第三,以深层改革构建对“一把手”的制约机制。我国现行领导体制,虽说是集体领导体制,但实际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正如邓小平曾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的弊端,今天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尽管从形式上看,各个层面的权力监督机构是非常完备的,但实际运行中,这种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方式,使看似庞大的监督制度却难以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主要领导的监督,目前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制度设置上缺陷导致的腐败,需要通过深入改革、制度创新来根本解决。首先,监督体系的相对独立是监督到位的重要条件,应逐步改变现行纪委对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向负责的状况,确认纪委受党的代表大会委托并对党代会负责的地位,使其具有与党的执行机构相对平等的地位,充分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或在监察机关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纪委系统不再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各级纪委的经费来源、干部配备使用及其待遇等都应由纪委系统统一管理,以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其次,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巡视。应进一步明确各级巡视机构巡视的对象重点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集中力量加强对“一把手”和重点人物的经常性巡视,以加强巡视的实际效果,形成有力而持久的监督态势。再次,健全对“一把手”的弹劾制度。各级地方党代会及其全委会是“一把手”监督的主体;全委会要定期审议常委会的工作,尤其是“一把手”的工作;如发现问题,经全委会大多数同意,可以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组织特定的调查委员会,甚至对不称职的“一把手”提出弹劾要求。党内弹劾制度是“一把手”不能且不敢腐败的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以新型文化消除“一把手”的腐败土壤。尽管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了,人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清除,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反映得比较突出。例如,在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高度集权制和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各级官员,一至九品,上尊下卑,界限分明。在这种官僚体制中,官员级别越高权力越大,上级的意志决定一切。这样的封建残余思想依然侵袭着部分党员干部。他们尊崇等级观念,倡导自己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要求下级对上级的唯命是从,这是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走向专权、走向腐败的重要根源。正如邓小平曾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2页。因此,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首先,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民主作风、廉洁从政等教育。其次,要提高大众的民主素养,民主意识。既对人民大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涵的教育和灌输,又通过人民大众亲身参与重大议题的讨论、论证,甚至决策的民主实践,使人民大众在头脑中自觉形成民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再次,深化文化改革,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抛弃旧式官僚制文化,铲除腐朽封建文化赖以滋生的土壤。
责任编辑:宋雪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完善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研究”(13CDJ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万雪芬,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 3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