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

2014-08-29 12:54张优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二聚体

张优惕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一步明确A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AD患者84例, 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 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诊断。 结果 A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 胸背部疼痛或腰腹痛可为首发症状, 常有伴随症状, 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结果为D-二聚体(D-dimmer)阳性, 总的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从40%~100%不等。CTA和MRI阳性率100%。结论 对于高血压和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发生, 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胸部疼痛;D-二聚体

AD是威胁生命的急性主动脉疾病, 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误诊率、病死率高[1]。本文旨在总结AD患者的临床特点, 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AD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进一步明确AD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为急性AD的住院患者84例, 诊断均符合《2010年胸主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男54例, 女30例, 男女比例1.8:1。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61岁。按Debakey分型, Ⅰ型56例(66.7%), Ⅱ型6例(7.1%), Ⅲ型22例(26.2%)。

1. 2 既往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者60例(71.4%), 病程3~25年。有26例血压控制不良, 5例从未服用降压药物, 24例血压控制正常。本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4例。马凡氏综合征6例(7.1%)。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4例(4.8%)。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2.4%)。有外伤史2例(2.4%)。无其他疾病10例(11.9%)。

1. 3 临床表现 A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70例患者表现疼痛, 疼痛部位有胸痛、腹痛、背痛、腰痛等。大多数患者多部位疼痛。疼痛性质为撕裂样、锐痛、刺痛, 其中62例疼痛剧烈, 可伴有大汗淋漓、躁动不安、头晕、胸闷, 不剧烈疼痛表现为隐痛或闷痛、钝痛、压榨样, 疼痛为持续性或阵发性, 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可反映最初内膜破口的部位;其次因主动脉夹层所致的主动脉分支血管阻塞引起的灌注不足, 导致终末器官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患者疼痛部位、性质以及伴随症状与体检发现结果具体如下:胸、背、腹、腰部疼痛患者共70例(84%), 重度疼痛患者63例(90%);伴随症状具体如下:高血压44例(52.4%)、低血压16例(19%)、急性心肌梗死2例(2.4%)、休克22例(26.2%)、心包填塞10例(11.9%)、血胸8例(9.5%)、主动脉关闭不全并出现杂音40例(47.6%)、脉搏减弱或消失14例(16.7%)、脑血管意外4例(4.8%)、缺血性脊髓损伤2例(2.4%)、下肢缺血 6例(7.1%)、昏迷/意识改变22例(26.2%)。

1. 4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检查80例(95.2%), 其中心电图正常24例(30.0%), 非特异性ST-T改变18例(22.0%), 左心室肥厚28例(35.0%), 窦性心动过速12例(15.0%), 心肌梗死2例(2.5%), 束支阻滞4例(5.0%), 窦性心动过缓4例(5.0%), 房颤2例(2.5%)。

1. 5 胸片改变 胸片检查24例(28.6%), 其中表现为纵隔增宽6例(25%), 主动脉轮廓异常10例(41.7%), 胸腔积液10例(41.7%)。

1. 6 实验室检查 血浆D-二聚体检查(D-dimmer)80例(95.2%), 76例(95%)阳性, 另4例患者因休克入院5~10 min死亡, 故未能采血查D-dimmer。

1. 7 超声心动图改变 超声心动图检查25例(29.8%), 发现主动脉夹层18例(72%), 主动脉瓣中度以上返流3例(12%), 心包积液10例(40%)。

1. 8 CT血管造影(CTA) 应用CTA检查84例(100%), 阳性率100%。磁共振成像(MRI)5例(6.0%), 阳性率100%。

1. 9 误诊疾病 误诊18例(21.4%),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44.4%), 急性肠梗阻1例(5.6%), 脊髓病变2例(11.1%), 消化道出血1例(5.6%), 急性胆石性胆囊炎2例(11.1%), 脑卒中2例(11.1%), 心力衰竭2例(11.1%)。

2 结果

本研究AD患者共84例, 按Debakey分型, Ⅰ型56例, Ⅱ型6例, Ⅲ型22例。误诊18例, 保守治疗50例, 18例行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覆膜支架封堵术及16例行手术治疗, 好转52例, 死亡18例。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发病危险因素[3]:①给主动脉管壁应力增高的情况:高血压, 特别是未控制的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 使用可卡因或其他兴奋剂, 提举重物或其他Valsava动作, 外伤, 减速或扭伤性外伤如机动车碰撞、跌倒, 主动脉缩窄。②主动脉中膜异常的情况:遗传性疾病:马凡氏综合征, Enlers-Danlos综合征(血管型),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包括既往有主动脉瓣置换, 特纳综合征, Loeys-Dietz综合征, 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和夹层综合征;炎症性血管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白塞氏动脉炎;妊娠, 多囊肾,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菌血症或邻近的感染灶延伸引起主动脉壁的感染。由于AD一般发生于动脉瘤扩张部位, 因此, 在发生夹层前治疗主动脉瘤对于患者的长期存活很重要。endprint

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应用有胸片、超声心动图、CT以及MRI。胸部X线常见表现为纵隔增宽、主动脉增宽、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可使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像。胸骨上位最适于观察主动脉弓, 而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最好采用左侧(有时是右侧)胸骨旁切面进行观察。如果怀疑无名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受累, 正交和纵向切面有助于进行观察。心脏体表超声(TTE)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内可见膜样回声、真假腔, 提示主动脉疾病基础病因的心脏病理学如二叶主动脉瓣、马凡氏综合征, 以及对AD相关心脏并发症如心包积液、主动脉瓣返流、心功能状态的评价方面, 超声有较大的优势, 但对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及内膜破口的显示不如MRI及CT。在鉴别近端主动脉夹层方面, TTE的灵敏度为77%~80%, 特异性为93%~96%[4]。缺点是TTE对于远端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较低, 受患者肥胖、胸壁或伴发肺部疾病限制主动脉成像窗的影响。CT扫描用于鉴别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测量的历史已经超过20年, 取得的进展包括几乎可以全面而精确的对整个主动脉成像, 包括动脉腔、动脉壁和主动脉周区域;可以鉴别解剖变异和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并且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即壁内血肿(IMH)、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溃疡(PAU)和急性主动脉夹层, 完成成像程序所需时间较短, 可得到三维数据。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缺点是需应用造影剂, X线辐射剂量大, 不能评价主动脉返流, 以及不能很好确定破口位置。MRI能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 容易鉴别假腔及内膜碎片, 增强MRI更易鉴别累及分支血管, 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5%~100%, MRI可以鉴别主动脉夹层的解剖变异、评估分支动脉受累情况以及诊断主动脉瓣病理性及左心室功能障碍, 同时无辐射及不需要注射碘对比剂, 具有无创、高分辨率、三维重建等优点, 缺点包括图像采集时间长, 期间患者无法得到医护人员照顾;不能将对比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于患幽闭恐惧症、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及起搏器的患者;紧急情况下不具有广泛适用性[5]。

总之,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 以疼痛为主, 不可忽视非疼痛表现;累及冠状动脉, 心电图可有心肌梗死表现, 胸痛患者行冠脉造影或溶栓前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或CTA检查;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筛选, 胸片作用不可忽视, 生物学指标D-dimmer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CT和MRI主动脉全程血管影像检查可以确诊。

参考文献

[1] 梁高永, 卓晓英, 赵宁军, 等.5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 29(8):533-535.

[2] 罗建方, 范瑞新, 薛凌.2010胸主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60-76.

[3] 孙鸣宇, 韩雅玲, 王效增, 等.老年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1):24-27.

[4] 徐鸿远, 吴鲲鹏. 58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2):203-205.

[5] 林明裕, 陈泗林.123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临床荟萃, 2007, 22(3):191-192.

[收稿日期: 2014-04-17]q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脉夹层二聚体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以脑血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
当妊娠遇上“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