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明
(宜兴 214221)
紫砂壶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的手工艺之一,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制壶人坚持着手工制作的良好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洗练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经典壶型代代倍出,前辈大师们所树立的一个个艺术高峰既是对后人的勉励,又是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因此如何在紫砂壶创作上不随波逐流、求新求异,便成为了摆在壶艺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图1 情趣壶
万事开头难,给作品定一个良好的主题是创作的开端,是引领整个作品走向的关键。中华历史文化上下绵延五千年,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文化源地,给了紫砂壶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换个角度来说,也使得壶艺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选择一些殊途同归的题材,如较为普遍的以梅、兰、竹、菊为创作对象的“梅桩壶”、“捆竹壶”、“岁寒三友壶”或者干脆便是仿壶,同样有特立独行的紫砂壶作品。它们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艺术的潮流;更甚者已经脱离了壶的基本造型,摒弃了其实用性的根本属性,这也是不可取的。制壶就应当贴近生活、适度创新,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而非为了做壶而做壶,紫砂壶“情趣”(见图1)就是这样的一款作品。情趣,即志趣或者情调趣味,有着高低雅俗之分,高雅情趣通常体现出一种科学健康、乐观向上的情致。古人在很早就喜爱以“情趣”二字来抒情达意,《后汉书·刘陶传》:“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是以搜句忌於颠倒,裁章贵於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王昌龄《山行入泾州》诗:“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所以将情趣作为紫砂壶的名称颇有古蕴,散发出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含蓄美,令人良多品味。另一方面既点出了壶艺创作追寻本心、自然求真的艺术原则,又表达出一种品壶、乐壶、爱壶的年轻心态。
作为一门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紫砂壶独具魅力。首先体现在其全手工的制作工艺,制作一把完整的全手工紫砂壶需要用到品种繁多的工具,正是这些工具在制壶人的手中闪转腾挪、物尽其用,演绎出一首首古调悠远的曲目,也从细处传递出中华文化的韵味;其次紫砂壶最直观的便是外观,主要呈现在造型和装饰两个方面。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光货、花货、筋囊货朴实、华美,各具特点。以“情趣壶”为例,属于光货类中的圆器,深紫色,造型比例恰当,壶身修长高挑、素雅光洁,表面自上而下缓慢收于底部,协调自然、过渡稳健,壶肩圆润饱满,壶嘴口小而底大,敦厚憨实,盖顶微微鼓起,与壶身线条风格相同,给人以柔和舒畅之感。壶体的装饰则选取把和钮为主要表现点:壶钮为整体的点睛之笔,最大的亮点便是在于其上的小孔,如凤凰之神目傲立壶顶,旷目四方,炯炯有神;壶钮下方开叉,两足立于壶盖圈顶,中有拱形镂空,扣有一环,小巧别致,更添逸趣。壶把圈耳衔接壶身,把握舒适,肩部折起,形似刀币,上有三小孔,下端连接处留有半圆形镂空耳垂,同样有一小环,与壶盖小环相呼应。壶把、嘴的造型设计映衬出古朴大观的气韵,将刚柔两种不同的线条良好地融合在一起。
紫砂艺术是将人文精神与手工技艺相结合的产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有大的成就,作为当代的陶艺从业者更需要面对来自各界的压力与诱惑,一步一个脚印,保有对于艺术的坚持,最后才会窥得精髓所在,这也充分体现出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
[1]陈欢,祁书艳.源于生活的设计——艺术设计中创意来源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9(11):92.
[2]谭亚先.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J].科技咨讯.2012(30):201.
[3]史俊棠.紫砂春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