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玲 王玉
(1.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梅尼埃病亦称美尼尔氏综合征,其发病率约占耳源性眩晕的63%。其发病是由于内耳迷路积水所引起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本病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且常伴有听力减退、耳鸣、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前,多发于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中发病率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防治方法。现代医学主张采用镇静、止吐、脱水剂、扩张血管以及激素类等药物治疗。山莨菪碱为抗胆碱能神经药,可缓解因血管痉挛和栓塞引起的循环障碍。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梅尼埃病,同时与常规疗法比较对照。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5例患者均为江西中药研究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等,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不等。患者按照就诊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7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3d,最长10个月,平均4.36±3.46月;单耳受累31例,双耳受累29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9岁,平均46.8岁;病程最短2d,最长11个月,平均4.11±2.31月;单耳受累29例,双耳受累26例。全部病例均经询问病史、体检、排除器质性病变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F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位、发病次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观察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标准[1]。(1)发作性旋转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2)伴有波动性听力减退、耳鸣或耳胀满感;(3)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年龄21~65岁;(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但已接受其他治疗方法;(2)对山莨菪碱药物过敏或不能忍受针刺者;(3)青光眼患者和前列腺肥大患者;(4)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5)妇女妊娠期、哺乳期。
2.1 观察组
2.1.1 取穴 取额中穴、内关穴(双)、太冲穴(双)。
2.1.2 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按一般肌肉注射要求进行。选用2mL注射器抽取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2mL,注射时换用5号皮试针头。额中穴平刺,其他穴位直刺。刺入穴位后,采用捻转手法,待出现针感后,回抽无血即可缓慢推药。拔针即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块按压片刻,每穴注射0.2mL,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安定2.5mg,烟酸50mg,维生素B620mg,均每日3次口服。
2.3 注意事项 两组病人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防止摔倒。予半流、低盐饮食,减少水的摄入。调整病人的情绪。
3.1 判定标准
3.1.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即主要症状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的观察,按轻重程度4级计分,轻(+)、中(++)、重(+++)、严重(++++),每个“+”记1分,症状消失记“0”分。
3.1.2 临床检查改善情况 听力检验(纯音测听、语言识别率)。
3.1.3 V值 V=治疗后6个月发作次数/治疗前6个月发作次数。
3.2 疗效判定 疗效评定为控制、改善、基本改善和无效4级。控制:(1)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1%;(2)v值=0;(3)纯音听阈平均提高25dB以上,语言识别率提高20%以上。改善:(1)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80%;(2)v值﹤0.8;(3)纯音听阈平均提高15dB以上,语言识别率提高10%。基本改善:(1)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6%~69%;(2)0.8﹤v值﹤0.9;(3)纯音听阈平均提高5~10dB以上,语言识别率提高5~10%以上。无效:(1)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5%以下;(2)v值=1或﹥1;(3)纯音听阈无变化或降低,语言识别率无变化或降低。
表2 治疗结果比较 例
由表2可见,总改善率比较X2=3.91,P<0.05,控制率比较X2=4.38,P<0.05,差别显著,即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梅尼埃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云:“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谓:“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目前辨证论治观点基本一致,多从风、痰、虚三方面入手。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实为风、火、痰、瘀,虚为气、血、阴、阳之虚,虚实之间,亦可互相转化。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尤以肝为主[2]。病机多分为风邪外袭、痰湿中阻、肝阳上亢、心脾两虚、肾阳虚衰、肾精不足。尹亚君等[3]提出心火亢盛为其主要病机,认为心火炎亢、津灼神乱而致眩晕、耳鸣。刘其聪等[4]认为本病为阴阳不调、气血不畅致血脉瘀阻、机体平衡功能失调而致眩晕,证属瘀血阻络。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了解,病理组织学研究认为主要是由膜迷路积水引起,通常认为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前庭器官发育异常、免疫与变态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毛细血管前动脉痉挛,局部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淋巴过多而致膜迷路积水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病因虽然众说纷纭,但是病理基础是膜迷路积水,一旦膜迷路积水消失,耳鸣、眩晕的症状消失,病情就好转。
本研究之额中穴位于印堂、神庭、左右阳白四个穴连线十字交叉处。为笔者临床经验用穴,位于入络于脑,可益脑髓、清头目、止眩晕,首选可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减轻迷路水肿的作用;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阴液的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乃止呕之要穴;太冲穴为肝经之输穴、原穴,具有平肝潜阳、清目利窍之功,对于风阳上亢所致之眩晕尤为适宜。本方治疗以近端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针刺和药物治疗配合,标本兼治,提高疗效。
穴位注射山莨菪碱临床多用于呃逆症[5-7]。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是抗胆碱药,能解除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效应器的功能,使平滑肌松弛,具有解痉镇痛的作用[8]。以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穴位注射,借助药物和经络腧穴作用,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调整全身脏腑气机的作用,气机通畅则眩晕自除。应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它既发挥了药物的作用,又发挥了穴位注射、经络体系的作用,使药物和针刺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此疗法疗效肯定,经济安全,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惠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
[2]王连芬,林文森.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研究近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4):45.
[3]尹亚君,何莉平.内耳眩晕症82例辨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4):23.
[4]刘其聪,张中建.活血化瘀法治疗内耳眩晕病50例[J].河南中医,2000,20(4):47.
[5]甄世锐,李蕾,韦玲.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36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7):830-831.
[6]蓝三琴,陈玉珠.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癌症呃逆10例及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11(21): 68-68.
[7]贺平利.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1):78.
[8]杨宝峰.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