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大学生教育个案研究

2014-08-28 23:18刘洋
学理论·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离异家庭个案研究学校教育

刘洋

摘 要:通过对一位90后女大学生进行访谈、观察以及问卷调查,发现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存在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和爱、与他人交往能力差、自闭、情绪波动幅度大等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已经破裂,所以对于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施予耐心,用心交流,及时给予肯定,多與家长沟通。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校教育;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49-02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郭某,女,1990年11月出生,内蒙古海拉尔人,内蒙古财经大学2009级学生,独生女,父母均是退休工人,现在均在打工。文静、有一点内向。

刚与郭某接触时觉得她就是一个神秘的人,好像永远不知道在想什么。有什么也很少与人交流。但是,很乖巧、很有上进心,同时又很喜欢与老人相处,很得老人欢心,是个开心果。高考失利后,补习一年,然后考入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大学期间也是个较乐观的人,脸上挂满笑容,能与他人和睦相处,虽然没有住过校,但是与宿舍同学相处还是很融洽的,喜欢帮助他人,是个热情的孩子,加之学习努力,做事认真,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是同学们心中的榜样,还担任班干部的职务,经常帮老师做些事情。总觉得应该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人。

最近我们沟通比较频繁,可能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发现我也是个可以交流的对象,主要也是她考研时咨询过我很多东西,加之谈恋爱了,话题总是说不完。但在谈论的过程中总会感觉到她在想得到认可,总觉得没有之前好相处了,总是有怨气在心里,说话似乎带有了攻击性。而且也变得很敏感,总觉得别人的话很讽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总想争些东西。对男朋友也是紧紧抓在手里,很是依赖,而且变得多疑,总是问东问西,所以经常为一点点小事吵架。当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就问了些问题,起初还是没有告诉我,最后终于和我说了情况,父母在她大三下学期离异了,觉得自己是没人要得孩子了,父亲又再婚了,母亲又不在身边,现在放假都不知道去哪,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去奶奶家又害怕遇见后妈,前两个星期去男朋友家里,男方父母嫌她父母离异,今后麻烦,所以不太喜欢她。因为这个原因,男方家长要求他们分手,又争吵过几次。看来近来异常表现与他父母离异有一些关系。

二、问题概述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个案研究,之所以选择个案研究,是因为“个案研究具有针对性,任何个案研究都是针对个案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问题的根源,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的进行矫正,促进其发展。”[1]同时“个案研究具有综合性,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数目较少,目标也很明确,也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1]在进行个案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访谈法以及简单的问卷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访谈法,主要进行了四次访谈,几乎两个星期进行一次访谈,历时两个月将访谈结束,在访谈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被试心情、天气、环境等地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牵涉到个人的隐私,所以均没有录音。在访谈之前,我运用了一个简单的问卷,主要是了解被试的一般信息,主要是测一下被试是否有自闭、自卑等心理疾病,对于近期不正常的表现是否有一定的影响。

从研究中发现,离异家庭的子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抑郁心理,主要表现为不向别人表露真实想法,过于封闭自己,总是把自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作为评定一切不公平的缘由,对父母有怨气,遇到困难不向老师和家长或同伴说。二是缺乏自信,过于自卑的心理,主要表现在永远把自己看得很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人,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愿参与,提不起兴趣和热情。三是放任骄纵的心理,许多家长觉得因为自己的离婚可能为孩子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因此对孩子采用骄纵的方式,孩子要求什么尽量满足,这就产生孩子的娇惯心理,同时变得很自私不会替他人着想,自我为中心。四是敏感易怒,主要表现在总觉得别人在说自己,什么不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想,对于别人说的话总觉得具有讽刺意味,处于自我保护意识,说话也带有很强的攻击性,使别人招架不住。同时,对于什么都很在意,由于缺乏安全感,总喜欢依赖某一人,想得到某一人的关注,这样也会使别人觉得很累,争吵不断,而且很爱发脾气。五是适应性差,缺乏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自己很少能单独办一件事情,在办事情时总希望能有人陪,甚至这个人帮忙办好了,去一个地方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很难适应,严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会被抛弃。六是冲动好斗,逆反心理较强,很多家长在离婚之前都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吵架阶段,如果让孩子长时间看到家长吵架就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恐惧感,不自觉的就在生活中产生一种敌对情绪,遇到不开心时就会发泄出来,久而久之就会对别人进行攻击,以及固执、敌对的情况。同时,如果看到同伴友好关系,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和老师同学产生矛盾就会走极端,甚至有不正当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同时还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老师、家长不让我这么做,我一定要这样做的心理。通过研究基本上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如何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提供方法。

三、原因分析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亲情的一种缺失,觉得自己永远都是被抛弃的那个,有的甚至还会认为是自己的缘故导致父母的离异,就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很敏感、多疑。离异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是爱的一种缺失,这种爱的缺失让他觉得很孤独、寂寞,有伤心事没有人去倾诉,看到别人有父母的疼爱,却十分羡慕。发现自己是被无情抛弃的那一个,她渴望关怀,渴望有家庭的爱与温暖。当这个想法无法实现的时候,她就产生了自卑、失落甚至是愤怒。她看不到生活有什么美好,笑容少了,还可能让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没有人管、没人爱的遭人遗弃的人。所以,就这种情况,她如何能追求自己的梦想,认为没有值得她追逐的动力了。这样,她只会每天愁眉苦脸,杞人忧天,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

郭某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同时也很坚强,她不喜欢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说给别人听,久而久之就憋着心理,产生抑郁。其实,生活中郭某也认真准备考研,这可能能使自己苦闷的心情得到排解,但是最近又谈了男朋友,人与人交往总会遇到小的摩擦和矛盾,所以经常吵架,总会因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见了男方家长,家长又嫌弃她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今后有很多麻烦,所以第一印象就没有留好,男方家长要求他们分手。本来就对家庭成员给予的爱很渴望,同时又是男朋友的爸妈,心里很是难过,本来将要好了的心灵的创伤在那一刻又深深的撕裂开了,又变得很敏感。周围同学的异样眼光,生活中有困难无处诉说,父母有一方再婚或者都再婚,家里人的不关心、不关注,找工作的不顺利,自己的想法偏激等都会导致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存在抑郁心理、多愁善感、敏感多疑、骄傲放纵,说话具有攻击性等问题。现在的学生尤其是90后的学生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个身份会使她觉得与他人相比,自己是不正常的,自己的家庭是不健全的,自己比别人矮了一截,少了很多自信,多了自卑。所以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他人袒露心声的。很多家庭的一些观念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家长明确规定孩子交往的对象不许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这就导致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存在害怕心理。

四、建议与对策

1.要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们觉得开心快乐,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效率增强[2]。离异家庭的孩子其实更希望得到人们的肯定,他们希望可以像家庭正常的孩子一样受到很多的关注,所以,建立一个没有歧视,大家都没有因为他们是离异家庭的学生而排挤和伤害他们,这样对于他们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学生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尤其是大学,很多人都是住校的,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设立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咨询,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为了不想让同学知道,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沟通和咨询,目的就是为了使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看待这件事,不至于做出一些偏激的举动。

3.引导离异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交往[3]。人不能脱离于社会和其他人而单独存在的,在社会中,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离异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的破裂,父母的离去和爱的缺失,使他们过分压抑自己的感情和社交能力,使得自己变得自闭,不爱与人交往。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那个,所以不喜欢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家庭中交往受到了限制,在与同伴交往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提高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意识,这是对于离异家庭大学生很好的处理同伴关系的重要举措。

4.离异家庭的孩子要增強自己的受挫能力。家长的离异已成为既定的事实,我们应该选择去接受,但是让一下子就完全接受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锻炼自己承受困难的能力。家长要耐心的向孩子解释,学校老师也尽量疏导,让他们消除疑虑,为今后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能有一个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家庭得不到的温暖,学校、同学、老师无疑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了,加之,大学生在学校时间远比在家的时间多,所以对于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教育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掌握一些方法,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个案研究,由于样本小所以推广度不大,加之本研究采用的是访谈法,是否就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还是有待于商榷的。所以本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晓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7-178.

[2]杨海燕.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纵横,2008(8).

[3]夏金元.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心理健康教育,2007(8).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个案研究学校教育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请你们关心我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城市里特殊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