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利 梁正亁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本研究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竞走国少队西体组运动员冬训期的训练进行监控,探讨评定竞走青少年赛前训练负荷量度的合理性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关键词 竞走国少队员 生理生化指标 变化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竞走国少队西体组6名重点队员(国家一级)为研究对象,其中男队员4名,女队员2名,平均年龄15.8±1.5岁。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现场实测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冬训各阶段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
冬训期总体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恢复和基础训练阶段4周,在有氧训练的同时重点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有氧训练心率保持在120~150次/分,利用中慢速训练来改进技术,使技术达到优美、协调、自然、省力,做好冬训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有氧阶段8周,此阶段是整个冬训备战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分为两个大周期训练,训练节奏变化明显,主要训练思路是第一个周期以有氧训练为主,第二个周期是以混氧训练为主;三是专项强化阶段5周,此阶段是整个冬训的核心环节,主要突出接近专项比赛距离的强度训练,训练量也出现明显下降,但仍围绕比赛距离制定出合理的运动量,保证训练专项的需求;四是赛前调整阶段2周,运动员赛前的训练安排以减量小强度和训练量为主,主要目的是调整训练状态,缓和心理应激能力,适应比赛环境和气候。
(二)竞走国少队“西体组”队员冬训期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1.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三项指标是客观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的指标,用于评定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训练强度。血常规的检测通常安排在冬训期间每周六上午进行。
冬训期男、女运动员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见明显变化。整个冬训期间血红蛋白值有一定的波动,但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见图1)。而且调整周的血红蛋白值比训练周有显著增加,说明队员逐步适应训练负荷后经过调整血红蛋白值有上升趋势。血红蛋白是运动训练中经常使用的监测指标之一。血红蛋白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它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同时对无氧代谢中所产生废物的清除也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竞走运动是典型的有氧耐力运动,血红蛋白的高低,通常会受到训练负荷、营养状况、运动员机能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周期性的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对负荷的适应及身体机能水平等情况。经过整个冬训,在赛前能使血红蛋白平均值达到最高值,运动员整体机能状态良好。说明比赛前的训练计划比较合理。
2.尿常规指标变化与分析
在训练过程中,部分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课后及次日晨尿液结果来看,在冬训的第二阶段的训练后,有两位运动员出现尿潜血或尿蛋白阳性,在次日晨恢复到阴性或弱阳性;在冬训的第三阶段的训练后,有四位运动员出现了尿蛋白或尿潜血,次日均恢复到阴性或弱阳性。未见尿胆原阳性现象。大强度训练课后,部分运动员出现强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和尿潜血,可在一段时间的恢复后缓解或消失,说明运动运动量安排合理,机体得到了有效的刺激和适应;如果次日晨未见恢复,可能存在过度训练、机能状态下降等现象,应适当调整负荷量或负荷强度。
个别优秀运动员运动量及尿液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队员吕某(男)在3次相同负荷量即24km持续走的训练中,其尿潜血一开始出现阳性,14km变速走,尿蛋白出现阳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相同负荷下尿液指标逐渐正常;同样队员苏某(女)在三次的18km持续走,开始出现尿蛋白或尿潜血阳性;在后两次12km变速走训练时,由开始的轻度尿潜血和尿蛋白到仅出现轻度尿蛋白,说明队员已经逐步适应这些负荷,在大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开始承担大负荷量时,由于机体对负荷量的不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潜血、尿蛋白或尿胆原;坚持一段时间后,完成相同的负荷量时,尿潜血或尿蛋白减少甚至恢复。这是机体逐渐适应负荷量的表现。
三、结论
(一)经过整个冬训,在赛前能使血红蛋白平均值达到最高值,运动员整体机能状态良好,说明比赛前的训练计划比较合理。
(二)在冬训第二阶段大强度训练课后,部分运动员出现强不同程度的尿蛋白和尿潜血,可在一段时间的恢复后缓解或消失,说明运动量安排合理,既能使机体得到有效的刺激和适应,又能效地减少伤病的发生,防止了过度疲劳的出现。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陕西省体育局课题《竞走国少队西体组运动员技术动作特征分析及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中的研究内容之一,課题编号:12011。
参考文献:
[1] 叶联生,张亮.对少年竞走运动员训练期间重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112-113.
[2] 张爱芳,唐玉成,姚国强等.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冬训期间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