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
摘 要:区域有着突出的政治文化空间,并占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地位,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基地,具有很强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该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构成之一。所以,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有助于优化区域物流体系,进一步改进区域物流服务水准,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快商品又好又快的流通。本文就通过区域物流概念和特征的表述,引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并针对区域物流的发展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成
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地区物流是物流空间划分的三大类别,而地区物流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的评判地区物流水准,制定合理的决策推动区域物流改革,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打造国民经济第三利润做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几十年来,对物流领域的研究颇多,针对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却提及甚少。
一、区域物流概述
区域物流符合当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契合了区域环境总体特征,满足了当地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等条件的发展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规模,以实现有效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是构成区域物流的三大要素,非均衡发展理论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理论基础。区域物流区别于国际物流,无论是城市中的物流,还是某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会统一在一个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下,并受其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熏陶,建立起相同等级的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也就形成了其固有的特色。比如日本区域因其国土狭小,区域内的物流配送体系主要是以海运为主,而美国区域内的物流体系主要是以大型汽运为主,欧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其分工明确的物流特点,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以模仿著称的日本物流体系就是在分析借鉴美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物流是区域物流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世界各国物流体系发展的一个共通点就是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使得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也形成了微型经济区域。因此,物流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是城市经济区域建立的根本指标之一。
二、区域物流的主要特征
区域内的一切物流活动都被包含在区域物流的范畴之中,包括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货物集散或废弃物处理,也有运输存储,包装加工等一系列环节。区域物流主要有如下特征:
1.从物流对象角度出发,区域内部无论是企业机器设备在生产时所需的各种原料,还是人类活动中的买卖消费品,还是区域垃圾的空间移动等等都属于区域物流。
2.从物流涉及范围出发。消费领域以及生产流通领域都属于区域物流的范畴,区域物流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相对于国家宏观角度的定义,区域物流也可认定为中观物流。
3.从物流流量角度出发。区域物流的规模较大,但其自身物流流量并不单单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受到国际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的影响,也会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
4.从物流形式角度出发。干线运输、货物通过、货物集散是区域物流的三大主要形式。
5.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区域物流涉及范围宏大,既有内部核心的热点区域,数以万计的企业或家庭,也有其周边的农企等辐射区域。
三、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构成
评价指标的量化是建立模型的根本,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好坏,为科学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设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其相应的评价指标需遵从以下原则: (1)一致性。二次方案的选定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实现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特殊方案的新意也能代表其相关组成。(2)客观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决策,所以,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决定了决策质量的优劣,评价人员构成的突出代表性,评价资料的全面可靠性是其中的两大要素。(3)系统性。评价量化的细则要涉及到系统的任何方面,对于特殊的定性问题要给予相应的评价指标,防止出现主观性。其中又涉及到外部环境准则 、区域物流合理化准则、物流子系统效率及服务水平准则等三大方面。
1. 外部环境准则。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准则涉及方面众多,本文采用五方面影响要素进行评价。外部法律法规环境指标,当代物流产业在原先三大产业支柱层面上已不再停留,只要有商品生产经营的地方,就有当代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当代物流产业存在着诸多相关产业,具有了信息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特点,其中主要有政策导向和法律健全两个评价指标做衡量。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其宽松的发展政策,统筹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员工自身素质指标,当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当代物流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员工自身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物流人才的平均值以及企业针对物流的技术培训率;区域信息化水准,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链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对于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预防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区域贸易交易水准,区域贸易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真实的物流需求,贸易交易水平高的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其中主要包括其余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贸易水平两大因素;区域基本设施的配备,物流区域的建立需要配备大量的物流基础设施,一个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备水准直接影响着该区物流运输的能力,是衡量该地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根据系统内部特征的衡量,主要包括仓库发展程度和运输发展程度两大细则。
2. 区域物流合理化准则。区域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反映了该区物流发展的协调程度,是该区物流产业走上健康之路的重要前提。具体有如下四项指标:市场秩序指标,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流市场发展的合理性,井然有序的市场秩序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市场进出、交易、竞争在内的相关细则。市场进出主要有经营者违章,经营者资格合格率;市场交易主要有违法合同,履行合同率;市场竞争主要有商业机密被泄,虚假广告产生率等等;标准化指标,物流的标准化程度是实现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物流产业设备匹配性好,涉及范围广,因此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区域物流产业的标准化主要有术语、设备、信息系统标准化三项指标。其中设备标准化包含模数或托盘大小等;信息标准包括网络服务系统或电子数据交换等;术语标准化包括对物流的定义,专业名词的衡量等方面;经济效益指标,区域物流经济效益的衡量关系着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其中主要有该区物流产业的总成本/国民生产总数,第三方物流服务值在社会物流总成本中的比重等;环境指标,区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区各项功能的发挥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其中主要包括:水气污染、交通问题、噪声污染。endprint
3. 物流子系统效率及服务水平准则。运输储存、包装加工、搬运以及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特征值是衡量物流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而物流生产率和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特征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时间,工作,质量以及地点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仓储生产率,其中包括了对仓库面积的利用率,而质量指标中也包含了物品错发率,物品完好率等内容,服务质量包含了物流终止及起始完成率等等;运输生产率。运输生产率主要是指运输费用在总体产品价值中的百分比,以及每吨或者每千米的运费指标等等;生产计划及控制指标,物流的生产率主要包括了产能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而服务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是物流的完成 率以及生产 加工过程的协调率等;信息中心发展程度指标,完善的客户需求资料能够方便物流的及时配备,降低库存风险,因此,信息中心的发展水平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又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和加工。
四、发展区域物流的建议
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产业相辅相成,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物流的进步,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腾飞,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与物流状况,有如下建议可参考:
1.加大对经济的重视力度。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虽然类似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较高程度,经济对物流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与之相关的区域物流配套设施还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总体发展。因此,较发达的区域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地的各项配置,进一步扩大物流配送网络,逐步形成强大的物流支撑局面。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二三线区域,要把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以经济的发展带动物流产业的进步,并且做好该区域的物流规划,形成辐射效应,逐步健全路网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局势,有条件的话要考虑建立物流园区,在已有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物流基地的作用。构建物流信息交流平台,注重物流专业人才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各项培训制度。另外,企业要与高校及时交流互动,以便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逐步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区域物流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物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降低资源消耗,以最少的污染力度来达到预期的目标,期间通过利用先进的物流存储配送技术,来优化物流的各项流通活动,建立一种目标与环境共存的管理系统。另外,生态逐渐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区域物流的发展更要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无论该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如何,物流系统的现状如何,都必须通过对资源、技术、经济等的综合考虑,走绿色物流的发展之路。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升整体的物流绩效,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在提升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其对外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建立自身区域的物流特色。区域本身就带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因此,在不同地方,发展区域物流时要充分利用自身固有的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服务特色。比如说上海,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航空物流枢纽和对外对内港口物流枢纽构架已基本形成,上海区域就可利用这两点着重发展航空和港口物流服务。重庆也是国家重点的经济发展城市之一,长江上游重要的枢纽城市以及独立的直辖市政策扶持,虽然身处国家内陆,但是中西部结合的水位优势为其成为我国内陆物流航运龙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其可考虑进一步发展内河港口物流运输以及内陆中转物流服务。
五、结语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也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层次性、全面性、权威性、可行性、可比性等原则。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评价体系,方便了从业人员对当下物流水准的准确认识,能够及时发现区域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推动了该区域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于其评价指标的划分大致可分为定性分析类、定量分析类、定性定量并重三类。当下,对于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物流费用水平这一层面,不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真实水平进行更为确切的评价,使得国家或者地区在确定自身物流发展战略的时候时常处于迷茫状态。因此,不断完善对于区域物流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物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振锋,王淮东,徐广印,王巍,曲建华,梁广华.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李兆磊,张雅琪.区域物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9年07期.
[3] 谭涛.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06期.
[4] 董艳.层次分析法在合理选择网络攻击时间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