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014-08-27 17:52赵保国
甘肃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语文教学情境

赵保国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生;主体作用;情境;

形式;参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59—01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作出的深刻反思。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提出问题

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提出问题,创设出符合本节课内容的情境及疑问,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如,笔者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指导学生读课文前,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你是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六根火柴,请你用讲解员的口吻,根据课文的内容,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此时,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当然,教学内容情境化、疑问化,要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巧妙,难易适当,要有启发性、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

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使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加以限制,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让学生读课文、说段意、总结中心思想,整个课堂缺少新意,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很被动。其实,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说、可以读、可以写、可以背、可以辩、可以演、可以唱。比如,在作文课上,笔者要求学生以《我的家庭》为题写一篇文章,为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笔者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设计了一个话剧,并且对剧中的人物和性格做出简单的规定:爸爸好吃懒做、嗜烟如命,妈妈勤快能干、说话唠叨,女儿任性顽皮。然后组织学生来表演。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课堂活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家共同参与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可是,个别教师在上课时,翻来覆去总是盯着那几个“尖子生”,语文课堂成了有限的几个“尖子生”大显身手的舞台,参与讨论问题、发言的学生也仅仅是那几个人,从更多学生的眼光来看,热闹是“尖子生”的。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担心其他学生不会配合自己,回答得不对,耽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嫌麻烦,认为即使让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他们自身的提高也没什么作用。其实,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既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四、要积极评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

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学生的活动很难让其满意,特别是有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总是希望学生的活动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进行,一旦学生回答出了偏差,就不知道如何应付,甚至对配合不好的学生产生厌恶之情。其实,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及时给学生以激励,对学生的活动多做肯定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意见不成熟,也不要轻易否定、批评。教师应该把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看作是接近真理的脚步,而不是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加以否定,更不是冷嘲热讽,伤害学生的进取精神和自尊心。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激励要实事求是,要科学面对,不能是老生常谈式的赞语和“礼物奉送式”的奖励,更不能是对学生无原则的迁就甚至是曲意的迎合。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做好具体工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把学生能否“乐学、会学、学会”作为评价一堂课的最主要的标准,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语文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