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
在一氧化碳的性质中,CO的还原性是比较重要的性质,特别是它与H2还原CuO、C还原CuO这两个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物质本身性质不同,导致实验装置有一些差别。以往教学这节课时,我通常是采用直接做CO还原CuO的实验,并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对比它与其他两个还原实验的不同。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学生在实验前却没有自主思考的余地,是纯接受性的学习,虽然有一定的印象,但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理念,我将这堂课稍作改进,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上课前先布置学生复习H2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完CO的其他各种性质后,要求学生根据CO也有还原性的特点,设计一个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这时大多数同学会设计出一个与H2还原CuO几乎一模一样的实验装置,但有同学马上提出异议:“没有胶塞,CO会泄漏到空气中去。”于是我在原图上加了一个橡皮塞,并提出第一个思考题:实验时是先通CO还是先加热?同学们讨论以后,给出答案是先通CO,理由是将试管内空气赶出,防止爆炸。
接着,我提出第二个思考题:现在这样的实验装置可能会有什么问题?学生在经过小声争论后,也能得出结论:CO可能会排到空气中去,污染空气。
这时,我的第三个思考题趁热打铁地提出:改进现在的这个实验装置,使它既能够指示反应的开始,又能够消除安全隐患。由于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这个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学生在做这样一个思考题,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假设和验证的工作。他们首先得假设CO还原CuO的产物是CO2和Cu,然后通过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仅这样还不够,由于牵涉尾气泄漏有毒,因而需要解决如何处理尾气的问题。这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全面综合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个思考题的讨论时间很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思路,又不断地在讨论中否定,然后继续改进思路。
当最后出现实验装置时,我非常高兴,尽管这个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但结果在这里已经不是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经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CO还原CuO这一性质,而且通过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锻炼了各种化学素养方面的能力。
用这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时候,我提示学生:进气管和出气管在同一面,不仅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还有安全隐患,所以可以改进一下实验装置,使其更合理。
看到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管上出现了蓝色火焰,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就是他们自己设计出来的实验装置。成就感是学习的动力,而探究的过程以及探究的结果恰恰给了学生最好的成就感。
这一节课基本上是在讨论中进行的。在课后总结这节课时,我认为这节课之所以效果较好,就在于全班范围的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此,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并运用的教学措施,并小结如下:
1.创设一种欢迎和期望提出问题的气氛。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是第三个思考题,前面两个思考题,其实是在让学生进行思想“预热”,学生通过这两个思考题的讨论,增强了参与讨论的兴趣和信心,为第三个思考题的讨论做了铺垫,思想“预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当第三个思考题一提出来,就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能够对它进行积极的思考。
2.尽可能鼓励学生进入深入思考。思考题的设置不是凭空想象的,第三个思考题我是把它放置在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达到的高度,这样学生才会有讨论的兴趣,思考也才会有一定的深度。
3.在讨论之前,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不要急于向学生要答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将讨论结束,讨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因此,我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拉长为两节连堂的课,就是想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讨论是这节课总的特点,也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在讨论中,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有待下次改进的地方。比如:全班性的讨论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十分积极参与,但仍然有一部分思维不够活跃、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是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如何调动和开发这部分同学的思维,是我今后需要多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这节课比我预期的效果要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本来我的第三个思考题是做好了随时给学生提示准备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低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看来这种把探究加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想,这样的探究性教学,应该是符合新课标“培养科学素养”理念的,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少儿教育活动中心)
责任编辑:周瑜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