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林霞
摘 要: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课 实例 设计 应用
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可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方式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我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
1.只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轻视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材料中词、句和语言点的分析上。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就不系统,不完整。
2.轻视阅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从而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产生错误的推理判断。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批判性阅读技能,或者只根据作者字面的思路理解课文,或者只以自己的思路解释课文,而忽视作者的意图。
3.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4.导致学生用呆板的方法机械记忆。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生词→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逐句讲解课文→用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朗读→复述和背诵课文。这使学生形成一种抽象的、死记硬背的语言学习方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思维导图正是这种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有效工具。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上的设计实例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案例1: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包括记人记事方面的故事、日记、游记、新闻、通讯等。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B 3a,这是一篇介绍钢琴家李云迪的人物传记。时间点常常是贯穿传记类文章的主线。这类文章用时间轴图表示人物的生平,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易懂。教学时可利用图1展示李云迪的相关事件。
例如: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Section A 3a,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记叙文通常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几个要素。我们可以从记叙文的写法(篇章特点)(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B事情经过。C结果。D感想或愿望。)入手来分析文章,制作思维导图(如图2)。
案例2:议论文
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阅读议论文时,我们要抓住论题、作者提出的观点、给出的例证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我一般会给出议论文基本框架的思维导图(如图3)让学生讨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信息。
又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5 Section A 3a,学生根据上述基本框架能够轻松地设计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如图4)
案例3:说明文
说明文往往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一种介绍与解释。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说明文通常是使用浅显平实的语言。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图像、线条把内容直观、深刻地呈现出来,以便理清自己的思维脉络。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Section A 3a,教师可以采用图5让学生比较Liu Li和Liu Ying的异同。
又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 B 3a,可使用序列图帮助梳理思路。学生完成图6即可明白Super Chicken Sandwich的制作过程。
以上是我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使用的部分实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中可以有多样的变化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让教师扮演引领者,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使用简化的和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来获取知识,掌握目标语言。正如Brinton, Snow & Wesche所说的那样:“语言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要刺激学习者通过目标语来思考。”
四、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我通过教学探索,发现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课上,能够突出学习的逻辑性,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构英语基础知识网络。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归纳如下:
1.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克服畏难情绪。目前,有不少学生害怕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思维导图就像一个菜单,使文章的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增强信心。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鼓励发散性思维。根据英语教学心理学,英语学科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这种英语学科概括能力,就是从大量的英语材料中抽出最重要的东西的能力。思维导图能轻松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同时,在讨论相关话题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
3.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思维导图是作为学习者组织思路和言语的一种工具。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文章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 许自立. 高考英语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J]. 考试(高考英语版) 2009,(07期).
[2] Brinton, D. M., Snow, M. and Wesche, M.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s bury House, 1989.
[3] 林崇德. 英语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许雅健endprint
摘 要: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课 实例 设计 应用
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可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方式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我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
1.只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轻视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材料中词、句和语言点的分析上。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就不系统,不完整。
2.轻视阅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从而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产生错误的推理判断。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批判性阅读技能,或者只根据作者字面的思路理解课文,或者只以自己的思路解释课文,而忽视作者的意图。
3.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4.导致学生用呆板的方法机械记忆。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生词→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逐句讲解课文→用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朗读→复述和背诵课文。这使学生形成一种抽象的、死记硬背的语言学习方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思维导图正是这种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有效工具。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上的设计实例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案例1: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包括记人记事方面的故事、日记、游记、新闻、通讯等。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B 3a,这是一篇介绍钢琴家李云迪的人物传记。时间点常常是贯穿传记类文章的主线。这类文章用时间轴图表示人物的生平,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易懂。教学时可利用图1展示李云迪的相关事件。
例如: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Section A 3a,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记叙文通常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几个要素。我们可以从记叙文的写法(篇章特点)(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B事情经过。C结果。D感想或愿望。)入手来分析文章,制作思维导图(如图2)。
案例2:议论文
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阅读议论文时,我们要抓住论题、作者提出的观点、给出的例证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我一般会给出议论文基本框架的思维导图(如图3)让学生讨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信息。
又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5 Section A 3a,学生根据上述基本框架能够轻松地设计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如图4)
案例3:说明文
说明文往往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一种介绍与解释。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说明文通常是使用浅显平实的语言。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图像、线条把内容直观、深刻地呈现出来,以便理清自己的思维脉络。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Section A 3a,教师可以采用图5让学生比较Liu Li和Liu Ying的异同。
又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 B 3a,可使用序列图帮助梳理思路。学生完成图6即可明白Super Chicken Sandwich的制作过程。
以上是我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使用的部分实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中可以有多样的变化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让教师扮演引领者,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使用简化的和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来获取知识,掌握目标语言。正如Brinton, Snow & Wesche所说的那样:“语言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要刺激学习者通过目标语来思考。”
四、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我通过教学探索,发现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课上,能够突出学习的逻辑性,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构英语基础知识网络。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归纳如下:
1.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克服畏难情绪。目前,有不少学生害怕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思维导图就像一个菜单,使文章的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增强信心。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鼓励发散性思维。根据英语教学心理学,英语学科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这种英语学科概括能力,就是从大量的英语材料中抽出最重要的东西的能力。思维导图能轻松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同时,在讨论相关话题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
3.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思维导图是作为学习者组织思路和言语的一种工具。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文章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 许自立. 高考英语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J]. 考试(高考英语版) 2009,(07期).
[2] Brinton, D. M., Snow, M. and Wesche, M.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s bury House, 1989.
[3] 林崇德. 英语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许雅健endprint
摘 要: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课 实例 设计 应用
在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楚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并能通过篇章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实例来介绍其设计和应用,力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可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方式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我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
1.只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轻视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材料中词、句和语言点的分析上。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感知就不系统,不完整。
2.轻视阅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从而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产生错误的推理判断。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批判性阅读技能,或者只根据作者字面的思路理解课文,或者只以自己的思路解释课文,而忽视作者的意图。
3.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
4.导致学生用呆板的方法机械记忆。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生词→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逐句讲解课文→用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朗读→复述和背诵课文。这使学生形成一种抽象的、死记硬背的语言学习方式。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思维导图正是这种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有效工具。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上的设计实例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案例1: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包括记人记事方面的故事、日记、游记、新闻、通讯等。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 Section B 3a,这是一篇介绍钢琴家李云迪的人物传记。时间点常常是贯穿传记类文章的主线。这类文章用时间轴图表示人物的生平,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易懂。教学时可利用图1展示李云迪的相关事件。
例如: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Section A 3a,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记叙文通常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几个要素。我们可以从记叙文的写法(篇章特点)(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B事情经过。C结果。D感想或愿望。)入手来分析文章,制作思维导图(如图2)。
案例2:议论文
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阅读议论文时,我们要抓住论题、作者提出的观点、给出的例证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我一般会给出议论文基本框架的思维导图(如图3)让学生讨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信息。
又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5 Section A 3a,学生根据上述基本框架能够轻松地设计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如图4)
案例3:说明文
说明文往往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一种介绍与解释。阅读说明文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说明文通常是使用浅显平实的语言。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图像、线条把内容直观、深刻地呈现出来,以便理清自己的思维脉络。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Section A 3a,教师可以采用图5让学生比较Liu Li和Liu Ying的异同。
又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 B 3a,可使用序列图帮助梳理思路。学生完成图6即可明白Super Chicken Sandwich的制作过程。
以上是我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使用的部分实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中可以有多样的变化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让教师扮演引领者,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使用简化的和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来获取知识,掌握目标语言。正如Brinton, Snow & Wesche所说的那样:“语言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要刺激学习者通过目标语来思考。”
四、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我通过教学探索,发现把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课上,能够突出学习的逻辑性,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构英语基础知识网络。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归纳如下:
1.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克服畏难情绪。目前,有不少学生害怕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思维导图就像一个菜单,使文章的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增强信心。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鼓励发散性思维。根据英语教学心理学,英语学科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这种英语学科概括能力,就是从大量的英语材料中抽出最重要的东西的能力。思维导图能轻松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同时,在讨论相关话题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
3.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思维导图是作为学习者组织思路和言语的一种工具。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文章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 许自立. 高考英语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J]. 考试(高考英语版) 2009,(07期).
[2] Brinton, D. M., Snow, M. and Wesche, M.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s bury House, 1989.
[3] 林崇德. 英语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许雅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