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链》中玛蒂尔德形象的辨析

2014-08-26 19:36王月萍常朝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项链谎言诚信

王月萍 常朝阳

[摘 要] 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我们认为她是一个美丽、虚荣,同时又自尊、自爱、自强的小市民,通过对《项链》中玛蒂尔德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从小资产阶级、虚荣、诚信等方面辨析了她的不讲诚信的根源是谎言,同时论述了谎言是她十年辛苦劳作的悲剧根源,我们辩证的认为,也正是这十年辛苦劳作,使玛蒂尔德成为一个更具魅力的女性。

[关键词]美丽;虚荣;诚信;谎言;自强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针对其中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分析,从学校语文教师的讲解到各种刊物中的论文,众说纷纭,我们经过汇总和辨析,发现大部分都有“诚信”一点,但这一点有待商榷。

一、对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分析的主要论述和辨析

1、“小资产阶级”

大部分论述都认为玛蒂尔德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形象,因为玛蒂尔德开始时拥有女佣,她在家不用干任何家务,每天闲暇就是幻想过上更好的贵族生活,过上大资本家的生活,是有闲阶级,所以说是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形象。但实际上她的老公就是一个书记员,完全靠出卖劳动力生活的工人而已,到后来为了还高利贷,辞退了女佣,搬到了小角楼,亲自干家务,省吃俭用,娇小姐的手变成了粗糙、红肿的的劳动人民的手,她的丈夫路瓦栽先生更是不分日夜,白天上班,晚上加班为人抄写,出卖自己劳动力赚取微薄报酬还高利贷,原来的“小康生活”变为了“贫民”,用现在的话讲其实就是类似于“一朝房改,十年还贷”的“白领房奴”而已,应该划分为工人阶层,即无产阶级。玛蒂尔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连生活资料都不充裕,更不要说赚取无产阶级剩余劳动价值了,所以我们认为她应该确认为当时法国社会中的“小市民形象”。

2、“虚荣”

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并对之口诛笔伐。论据就是小说中通过写玛蒂尔德幻想贵族生活,为了参加教育部长的舞会,而买新衣服、借项链、沉醉在舞会中男女嘉宾及教育部长的称赞,成为舞会中最耀眼的女人等,所以认为莫泊桑是为了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并对她进行了“惩罚”。

爱慕虚荣,我们认为这确实是年轻时候玛蒂尔德性格的一方面,这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不是玛蒂尔德独有,不过有的因容貌、有的因学习、有的因才华、有的因打扮、有的因社交、有的因财富等,不一而足,有的甚至整整虚荣一辈子,就是中国经常讲的“爱面子”,并不惜“活受罪”。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之心由平时的幻想贵族生活,到参加舞会时达到了顶峰:她害怕别人说自己穷,借首饰参加舞会,并为之订做了新裙袍,完全不顾孤独睡在小客厅中的路瓦栽,回到家后还沉浸在舞会之中,不能自拔。但玛蒂尔德在因项链丢失而造成债台高筑时,热血沸腾的虚荣心立即冷却下来,毕竟本质是个好女孩,也是个敢作敢当的女孩,所以她立即丢掉了自己那不切实际廉价的虚荣心:“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洗衣做饭倒垃圾,繁杂的家务“磨坏了那些玫瑰色的手指头”,她的手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粗糙的手;每天早起,她搬运垃圾下楼,再把水提到楼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她失去了女人的娇气变得强壮起来;衣着打扮也变得不再讲究,“穿着得像一个平民妇人”;生活中开始变得非常节俭,斤斤计较,完全不顾虚荣的面子了,“她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防护她那点儿可怜的零钱”。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玛蒂尔德变得像老了几十岁,但却能够坦然面对,甚至再见依然美丽如初的老朋友时自然的微笑等,说明了她不再爱慕虚荣,由少女的浪漫、虚荣完成了向家庭主妇角色转变过程,人格上更加成熟、完善起来。玛蒂尔德年轻时候的爱慕虚荣,和大部分人一样,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人性的正常体现,应当正确对待,没必要去批判,就像儿童的“天真”不应该当做“幼稚”进行批判一样。

3、“诚信”

大部分人认为通过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借高利贷买项链、还项链、还高利贷等故事说明了玛蒂尔德的诚实守信,认为玛蒂尔德在朋友处有借有还项链信守了承诺;同时借了高利贷后,不逃账、不赖帐,付出十年艰辛劳动辛苦还债,由年轻貌美的少女变为又老又丑的主妇而无怨无悔,所以认为她非常诚信,并大加赞扬。

在这点上,我们不敢苟同,因为我们认为:首先,玛蒂尔德借项链后,有责任有义务正确使用并保管好项链,但却保管不善,在疯狂的舞会中将项链弄丢,本身就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表现,因为不论项链的贵贱,对于它的主人可能都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丢失后不可复制,有可能给它的主人造成终身的遗憾,项链的丢失都是玛蒂尔德粗心大意造成的,没有尽到妥善保管所借项链的职责和信用;其次,借项链参加舞会后,第二天就应该还的,没有还,就是第二次的失信于朋友;第三,玛蒂尔德告诉朋友“弄断了那串项链的搭钩,现在正叫人在那里修理”,借此推迟还项链,这次更是无中生有的撒谎,为了增加寻找项链的时间,她对借给她项链的朋友进行了欺骗,这种行为更是与诚实守信相去甚远。如果这时候,她能真诚地向朋友道歉,并说明事情经过,五百金法郎的损失完全负担得起,因为路瓦栽的父亲就给他留了一万八千金法郎,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第四,玛蒂尔德既然告诉她的朋友项链搭钩坏了,说明了没丢,只有用谎言来弥补,于是她采取李代桃僵的办法,到处去买一款一样的项链来想蒙哄过关,后来终于找到了近似的一款项链后,得知价格高达四万金法郎时,她依然有机会改正错误,向朋友说明真相,可是她一错再错,借高利贷买了项链,还给了她的朋友,隐瞒了项链丢失后这是她赔偿的新项链一事。在还贷的十年间,玛蒂尔德依然有机会改正错误,告诉朋友事情真相,但她没有,谎言一直持续了十年,她整整骗了她的朋友十年。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就这样造成了,她为还高利贷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为此付出了十年青春,变成了不讲究吃穿,吃苦耐劳的双手通红的家庭主妇;同时也害了深爱自己的路瓦栽,一样奴隶般的劳作了十年,生活质量可想而知。我们再看看玛蒂尔德被称为“守信”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守信还贷”。首先,我们看一下玛蒂尔德的身份,普通的小市民,她的丈夫也是个老实人,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借给她高利贷的不是政府银行就是民间大资本家或残酷的专业放贷金融寡头,再有就是自己赖以生存的亲朋好友社交圈。当时情况下,相比于放高利贷的人,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各方面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高利贷无法躲避,作为弱势群体,玛蒂尔德没有本事赖账和逃帐,否则就是坐牢,甚至落个更加悲惨的下场,不管你是卖房、卖地、卖血还是卖孩子、买青春,都只有乖乖还贷一条路可走,形势所迫,和诚信无关;而对于亲朋好友,本身借给她的钱也不多,而且她还要在此地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亲情,这是人在社会存在个根本和基础,而且白纸黑字的借条,不可能赖账不还。,否则等待她的依然是法律的制裁。总之,玛蒂尔德偿还债务是形式所迫,被逼无奈,和诚信无关。

经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玛蒂尔德的性格中没有诚信这一条,恰恰相反,她欺骗了她的朋友,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就是她的谎言。

4、勤劳、吃苦耐劳

玛蒂尔德在欠下高利贷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有闲阶级变成了吃苦耐老的家庭主妇,由雇有女佣的小康生活一夜之间变成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她坚持下来了,用了十年时间,和路瓦栽共同还完了贷款,终于放下了沉重的担子,可以预见,她继续保持这样的劳作,十年后就又可赚一条项链的钱,重新过上小康生活,最后晚年无忧,幸福终老。所以,我们认为,玛蒂尔德确实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家庭主妇,玛蒂尔德的这中品质,正是她身上最光辉灿烂的闪光点。

二、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塑造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是一位十九世纪小市民家庭主妇,她由年轻时的美丽动人、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幻想、爱慕虚荣,逐步成长为自尊、自爱、自强、吃苦耐劳的成熟主妇。她的人生悲剧的缘由就是她对朋友一个又一个的谎言,造成了她一步步走进生活的磨难之中。

参考文献:

[1]朱一华.可爱又可怜的天使——<项链>任务剖析[J].《电影评介》2008.

[2]李冬梅.无法规避的人生悲剧——关于<项链>的主题[J].群文天地.2011.8

[3][法]莫泊桑著,柳鸣九译.项链[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4]刘绿宇.《项链》别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王月萍(1973—),研究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工作单位:郑州科技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链谎言诚信
丢失的项链
创意谎言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找项链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真实的谎言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