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红色英勇勋章》是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一部关于南北战争的小说。小说中的亨利一直备受争议。本文探讨了在战争的大环境下,亨利性格中的勇敢与怯弱。最后发现这两者并不是可以分开的,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 《红色英勇勋章》;斯蒂芬·克莱恩;勇敢;怯弱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十九世纪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品。在作品中,可以找到四个对立-英雄与怪物,逃离与返回,隔离与融入,旁观者与表演者,而这些都可以融入到一个对立面,那就是勇敢与怯弱。勇敢与怯弱一直就是相互交叉地融合在一起,读者很难以把勇敢从怯弱中分离出来。事实上,克莱恩把这本书当作是把害怕加在这个僵局之上的,因为仅仅是害怕并不能够成勇敢的对立面。勇敢与怯弱本身是作为处理害怕的两种对立的方法。《红色英勇勋章》在价值观上一直处在一个持续不断的转换与反复之中,而这是对小说中青年来说,同时也是对读者来说的。正如宋晓菲所说,克莱恩通过亨利面对战争时的心理活动,为我们揭示了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小说的很大部分,勇敢是和好奇、无私、团结、愤怒、期待成功等联系在一起。怯弱在这同一部分也出现了,它与罪恶、耻辱、害怕审问结合在一起。从这些部分,可以很重要的看出,勇敢并没有被作者处理得很积极,或者特别讽刺地描写出来。而青年的逃跑,除了他自己之外,也从未被作者视为是消极不应该的。
一、勇敢下的讽刺
从第十八章开始,怯弱似乎消失了。在这两者之间的逆转出现了。勇敢,变成了对敌人,对上级,对整个宇宙的一种仇恨。而对勇敢一点正面的评价,则是作者的那一句陈述“这是遭遇绝望与死神的狂热,无视一切,不顾一切。这是短暂却崇高的大公无私。”(3)此时,如果勇敢就是处在这样一种讽刺的事件中,那么它又还具有什么价值呢?对青年第一次的勇敢的回报似乎只是另一场袭击的来临。而第二次的勇敢则是听到他的团队被人叫做赶骡子的。而第叁次呢,则是迎来了老兵们的嘲笑和上级的愤怒。而那上校的间接的赞扬,对于读者来说,还不能十分确定,是很难可以补偿前面的不公平。
战争中的战士们,就是动物和野蛮人一样,不会好过“狗,女人,胡桃树”。(3)(77)另外,像有一些可以当作勇敢的同义词,如“男人”“男子气概”也是被高度讽刺的。如“他不是一个男人而只是一个成员”。(3)而男子气概其他时候就和小心翼翼,或者报复,或者一种虚假的绅士风度等同了起来。但是最后的那一刻或许是最讽刺的。“他已经摸过伟大的死神,发现他毕竟只是死神罢了,而他自己是个人”(3)青年的自我傲慢的满足感,完全切掉了他的男子气概的崇高感。
二、勇敢下的怯弱
Henry Binder 推测到第十四五章的末尾,由于没有了手写稿,省略部分应该是包含了青年对于自己抛弃受伤士兵的自我内疚的情绪。他的道理是“亨利承认了有三个让他自己感到耻辱的理由:从战场的逃离,对自然的反抗,对受伤士兵的抛弃。”因为只有两个原因被回忆在目前版本中,第三个已经没有了。(1)然而Binder忽略了青年的其他的错误行为,因为这些没有使青年觉得耻辱。从之前的三者来看,抛弃受伤士兵是最严重的。对自然的反抗,似乎是很轻微的,一点也不会比青年的其他类似小错误更加严重。
与之相对比的是,不是从战场的逃离,也不是对自然的反抗,更加严重的耻辱行为还存在在小说之中。但是也同样的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同样也是因为青年的抑制。例如,为了让自己作为一个英雄的事实被众人相信而对自己的逃离和伤口也撒的谎,以及计划用威尔逊的信来威胁他。这两个行为都源于他害怕自己的逃离会被发现,虽然第一个谎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他感到尴尬,但是那个威胁计划并没有。当威尔逊的坦白使计划泡汤了,他甚至还认为自己没做这件事是一种很慷慨的事情,甚至还看不起威尔逊把信托付给其他人的这种行为。“他还从没为自己的行为脸红过呢,真是品德高尚非凡”(3)忘记自己的愤怒与羞耻,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最不该的行为。害怕被审问,他不惜去威胁自己最忠诚的朋友。这些行为,就如同那个因伤口而作的谎言,都是在黑暗中的错误,所以他仍旧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可能青年认为他已经赢得了这一场比赛,但是很显然这是很具有欺骗性的。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一场小小的战役并不能结束一场战争,他最后仍旧还会要回到那个战场,仍旧会要继续他的谎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英勇勋章》中亨利是兼具勇敢与怯弱,勇敢中含有怯弱,怯弱中带有勇敢。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克莱恩认为“真相是小说唯一的挑战,最伟大的艺术家恰恰也是最简单的,他们的简单正是源于真实。”(2)克莱恩作为自然主义的先驱,他更多地是想去描述一种真实,而不是简单地给读者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式人物。
参考文献:
[1]Mitchell, Lee Clark. New Essays o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童明.美国文学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美]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M].黄健人译.桂林: 漓江出版社,1996.
[4]宋晓菲.自然主义视角下《红色英勇勋章》中亨利·弗莱明的心理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63.
作者简介:李婷(1991—),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