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宏观调控体系2.0版

2014-08-26 19:02方福前
人民论坛 2014年21期
关键词:可控性宏观调控

方福前

【摘要】 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必须纳入政府 “掌控”之中的理念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不相容的,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改革,必须重构。如果说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1.0版,是旧版的话,那么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则是2.0版,是升级版。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可控性 经济稳定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二重性

宏观调控必须服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总目标

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初步建立以来就一直承载着二重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特色、走向与成效。

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重目标是:改革、发展和稳定。其中,“稳定”包括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但主要是后两种稳定。我国宏观调控的另一重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可概括为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两大目标。

在我国经济政策的二重目标中,前一重目标是上位目标或最高目标,后一重目标是下位目标或从属目标。虽然改革、发展和稳定不完全是宏观调控目标,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是总揽全局的政治任务,是最高的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必须既要服从于又要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个最高目标。特别是“稳定”这个目标对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约束最大。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当然也是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前提。宏观调控措施何时出台?宏观调控的对象和重点是哪些?宏观调控的力度多大?宏观调控持续时间多长?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如何排序?这些问题都必须根据是否有利于稳定来加以抉择。这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相机抉择的特点。

宏观调控中的“可控性”理念

“可控性”的信念强度在逐渐衰减,但在主流意识中还顽强存在

我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一直持有一个基本信念:资源配置,经济比例关系,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指标(总量)乃至经济规律,经济发展趋势都是可控的或可调节的。只是这个信念的强弱程度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而已。这个信念对我国的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特色。“可控性”这个信念并非空中楼阁,它既有客观物质基础作为依据,也有某些认识或判断作为支撑。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调配资源的能力,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调整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和一些重要的经济比例关系,从而比较容易地实现我们经济政策的数量目标;我们能够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来自外部的经济冲击做出快速反应,较快地出台应对措施,并且可以出重拳、大力度地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我们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其次,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与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政府凭借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对资源配置拥有很大调控权。

再次,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主体构成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不但有其他国家通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政府计划和行政手段。

最后,我国曾实行了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思想和传统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宏观调控。我们的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可以做到有计划按比例”的意识理念不时再现于我们的宏观调控中。

这种基于以上物质基础和认识的“可控性”信念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可控性”的信念强度是在逐渐衰减的,但在我们的主流意识中还顽强存在。

在近20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宏观调控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还是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它难以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需要,难以适应大改革大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重构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我们要打造的是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如果说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1.0版,是旧版的话,那么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则是2.0版,是升级版。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控制力下降

地方政府不“听话”使中央政策往往被地方对策化解掉

首先,自启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发生更大更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削弱中央政府对宏观调控目标的可控性。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微观经济主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他们经济决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都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经济活动更多的是听命于市场而不是政府,这就削弱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或)命令方式去控制他们,去指挥他们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简政放权改革以来、特别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的利益被强化了,加上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增加,地方政府经常和中央政府进行博弈,地方政府不再像过去那么“听话”,这使得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下降,中央政府的政策往往被地方政府的对策化解掉,中央政府的调控目标被打了折扣甚至可能会落空。18亿亩土地红线反复受到冲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债务暗中膨胀,各种污染边治理边排放,2013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落空,等等,都是明证。

再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将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成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它们的發展将主要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它们对政府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少,这使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支点被削弱。国有经济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这个支柱的力度也在下降。

其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许多政策工具的可控性降低了。2004-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是2012年和2013年财政收入分别只增长12.9%和10.1%。2012年和2013年的税收收入增长分别为11.2%和9.8%,持续10多年的20%左右的税收超常增长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是我国最重要的总需求调节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目前已经下降到15%以下。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控制流动性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活动,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惯常做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其增长实际上力不从心,往往达不到目标。

上述宏观调控的控制力下降是30多年来不断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未来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可控性会进一步下降。这种可控性的下降不是坏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独立、自由、自主的决策基础上的经济。

打造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2.0版

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应主要定位于经济稳定

要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改革,必须重构。

第一,重构宏观调控理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我们未来的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并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管好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此理念指导下,我国未来的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或要求是:在资源配置、经济运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是补缺性的和救急性的。

第二,重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应主要定位于经济稳定。所谓经济稳定,就是减少減缓经济波动,使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平稳化。实践表明,宏观调控不宜设定过多的目标,特别是不要为宏观调控设置多重目标。目标过多,目标交叉重叠,往往导致宏观调控顾此失彼,宏观调控在多目标之间的往返切换常常成为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并且,目标过多,政府干预必然是多方面的,广泛的,这会削弱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重构宏观调控架构。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三驾马车”架构中,未来应以货币政策为主导,逐步淡化计划调节的作用,重新定位财政政策的功能。计划调节和财政政策在经济活动中覆盖范围过大,干预的力度过大,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四,重新定位货币政策目标。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承担着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这与货币政策的功能是不太相称的。在大改革背景下,货币政策目标应主要定位在稳定物价,与这个目标相适应,主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是调节短期名义利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金人庆:《中国科学发展与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7月。

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责编/马静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可控性宏观调控
募捐信息该强调恢复还是改善受事件可控性调节*
阻尼板振动复模态可控性和可观性研究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可控性评估
徒步游记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成本中心设置及难点探讨
Hilbert空间中随机二阶微分包含的可控性
宏观调控“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