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014-08-26 00:48储建国
人民论坛 2014年21期
关键词:邓小平孔子中心

储建国

笔者近期受全美亚洲研究中心的邀请,赴美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会等政府机构的官员以及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等智库研究者们进行了交流。期间,这些官员和研究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前途有什么看法?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改革开放的原点,解读“邓小平时代”的要义。

邓小平时代是产生中国奇迹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奥秘是什么呢?这还需要从邓小平本人的论述中去找。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说过一句话:“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此后的几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历届党代会不断强调的最核心的论断,其他的表述都从这个论断延伸开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试图下大力气解决经济建设以外的问题,但仍然小心翼翼地防止让人产生偏离这个中心的想法。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段表述明确了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仍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决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社会政治问题。

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李泽厚把它概括为“吃饭哲学”。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接受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呢?除了常识的合理性之外,还有深厚的文化根源。这个根源要追溯到孔子关于政治的理解。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去,有过一段对话。“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价值排序:“生存第一,富裕第二,教化第三”。面对众多民众,治理者头脑中最应该想什么呢?那就是同样深入到历代官员以及当前党政干部内心中的一种观念:“为官一任,造富一方。”

因此,在邓小平的头脑中,在中国党政干部的头脑中,孔子和马克思“相遇”在一起,出现了化学反应,生产了高度共识性的政治观念:那就是要把经济搞上去,让人民都富裕起来。这种想法在中国常态的政治语境中具有非常高的道义地位。

邓小平既要反对“左”,又要防止“右”的想法源于他常态的思想直感,并没有经过复杂的理论推导。在邓小平看来,无论是“左”的过激行为,还是“右”的自由民主,如果偏离了人们“吃饭穿衣”的道理,那么它们在中国就是不合适的,它们自身就需要调整,而不是通过它们来启蒙中国人。

只有生存下来,活得更好一点之后,大多数人才能追求其他的价值。尽管少数人认为维护内心中的某种价值更为重要,但政治从根本上说是要满足大多数人现实愿望的。大多数人的现实愿望是什么?这是政治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中国政治家需要深入到现实人民的心中去,了解他们现在实实在在的需求。实际上也就是要“接地气”。“接地气”首先是要知民心,知道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心中之所想、之所要、之所求。也正是因为这种接地气,所以我们需要准确判断当前的中国处于大时代的什么位置,不受“开创新时代”等溢美之词的忽悠,仍然下大气力切实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和引发的问题。

(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邓小平孔子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