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
还记得那个公益广告吗?一个女人在忙了一天后给母亲洗脚,她的孩子看到了,也端来一盆水,对她说:“妈妈,洗脚!”屏幕下方出现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的素养是他成长轨迹的反映,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像忠孝、感恩、诚信这样的美德并非与生俱来的,道德教育和慈善教育应该从小实施。
在当下经济市场逐渐繁荣的同时,有不少人抱怨“人情淡薄”,人们越来越难地去权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很多人甚至出现一切向“钱”看、抱住“金饭碗”、“人不让我、我不让人”的心理。加之如今成长起来的许多独生子女,习惯了被娇惯、被保护,从小被寄予成为人中龙凤的厚望,许多家长只要求其学习各种知识和才艺,却忽视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化。这些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走向。因此,实施道德和慈善教育,刻不容缓。
有人说:“道德是他律,美德是自律。”慈善教育教人懂得“自省”、“尊重”、“分享”、“关爱”、“感恩”、“同情并帮助弱者”,激发人的自律之心、善良之心。当下国家开始重视慈善教育,有规划的将道德教育和慈善教育引进学校和家庭,培养孩子们开展自主性、合作性活动的《慈善读本》陆续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让教育工作者包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反思,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与知识、能力同样重要的美德、修养。俗话说“先成人再成才”、“先做人再做事”,其实将智育和德育双管齐下,不失是一种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好方法。
做慈善不仅是物质救助,还有精神帮扶,教人自立自强、修身养性。包括青少年在内的许多人看了《慈善读本》,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动上都有了让人欣慰的变化。从他们的读后感中可以看出,以前蛮横娇惯的“小公主”、“小少爷”们开始不再以自己为中心,开始关注身边的人了。知道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知道帮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了,知道同情身边有残缺或疾病的人了,知道面对挫折时顽强拼搏了,知道感激那些爱自己、对自己好的人了……这些显著的效果让我们看到慈善教育在道德建设中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开展慈善教育并不仅仅是“慈善文化进校园”的初衷,全国慈善组织联合教育部门更是想通过给孩子们发放《慈善读本》、宣讲道德文明和慈善文化,“从娃娃抓起”,进而将善良和乐观的力量传递给全社会。
“中国梦”是要实现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幸福感”的社会。但如今也有不少人面对社会事务冷眼旁观。同情关怀“弱者”是人的本能,而这些冷漠心态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跌倒的老人不敢搀扶,怕老人把受伤的罪责赖在自己身上;对于公车上的偷盗行为不敢吱声,怕歹徒报复自己;对于自己开车撞了人不敢承认,肇事逃逸,怕自己承担罪责……冷漠不是源于忽视,而是源于懦弱。若想发挥道德和慈善教育的最大功效,首先要引导人们分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再次是激励人们面对不公不义的勇敢心、面对利益选择时的同理心。而慈善教育作为一个基础,就是引导孩子乃至成年人树立艰苦奋斗、积极乐观、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国民素质是实现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道德建设更不该被忽视,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德育缺失的实例给我们敲了警钟,从小不能养成“诚实、正直、谦恭、勇敢”的品质,就会对完整人格的形成造成影响。道德教育从孩子抓起,修身养性从小开始规范,那么我们期待的“自觉的文明”将不再遥远。
慈善是给人们打开的一扇通向美与善良的窗,选择户外的阳光雨露,还是封闭的阴暗孤独,都在于自己的选择。道德文明和慈善文化相辅相成。我们想通过努力,让每个人顺应本心去追求美好,了解并习得道德和慈善的真谛。
我们用慈善的温情去感化人心,期待道德不再是光鲜亮丽的溢美之词,而是沉于心间的宝藏。我们期待道德走向美德,期待慈善教育能开启人心灵的大门,引导人向善,期待它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秋叶静美征服人心、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