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

2014-08-26 17:38肖群忠
中国德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儒家道德传统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道德在中国古代虽然是由各家学派共同创造的,但其核心是儒家。因此,我们这一讲要说的主题是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

一、儒家学说的崇德特质

儒家学说的核心和重要特点是其崇德向善特质。儒家学说的一篇纲要性文献《大学》一开始就是这样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儒家学说为学修身和治世的三条根本原则,也称“三纲”:即为学的首务在于弘扬我们人性中光明的道德,并用这种道德去推己及人,亲近影响民众,使人民日新其德,成为新民,从而达到社会和人生的至善境界。

这三纲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还要通过“八条目”加以贯彻落实。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儒家学说中被称为“八条目”。修身是关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过程和功夫,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被看作是修身的目的。儒家这种通过修养自己的道德并通过道德的推扩来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伦理政治之道,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伦理道德不仅是做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相较于经济、军事的硬实力,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也为儒家所推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正因为儒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派,它的这种崇德特质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也具有了鲜明的德性主义特点,崇德向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文化塑造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德精神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崇德向善的价值观与国民性。这种文化精神与文化人格,我们每一个浸润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尚德。以德为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灵魂。对人才,要求德才兼备;对生活,不忘忠厚传家,对官员也要求“有德者居之”,贤者在位,能者在职。重视道德是儒家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特点。

二、儒家道德的德目体系

儒家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规矩规则与德性品质的要求,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包括在广义的道德观中,如其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重德精神,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天下为公的公私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穷达观等等,都是指导我们做人处事的人生至理。

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德目体系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与礼。礼是中国伦理出现最早的范畴与德目之一,一般认为孔子对三代(夏商周)之礼有所损益而继承之,而“仁”是孔子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思想资源,所大力提倡的新观念,也使礼由一种外在的文化传统、制度而变为一种德性。在《论语》中,实际上也非常重视“孝”这个德目的论述,在《论语》开篇《学而》第二章就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论述。孔子后学曾子以传孝闻名,他在《孝经》一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而且,孝,作为伦理范畴,早在周初甚至更早就先于“仁”而产生了,孝在后世民间受到了高度重视,所谓“百善孝为先”这句俚语就表达了民众对孝德的重视。可见,上述虽然都是儒家后学对儒家道德的一种研究性解释,但不可否认,孝、仁、礼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伦理范畴和德目。

从儒家经典的原初论述来看,“三达德”的说法早于“五常”的说法。所谓“三达德”就是通行天下的三种德性即知、仁、勇,这三种德性并列连用的说法在《论语》中虽然已经在《子罕》《宪问》两篇中各有一见:“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并未明确以“达德”概念来表述,而是表述为“君子道”,实际上意思是差不多的。在《中庸》中则明确表达为“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种三达德的说法得到了后代学人及民众实践的认同支持。比如清初学者颜元就认为:

“三达德,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大而谋王定国,小而庄农商贾,都缺他不得。度观汉高祖,张文成(良)便是知不惑,萧文终(何)便是仁不忧,刊淮阴(信)便是勇不惧,缺一不成西汉二百年世道。”(《四书正误》卷三)“仁、知、勇,古今之达德也,立德、立业俱在于此。”(《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吾辈第八》)

在此之后,就是孟子的“四端”和“四德”的德目体系表述影响比较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看来,人生下来,就有四个人性人心的善端,从这个先天本有的善性中产生了人的四种道德:仁义礼智。这四德是根于心即发端于人的善性的。

从儒家自身道德规范和德目体系建构的角度看,最为后代社会公认并影响中国历史长达2000年的则是其“三纲五常”说。所谓“三纲”就是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纲的原意是网上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总要、法度。这里的什么为什么之纲是说前者居于主宰、支配、统率的地位,前者为后者的表率。“五常”即五种恒常、普遍的道德德性即仁义礼智信。这种三纲五常的儒家道德规范与德目体系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提倡,经过东汉官书《白虎通》的确认,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道德的代名词,近代直至五四时期所批判的“纲常名教”也是指“三纲五常”。

如前所述,三达德、四维所列举的,也都是很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德目,所以在五常出现后,它们与五常长期并行不悖,影响也很大。但相比之下,更被提倡、受到普遍重视的还是五常。不过,在宋之后,由于“三纲”意识的强化,忠孝与贞节越来越受到重视,被人们视为至高美德,于是,在明清之后,实际上更受重视的乃是忠、孝、节、义,成为那时社会的流行用语,不仅常出现在一些思想家的论著中,而且也出现在明清小说、戏曲、弹词中。

这也就是我们这次选取七德来讲的理由,“五常”是五种普遍、恒常的道德德目,孝与忠虽然未入“五常”,但其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五常”,这不仅是因为孝与忠恰恰是维护“三纲”的父子之伦、君臣之伦的道德原则与德目,而且它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和美德。如前所述,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在家孝亲,在朝忠君,成为中国人两项最基本的义务和做人做事原则。因此,我们这次把孝忠两个德目放在“五常”之前。可能有同学会问,既然“三纲”已经被五四运动时期的学者所批判,今天为什么还要提倡其道德原则呢?我的回答是,当时的批判,只注意了父对子、君对臣、夫对妇的支配的不平等意义,而并未注意前者对后者的身先垂范的表率意义,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科学审视传统道德。

所谓传统既是过去产生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活在今天,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文化资源,如果不合理,它就可能成为死去的消失的过去。如果它还有积极性,就一定会被继承下来。因此,我们肯定对传统道德一定要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不仅要讲清其历史原意,也要结合现代生活实践,给予新的解释和阐发,并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三、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

那么,儒家道德或传统道德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有什么价值呢?在我看来,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强国兴族、立人齐家、和群兴文、利民乐生。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确实离不开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但也离不开道德这个软实力。一个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民族,只能被人畏惧和憎恨,而不会受人尊重。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道德,道德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脉动中,崇德向善始终是一种最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视道德的文化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道德为本,义以为上,德教为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义之邦”是文明大国的光辉形象,君子圣贤是国人的人格追求,礼让和谐是我们的社会气象。道德不仅是治国之道,而且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才是中国的脊梁。

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崇德向善是改善社会软环境、抵御污浊与逆流的定海神针。全民都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义以为上,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乐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国家振兴,民族复兴。试想,如果没有那些感动中国的最美人物,没有那些道德楷模的正能量,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会充满道德的阳光?举国上下的道德状况与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凝聚力、发展驱动力的强弱。

因此,文化与道德建设是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不能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精神文明的高低与道德风尚的好坏也应该成为社会是否文明的重要指标,也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内容。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道德,人民品德高尚也需要道德。中国人民在当前不仅“站起来了”,而且也“富起来了”,那么,富了以后应该如何呢?儒家认为,不仅要养民,明智的统治者就应该对人民富而然后“教之”,使他们成为文明之人,具有很高的国民道德素质。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不仅当政者需要道德,而且,每个民众都要讲道德,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道德素质。时下有人说,我们“不差钱”,这说明中国人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确实富起来了,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部分国人身上就是“缺点德性”。因此,一走出国门,就会被外国人所厌弃,在国内,一些缺乏道德的事,也对我们的生活幸福和社会风气造成了消极影响。当中国留学生异国他乡勇救落水孩童,我们从围观者眼中看到了善意与欣赏;当走出国门的游客高声喧哗、信手涂鸦,世界投来的目光也随之冰凉;对外交往中,每个公民的道德认知与行为自觉,直接影响着一种文明的被接受与被尊重程度。

儒家学说认为,修身是齐家的基础,每个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到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爱弟悌,各尽自己的伦理义务,这样家庭关系就会和谐。中国人经常讲,家和万事兴,现在社会上常有一些家庭为一些经济利益而有子辈的“啃老族”,也有兄弟姐妹之间为争父母财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的,也有些夫妻关系同床异梦,不能忠贞相待,养二奶,包小三,亲子之间相互仇杀甚至灭门的恶性案件也时有耳闻,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家庭成员不讲道德,不尽义务可能是重要原因。儒家道德所强调的“五伦”关系,其中三伦即父子、夫妇、兄弟(长幼)都是家庭关系,中国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是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国人处理家庭关系所依赖的道德资源主要还是儒家道德,虽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如强调亲子、夫妇关系的平等,但各尽自己的义务,严于律己,对家庭和关系方负责的意识,仍是一个信奉儒家道德修养的人恪守的道德自律精神,这对于家庭和谐稳定仍不可缺少。

道德与传统道德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文明风气等公共领域生活也有价值。现代社会的公共日常生活日益突显,人们不仅生活在家庭里,而且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公共生活。为什么某些外国人对某些出国旅游的中国人有那么多的负面评价,就是因为某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丢东西、乱刻乱画等一些不文明素质,影响了中国人的形象。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儒家道德是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处理熟人社会的关系,较为缺乏处理现代陌生人社会的道德资源,但儒家伦理又主张一种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如儒家就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和将心比心的道德思考方式,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点儒家道德修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也能够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道德问题。因为在儒家看来,私德是公德的基础,修身是平天下的基础。

最后,道德是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要素,道德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自觉和需要。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伦理的主人。因为如果没有道德,我们的幸福生活将是不可能的。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需要警醒的地步。而且,它直接影响到了民众的生活。在我看来,传统道德的现代作用就在于它可以指导民众的庸常生活和日常道德实践。当人与人友善相处、全社会风清气正,个体的幸福指数便持续走高;当诚信缺失、冲突频发,正常的生活生产都难以维系。

因此,当代中国人,仍要继承儒家或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的传统,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以重树“礼义之邦”的国家、民族、国人的文明形象。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儒家道德传统
知命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少年力斗传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茶道
道德
清明节的传统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