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型理论的外语词汇教学原则

2014-08-22 08:04任希
关键词:义项范畴原型

任希

(山西中医学院 国际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030024)

近年来,原型理论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许多语言学家开始把原型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为理论框架,提出原型理论指导下的四个词汇教学原则及其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系统原则

原型理论认为,在词汇的形成过程中,各义项通过转喻和隐喻两种认知思维模式围绕原型意义形成一个多义网络系统[1](P73)。因此,在词汇教学,尤其是多义词的教学中,可以从原型意义出发,讲解词义的扩展演变过程,再辅以语义网络来帮助学习和掌握词汇。

下面就以多义词“cast”为例,讲解如何应用原型理论和语义网络来帮助记忆单词。

根据Cambridge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CALD)(2005版),cast一词共有10个义项:

1.to throw something(扔,投,抛)

2.cast a look/glance etc.to look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看一眼,瞅一眼)

3.(in fishing)to throw something into the water to catch fish with(撒网)

4.to send light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把光线投在……表面)

5.cast light on sth to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a situation or problem(使有新的认知,使更易于理解)

6.If a snake casts its skin,the outer layer of old skin comes off its body(蛇蜕皮)

7.cast doubt/suspicion on sb/sth to make people feel less sure about or have less trust in something or someone(使怀疑,使不确信)

8.to cast aside(因不喜欢或无用而把……丢在一旁,置之不理)

9.to choose actors to play particular parts in a play,film or show(挑选……扮演某角色)

10.to make an object by pouring hot liquid,such as melted metal,into a shaped container where it becomes hard(浇铸,按模打造)

义项1是cast的原型意义,义项2、4、7、10是其隐喻义,把“抛物体”投射到“抛眼神、光线、疑问、模型”等抽象事物上;义项6中,执行者由人变成了动物,“蛇扔自己的皮”,就引申为“蜕皮”; 义项8中,承受者由物变成了人,就表示“抛弃(朋友)”; 义项3仍可看作是cast 的本义;而义项5可以看作是义项4的引申义:有了亮光才能看清事物,对事物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样,义项9可看作是义项10的引申义,挑选角色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型”即标准来进行。cast的语义网络见图1:

图1 cast的语义网络

这样,学生掌握了核心意义“抛”之后,就可通过大脑中形成的系统的语义网络图“顺藤摸瓜”,逐渐回忆起其他义项。

二、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交际原则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交际。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Hymes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个概念。Hymes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法知识;二是语用知识[2](P27)。

(一)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语法形式与结构原型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种差异尤其表现在两种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原型方面[3]。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常习惯于将汉语的语言认知原型特征移植到英语中,从而形成了母语迁移。当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原型相似时,中国学生在英语基本语法和句法习得中不会出现很多错误;而当两种语言的语法和句法原型结构迥异时,英语习得就会遇到很大阻碍。笔者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主谓一致等方面[4]。

动词时态。由于汉语没有时态标记,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将这种原型特征移植到英语中去,尤其是在句法的前后一致方面,这种原型特征的移植常常容易造成全篇时态的不一致,如:

(1)The English movie Iwatch(watched) yesterday was extremely wonderful,but unfortunately I totallyforget(forgot) its name.

名词单复数。汉语名词区别于英语名词的重要特征是汉语没有单复数形式的标记。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将这种原型特征移植到英语中去,从而造成失误,如:

(2)But at the same time,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have gained strength as drivingforce(forces)for economic growth.

主谓一致。英语动词语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型特征是主谓一致问题。这在印欧语系中是很重要的语法特征,但在汉语中中国学生却没有必要考虑这个特征。这就造成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只考虑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而对主谓一致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主谓不一致的问题就成了中国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

(3)Most importantly,a successful man neverwait(waits) for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imself…

(二)英汉两种语言语用原型的不同

语用原型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场合使用语言时所形成的惯用语模式。表达同一意义时不同文化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5],即同一意义的表达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型。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型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问候老师不说“Good morning,teacher”,而说“Good morning,Miss/Mr.…”,与人见面打招呼用“Hello,how are you” 而不是“Hello,have you had your lunch”。又如,中国人在送客人出门时总习惯说“慢走”或“慢点儿骑车”之类的客套话,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或“Ride slowly”,听起来就十分别扭,在英文中只需说“Good Bye”就可以了[6]。

三、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文化原则

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其所著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提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形式及其内容是不同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蝴蝶”往往象征着轻浮、轻佻。而中国却有“化蝶”的美丽传说。清邵金彪所作《祝英台小传》中就有详尽的描述:“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堕入茔中,秀裙绮褥,化蝶而去。……今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双飞不散,俗传是两人精魂,今称大彩蝶,尚谓祝英台云。”再如,在希腊神话中,“水仙/daffodil”是一位迷恋于自己的美貌,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而死的美男子。而对中国人来说,“水仙”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国民间的清供佳品,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优美的书画作品。但是,我们在强调不同文化的原型差异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同一文化中的原型范畴和次范畴的不同,以免造成文化定式。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原型范畴和次范畴之分,如果忽略了范畴成员的差异性,一味夸大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就会形成文化定式。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浪漫多情,也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呆板僵硬[7](P132)。

四、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认知原则

既然人们对事物的范畴分类,对基本层次范畴和范畴的等级性有着相似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大脑里已经有了“关于某个概念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只需要重新将输入大脑的零散的、无条理的外语词汇信息按照它们的性质、特点及内在联系进行加工就可以习得词汇[8]。以下以“walk”为例,具体说明学习者如何利用母语“走”这个认知结构来学习英语词汇。大学英语初级阶段已经学过的与“走”有关的动词主要有:clump,limp,creep,hobble,move,march,stump,roam,tiptoe,stroll,pace,wander.我们可以用表1所示的语义范畴网络来记忆这些词汇。

表1 “走”的语义范畴网络

在学习关于“走”的词汇时,学生已经有了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已经形成了关于这个概念的范畴等级概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把习得的英语词汇融入已有的词汇系统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五、结语

原型理论在指导词汇教学方面有着显著的成效,教师如果能将原型理论和词汇教学的系统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和认知原则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其词汇教学必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oady,J.&T.Huckin.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J.Pride & J.Holmes.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3]Collins,A.M.& E.F.Loftus.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

[4]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5]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2010(1).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朱炜.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义项范畴原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不能把范畴不同的两个问题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