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软肝汤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2014-08-22 03:12张云华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化瘀门静脉肝病

张云华 陈 群

1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2湖北省中医院超声诊断科,武汉 430061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我国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约10%~2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1]。因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防治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采用中药化瘀软肝汤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以评估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诊断标准。并排除血吸虫肝病、药物性肝病、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5±4.5)岁,平均病程(5.20±0.66)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2±5.1)岁,平均病程(5.10±0.50)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保肝、降酶、退黄、病因治疗(抗病毒、戒酒、免疫抑制等)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软肝汤加减,药用组方:柴胡10 g,鳖甲20 g,炮山甲8 g,郁金10 g,虎杖20 g,丹皮6 g,厚朴10 g,枳壳10 g,白术10 g,山药20 g。根据临床症状配伍加减如下:黄疸者加茵陈、栀子;腹胀者加白术、莱菔子、青皮;肝区疼痛者加金铃子;恶心干呕者加左金丸;少气乏力者加黄芪、太子参;面黄消瘦者加当归、制首乌;形寒肢冷、舌淡脉迟者加炮姜、附片;口干咽燥者加桑葚子、女贞子;纳差嗳气者加焦三仙;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腹泻便溏者加香连丸;腹腔积液者加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餐前各服1次,每次200 ml。2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6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检测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B超检测肝脏实质、门静脉、脾静脉的宽度和脾脏大小等。治疗前、治疗期间及6个月观察期期间每3个月检查1次上述指标。

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制订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3]中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ALT、胆红素、A/G值)恢复正常,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2项检测值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大于40%;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肝功能指标下降在50%以上而未完全降至正常,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2项检测值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30%~40%;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HA、PC-Ⅲ、Ⅳ-C、L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A、PC-Ⅲ、Ⅳ-C、LN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HA、PC-Ⅲ、Ⅳ-C、L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2组B超影像学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门静脉、脾静脉、脾脏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门静脉、脾静脉、脾脏长径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门静脉、脾静脉、脾脏长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B超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是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不可避免的问题,受乙型肝炎病毒影响,肝细胞广泛坏死,残余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隔,以致肝小叶正常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肝实质变形,质地变硬,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若肝功能失代偿,将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清蛋白合成减少等,另会出现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浆清蛋白降低以及门静脉高压均会导致腹腔积液形成,进一步将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导致死亡[4]。肝硬化患者常见两胁有刺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有脾肿大体征,涩脉,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皮肤可见肝掌、蜘蛛痣,局部有红纹赤缕,腹壁可见静脉怒张,甚或有呕血和便血[5],中医辨证多属肝血瘀阻。化瘀软肝汤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虎杖、郁金行气活血,丹参、丹皮、鳖甲、炮山甲化瘀软坚,现代药理学研究[6]表明化瘀软肝汤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细胞血液量,从而改善肝小动脉痉挛所引起的肝细胞缺氧状态,还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预防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瘀软肝汤能直接改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硬化的相关指标,从而进一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预防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间接反映肝硬化有部分逆转,停药后继续观察6个月的结果表明,化瘀软肝汤在维持改善肝纤维化重要指标方面有一定的持续作用。

[1] 周伯平,崇雨田.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76.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50.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4-2696.

[4] 曹文,潘敏求.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概述[J].湖南中医杂志,2010,7(8):223-224.

[5] 杜秀萍,薛建华,孙莲娜,等.血府逐瘀汤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4,7(33):561-562.

[6] 刘平.肝纤维化的防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4):242.

[7] 陈明,曹泽伟.血府逐瘀汤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530.

猜你喜欢
化瘀门静脉肝病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