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14-08-22 13:50李宏珍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语文

李宏珍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思维

一、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巧妙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参与对问题的理解,让他们充当探讨问题答案的主人。必要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为创造性思维作铺垫。例如,讲《匆匆》一课时,针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把时间留住吗?”这一问题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探讨的欲望。有的学生说能,因为钟表可以叫停;有的学生说让时间锁定,因为这是电视里说的;有的学生说时间供人来利用,因为时间对人来说最宝贵,留不住时间就失去了一切……学生都在积极想办法。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答案求异,诱导思维的发散性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老是书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老师怎么说,就叫学生怎么说。我们应该把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教材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求异教学的好机会。

如,《桃花心木》的结尾写道:“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首先围绕“不确定”展开讨论,“不确定”的因素有哪些?其次,在总结课文之前用对几句名言的理解来将课文内容进行一下延伸,“自古英雄出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使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散。

三、鼓励质疑,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讲《顶碗少年》一课时,教师明确提出要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结果学生在接触课题后,就提出了少年顶碗的过程有多长,共几次,每次结果如何?一下子就成功了吗?有失败吗?失败了他又怎样做的?等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勾画出重点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在不懂的地方画上问号。在学生独立思考以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华清,韩夏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4).

[2]何拥.挖掘阅读教学的思维点[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