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出现功利主义、精神匮乏、道德失范,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自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构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织与碰撞。近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成为对立的意识形态争夺的重点和焦点。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对做好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地理、历史、语自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各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各自的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丰富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信息流通越来发达,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世界整体性、联系性、依存性越来越强,各种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推动多元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和发展。然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华文化受西方文化的侵蚀严重,传统的中华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有鉴别地吸收与中国主流文化相适应的外来文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涌入,不断冲击着青少年的传统道德观。一部分青少年精神匮乏、道德失范、价值观扭曲、信仰缺失、法制观念淡薄等不断冲击着青少年本就脆弱的基础道德秩序。因此,一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和肩负的主要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是中坚力量,要真正让大学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自觉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的方向前行。二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把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实现祖国繁荣昌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三要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在一个民族中大学生没有基本的道德信仰,那将是这个国家的悲哀,是整个民族的灾难。在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相互交融、渗透下,一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出现了价值观模糊,道德信仰缺失等现象。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教育,必须增强大学生对高尚道德的信服、尊重和崇尚,使高尚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并把这种信仰作为一身的愿望不懈追求,当作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二、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
高校要强有力的开展党建工作,要以扎实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统一思想,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要以“培养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大学”,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高校要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振师生员工的信心,鼓舞士气,增强为学校发展奋力拼搏的精神。
第一,切实加强学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把培养教育贯穿于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全过程,抓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立足“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坚持和完善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既能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又能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学生党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进一步健全党校培训体制机制。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帮助青年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培训效果,党校要紧紧围绕中央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开展培训工作。既要规范好预备党员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工作,又要努力提高培训工作的服务意识,力求找到党校培训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切合点,把培训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在培训内容上要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形成党的基本知识、红色文化、民主精神、成才教育、行为训练等多视野的培训内容。
第三,指导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指导团组织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引领优秀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指导团组织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大力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第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队伍,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总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不断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选拔一批思想政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好干部。要按照干部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推动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领导干部档案信息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及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第二,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要制定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积极做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规划,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高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第三,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政策保障。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教师职务评聘政策,进一步明确评聘条件。制定辅导员、班主任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逐步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办法,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力度。高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对专职辅导员的经历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任期内能与其他专业人员一样按规定晋升教师系列职称,并按照教师岗位进行管理。辅导员任期内工作考核合格,作为高校党政干部的后备力量,根据工作需要充实到各党政管理岗位,或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王劲松(1978- ),男,苗族,贵州遵义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毕业,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理论、党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曾在核心期刊、一般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