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德
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与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给课堂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教师的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当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师也应改革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一、创设情感欢乐的课堂情境,激活愉悦的课堂趣味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诱发学生的思考。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精心创设趣味课堂,引导学生在趣味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以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情境应生活化,围绕教学本质。情境创设应尽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要能提出与所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以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例如在教学《确定起跑线》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100米、400米比赛运动员起跑时的画面,通过学生熟悉的比赛画面,提出问题:为什么100米的比赛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400米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比赛呢?这样,教师精心设计了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了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要创设一个和谐、期望、快乐的情境。俗话说“触景生情”,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教师要进入角色,一方面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注意讲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入角色,以情动情。教学不应是客观的传授,而应是真心实意地表达观点和想法,从而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充满激情的启发诱导和帮助,可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给老师以精神的慰藉,而使教学更富有激情。如此双向情感交流反馈,师生间就逐步形成了融洽、宽容、和谐的环境,学生就会敢于接近老师,并在愉悦中学到知识。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为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必须改革学习的内容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2.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实现师生双方互动。新课程标准尤为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师生课堂上有效交往,倡导师生在交往互动中生产和构建新知识。首先,教学中的交往互动常常借助于“对话”来实现。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当然实现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它要求教师不仅仅有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精神、平等作风、宽容态度、真挚的爱心、悦纳学生的情怀。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老师出示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站起来。当出现(4,x)时,站起来的是一列同学,这时候老师故作诧异,自言自语说:“哎!奇怪了!刚才每一个数对站起来的是一个孩子,这个(4,x)怎么站起来一列呢?我来问问……”
通过师生一系列交流对话,激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数对,(x,3)、(x,x)、(x,y)等。这也就是说交往互动的数学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提倡师生互动教学,实现由单向“教”向双向“教”与“学”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数学课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互动、充满兴趣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使学生大胆质疑,充满思辨的魅力,使学生个性彰显、智慧喷薄,是引发学生长久的、深层次思考的不竭动力源泉。互动、充满兴趣的数学课堂使教师真心投入、激情挥洒,师生的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白的自由天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舞台。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潜心钻研,不断思考、总结并付诸行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真正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一切可能得以发生,让无限丰富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