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广东高考都是新材料作文,2012年属于多则材料作文,而2013年作文给出的是单则材料,从形式上看,两年的作文题型不同,但是它们有没有共同点?解读材料的方法有没有相通的地方?本文通过探求2012年与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的相似性,以及审题方法的相通点,来寻求2013年这类作文题型的审题方法。
一、“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的相似性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是一道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写作题型,材料有两段文字,从形式来说是属于多则材料作文,而2013年的作文题属于社会现实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作文题,从形式上来看是属于单则材料的作文题,并且是由共同内容共同主题引发多种做法。在此,我们姑且把这种由共同内容共同主题引发多种做法或者多种评论的作文题型命名为“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材料作文”。从形式上看,“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这两种题型不同,但实际上它们却有共同之处。
(一)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是多则材料,表面上看每一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则材料写的是汤因比选择出生时代和地点;第二则材料包括了三个意思:一是涵娜选择生在一世纪以前,二是伊雷娜宁可生活在未来的世纪,三是居里夫人认为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把第二则材料归纳为一个内容,就是居里夫人通过引述别人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看法。两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经过解读后我们发现,这两则材料都暗含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我们把它叫做写作范围),那就是“时代与生活”。
而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讲述的是从“富翁捐助贫困家庭”这个内容引发的不同做法,材料的主题或者说写作范围很明显,那就是“捐赠或者慈善事业”,在写作中,脱离了这个主题,单纯写“接受”“拒绝”都是不切合题意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多则材料作文”,还是“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这两种作文题型都各自有共同的主题,只不过“多则材料作文”的主题隐藏在各则材料之中,需要我们全面理解以及更细心地归纳概括。
(二)都有多种做法或者多种评论
多则材料作文中各则的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呈现不同的做法、不同体现或者不同看法,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就体现了不同人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隐藏的不同看法。而“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的这种题型是针对一则材料引发不同的做法或者评论,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就是从“富翁捐赠”这个内容引发不同的做法。再如这道作文题: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就是针对研究生所说的话引发的不同的评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这两种题型相似点还在于它们分别在同一主题下引发不同的看法、评论或者体现不同的做法。
二、“多则材料作文”的类型与审题方法技巧
近年来有不少人去探究归纳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前人总结的这些方法也是比较成熟的,在此,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
1.全面理解材料,紧抓多则材料暗含的主题。多则材料虽然各自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写作范围,写作的时候抓住其暗含的主题很重要。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两段文字中都涉及到了“选择”,于是有部分考生把“选择”一词当作了写作范围,但是材料暗含的主题是“时代与生活”,写作时,考生只注重了“选择”,而忽略了“时代与生活”,这属于题意解读不充分。
2.逐则分析对比,辨明材料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多则材料共同的主题后,还要找到材料的“异”,这个“异”其实就是材料之间不同的关系。根据这些不同的关系,多则材料作文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
(1)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要找出材料间的共同点。例如: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理解以上几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三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涵,都是讲“积累”,因此我们从这个共同点切入进行审题立意。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材料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治学”,所以作文的时候不可以脱离这个范围单纯写“积累”。由此,材料的立意为:治学要注意积累。
(2)相反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是两则材料是相反关系并暗含有很明显的道德是非取舍关系,那么可以选择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一方去立意或者还可以根据两则材料的不同点探求原因。例如: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endprint
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则材料一则的内容是“不团结没有水喝”,另一则是讲团结合作最终把米抬进洞里。根据两则材料很明显的是非取舍关系“团结与不团结”,我们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的一方——需要团结;或者探求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由此,材料的立意为: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容不同,但所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立意;但是有些材料内容并不全面,是互为补充的,只有辩证地看待,才是科学合理的,因此需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立意。例如: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全面理解以上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则材料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发现全面地去理解材料,综合起来立意会更好,于是立意为: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其实通过上述审题我们可以知道,相同与相反这两种多则材料作文类型的审题方向比较窄,不符合高考材料作文多方立意、多角度立意的特点,所以,相对来说,这两种作文题型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低的。
3.深层挖掘,审出题意。全面理解多则材料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看到表面的意思,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再进行立意。如上面“但丁名言与波兰谚语”的例子,往深一层次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这“路”并不是我们所讲的大马路,而是人生之路。
三、“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的审题方法
既然我们前面说“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来给“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审题立意呢?
例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这是属于单则材料多种做法的作文题型。按照多则材料的步骤,首先是抓主题抓范围,很明显,其主题是“捐赠或者慈善事业”。接下来是辨明关系,这三家的做法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因此属于相对型,于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之一入手进行立意,甚至可以综合起来谈,比如说“谈接受方式”“谈捐赠方式”。最后是深挖立意,即从表面的“拒绝接受赠款”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尊严”,从“偿还赠款”看到“感恩”。
再如以下这个例子:
最近《爸爸去哪儿》在湖南电视台热播,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引起众多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对待孩子需要严厉,赞同采用“狼爸”棍棒式教育;有人认为应该采取民主式教育,家里大小事都让孩子参与讨论;还有人则认为放任式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单则材料多种评论”的作文题型,其主题是“教育”。几种看法与评论都有各自的道理,属于相对型,我们可以从其中一种教育方式切入,甚至可以综合考虑。深层次挖掘后,可以有如下立意。从严厉的角度:①严师出高徒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③“棍棒”能打出好教育。民主的角度:①教育需要民主②教育需要沟通。宽松的角度:①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②过度教育不可取。综合角度:①严厉与民主教育双管齐下(“狼爸”与“羊妈”并行)②浅谈中国的教育方式③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因为相同与相反类型不常见,因此本文就不针对这两种类型举例分析。
四、“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审题立意的更高要求
“单则材料多种做法多种评论”这种题型很符合命题人的意图——力求人人有话说,让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立意。虽然作文题意没有高低之分,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往往有些立意更能凸显学生深刻的思维以及写作能力。如2013年高考作文题,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有话说,你可以选择“拒绝”这个角度,你也可以选择“接受”的角度,但是有些学生综合去评论“接受方式”或者“捐赠方式”,无形之中就凸显了他们的辩证思维,写得好的话,这种文章还是能更胜一筹的。因此笔者认为,针对这种作文题型,优秀的学生在能够驾驭的基础上审题立意应该追求更高的一个层次。那么,对这一类作文题型的审题怎样才能更准确,更胜一筹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清晰地辨出大主题里面的子主题。材料的大背景大主题比较容易读懂,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找到子主题,从小处入手,这一点很重要。例如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富翁捐赠,三家有不同的接受方式”这一内容大家都能读懂,但问题是如何从小处入手找切入口,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分析阐述,这是一个关键。
2.能够从表层意看到背后隐藏的内涵。例如前面所说的从“路”看到“人生之路”,从“拒绝接受赠款”看到“尊严”。
3.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辩证的看待并不是单纯的结合,而是更全面更高一层次地看到问题所在。
当然,能准确把握题意,并且能把握一个能彰显自己思维品质与语文综合素养的题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优秀的学生在平时审题训练时应该对自己有更高要求,在切合题意的情况下审出更深更具有内涵的题意,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多则材料作文”与“单则材料的多种做法多种评论作文”并不能完全对应,它们审题立意的方法也许是相通的。本文只是试图找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中探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考生在解读这两种作文材料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陈冬芬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第一中学 5111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