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如何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这些问题都让那些关注和投身教育事业的人们深深地思考。学校教育无法脱离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成长中的人,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它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更来不得半点“莫须有”。所有的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要建立在尊重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上,只有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借此实现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一、“问题解决式”的内涵解读[1]
随着“如何把教师与学生从机械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如何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问题的讨论逐步走向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类型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而与之相对应的问题类型则是“是何”“如何”“为何”“若何”等,在课堂上,要根据知识的类型,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科学设计问题;而如果在教学中不能确立完善的知识坐标系,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看人不准,知识讲解着力不均的后果。
为解决这一课堂教学的痼疾,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各个学校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极具个性特色的“校本化”教学思路。其中淄博市第六中学提出的“目标引领、问题切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适时点拨、当堂达标”的教学要求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这一教学要求的核心就是“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这一教学要求与方式实现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合作交流无缝隙,实现了课前问题预设、课上问题解决、课后问题梳理环环相扣无断层。
二、“问题解决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再确定
“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有自己的规划与安排,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指向。丹瑞欧·康波斯坦说“没有目标支持的行动,不是道德的行动,而是机械的行动,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由智力和意愿引导的行为”[2],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充满了一种天马行空的“浪漫”色彩。正如“这是真的吗?”栏目主持人黄西所言,“只管大胆胡说,从不小心求证”,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因此,“无目标”“目标模糊”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时常出现课堂任务完不成,学生听“笑”不听课,学生听课不入心等情形。
“问题解决式”首先要求教师要确定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并要以此目标来引领课堂教学。为了确定一个“本质型”问题目标,就首先要加大对目标源的研究。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教学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并掌握确定的教学内容,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所指向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具体的,因为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一个过程,花费一定时间的。如果没有对目标源系统的了解,只是凭借主观想像来确定教育目标,很可能会出现“缘木求鱼”的笑话,甚至是“杀鸡取卵”的后果。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确定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呢?
当代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3]曾经提出,教育目标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对于学生研究;二是校外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来自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而综合考虑这三方面而确定出来的教育目标仍然会存在冲突,而教育的时间性决定在课堂教学上只能选择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更为重要的目标。而确定最终教育教学目标的钥匙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学校的教育哲学。
语文首先是人文。淄博六中“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学生至上”的学校共同价值观让每位教师明确了“每个学生都是有尊严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的教学主张。而在这一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必然要调整。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浓厚的功利性:教学内容以考试方法与技巧唯上,学生关注以成绩唯先。这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上人文性的流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合作性的丧失,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不贯彻,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化、教学过程的散乱化和教学效果的低能化。
恩斯特·卡西尔说,“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4]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发展的前瞻性和具体实在的可操作性。它要求老师要将单课与单元结合,将单元与模块结合,每一个目标的确定都要做到前后兼顾,以便通过目标的逐个达成而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要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标来规范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和课堂学生活动。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再调整
语文课堂上应该向学生传授什么?这也是学界与业界一直在思考、争论的问题。语文的母语性使其具有了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语文和语文课堂逐渐被“神圣化”。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期许,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驳杂与纷乱。听说读写,无一不可进课堂;经史子集,无一不可入试卷。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统一的测试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到底应该如何选择?“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通过对“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知识类型的区分,引领教师不断筛选自己的教学内容。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它是文明的载体,传统的力量在字里行间不断延续与壮大;它是情感的寄托,人性的光芒在抑扬顿挫中不断呈现与强化;它是提升的阶梯,素养的形成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实现与达成。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都不可偏废,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呈现的方式和达成的过程却值得语文教师去思考和推敲。endprint
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感悟人类文化文明的场所,应该是精神培养,文化发酵的场所,但是长期以来,正如潘庆玉教授在其著作《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中所言“以概念学习的形式把凝聚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人类理想与情感活动屏蔽在教学之外,结果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知识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有效感”[5],原因就在于“教材中大量的知识都是以结果的方式来呈现的,知识生产的过程与方法被刻意隐去了”[6]。在课堂上有着太多的“非此即彼”的答案,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今天的教育更加容易使人丧失判断力,更容易使人盲从,更容易导致偏信”。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科学的本质是人类理性发展的伟大叙事”[7],我们不能仅仅看见知识点的传授,我们更加要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生成的热爱与探究精神的形成。我们不能让学生独立于历史之外,独立于精神情感之外,那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只是一批只会机械操作的操作员,而不是对知识怀有热诚和敬畏之心并且有追求之意的探索者。
语文是人文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这更要求学生必须有真挚情感的渗透,有独到思考的加入,如果仅仅把语文课上成是以传授和讲解答题模式为主的课,那语文的本质属性就已经动摇,语文所特有的美感也会消失殆尽,学生对语文和语文课堂的疏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势必不能充斥着浓厚的功利化,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目标的设定与筛选、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以及课堂的开展与深化都要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学方式的再选择
“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实现“学生全程参与,目标当堂达成”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实现“自我解放”,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展示场,更不是教师个人情感的宣泄地。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体验和思考感悟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长期以来,虽然各个层面都极力反对“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这种低效却易行的教学方式仍然会被教师当成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参内容,把“对考试有用”的东西提炼出来,直接交给学生落实掌握,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亲近。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8]认为如果仅仅把教学限制在一成不变的课堂讲述中,只辅以传统的教科书,就会把生动的学科弄得呆板沉闷。因此,布鲁纳非常强调教师与教学装置的密切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把“教学装置”单纯理解为教学硬件设施的使用上,因此导致课堂上音频视频同在、图片实物共存,教师成为管理员和放映员。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顾振彪先生在接受《现代语文》主编桑哲先生采访时,曾不无忧虑地表示,“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脱离文本,架空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忽视了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和语文能力的培养”[9]“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掌握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而这种能力到底应该如何来培养,有没有可操作的模式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1];肖川教授也说“真正的学习情境对于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志趣,升华学生的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教育过程中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12]。而在“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下,教师的主要精力就应该放在教学情境的设置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上,这是针对课堂弊端而开出的良药。它要求课堂教学消除内容和过程的“随意无序”,师生交流的“浅层无效”现象,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进入特定而浓厚的教学情境中;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看苗头、找细节、抓先机,要找准可动全身的那“一发”,盯住可知天下秋的那“一叶”从而提出具有全局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从而解决当堂语文教学中的本质问题。如著名教师袁卫星老师在讲授《祝福》时[13],就提出了“谁是凶手”这一问题,因这一问题切合教材的关键点,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而使整堂课都充满了活力。如果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只是一种表演形式,学生不可能有思维的激活,更不会有思维的碰撞,只会是在“闲扯”与“打趣”中营造一种课堂的“假繁荣”罢了。因此只有基于语文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到“本质”问题,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14]的良好氛围,从而共同建设精神家园,书写生命传奇,编织幸福教育。如此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探究的热情,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去,在交流中体会自我个体的价值,在合作中获取同伴互助的力量……
(四)语文教师专业的再发展
“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而这一变革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为什么课堂教学会在不经意间陷入单纯的操作主义、经验主义?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单调沉闷无趣味”?答案就是我们的课堂和教师缺少鲜活的思想。长期的“程式化”的教学生活让很多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再发展的动力甚至能力。他们或“一成不变”或“亦步亦趋”,像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多少年来一起纺着疲惫的歌。没有再发展,教师就无法提升生活境界、优化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发展,就无法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无法批判性地运用教材,就无法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摆脱杂乱、单调、黯淡的生活境况,才会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与豪迈,“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深刻与独到;才会成为“敢面对,会应对”的待人接物者,才会成为“有想法、有办法”的教书育人者。不断强化自我再发展的教师会“超越平凡的生活”而发现生活之美。他们身上不会有老气横秋、未老先衰,不会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不会有冷嘲热讽、不管不问……他们的热情与真情必然会感染、引领学生向全新的领域、境界全力进军。endprint
“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对所有习惯了原有教学模式的教师都是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而我们要发展,就要敢于迎接这一挑战;要迎接这一挑战,就要善于自我再发展。每一个教师都要摆脱因循守旧的观念,做一个会思考、善思考的教师,要积极更新理念,积极践行这一教学新要求。“理念的落后才是最大的落后”,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引领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当然,过程必然是艰难的,但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吗?也正如孟子所言,“物皆然,心为甚”,观念的改变非一日之功,也许我们的付出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但是关键的是我们要行动起来,否则一切理想只能是空想和幻想。管建刚老师说,在“失败面前,全世界都可以指责你,唯独你不要指责自己;全世界都可以放弃你,唯独你不可以放弃自己”[15]。我们要相信梦想的力量和努力的价值!德兰修女曾经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16]一个不会“心存目标,主动发展”的教师,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更不能胜任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问题解决式”教学要求要求教师观照教学时要有大局观、发展观和前瞻性、系统性,要将教学精细化、序列化,惟其如此教师方能在审读课堂教学时高屋建瓴,在指导课堂教学时见微知著,在提出教学问题时一针见血。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关于“24字教学基本要求”的内涵阐释》.
[2][意]丹瑞欧·康波斯坦.道德哲学与社会伦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6][7]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8][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9][10]桑哲.语文新课程名家访谈[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11][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12]肖川.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M].新华出版社,2009.
[13]袁卫星.听原卫星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5]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6]华资.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李学森 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 255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