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布封的《马》可以喻指两种典型人格——为了迎合别人而舍弃自我的依附人格和有着高贵精神的自由人格。教师在讲解该文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对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的情感,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明确这两种类型的马所折射出来的两种典型人格及其利弊。
关键词:布封;《马》;典型人格;教育意义
学界对于布封《马》的思想内涵向来有多种读解。比如,王光声言:“《马》里面,与其说含着人类对马的赞美,不如说透着马对人类的感化”;梁晓声认为,“布封对役马颇多同情的贬义”;而初中语文教材上强调说,《马》被一致视为“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这些结论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对《马》的解读,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人对马的赞美这一层面上,还必须重视“马对人类的感化”
问题。
文中描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人工驯养的马虽然有着“无畏的精神”并能在危急时刻慷慨以赴,但它毕竟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所以它屈从着驾驭人的操纵,“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总是低眉顺目,甚至悲哀堕落。相反的,天然野生的马不屑于受人照顾,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强壮、轻捷、遒劲”,“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如果将这两种马置于现今社会,它们正是两种典型人格——依附人格和自由人格的写照,同时也是现阶段两类典型初中生的代表。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逆来顺受,为了迎合别人而舍弃自我,从
不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而去主动争取,他们消极被动,甚至自甘堕落。而这类学生多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毫无目标、消极被动地对待学习生活,甚至完全放弃学习,得过且过。比如,有些学生把上学当成是娱乐交友的机会,他们丝毫不关心学习问题,对自己的未来无动于衷;有些学生为了逃避父母,带着学习的幌子,整天把课室当寝室;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无视成绩,几乎每次考试都当“白卷英雄”……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时刻坚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充沛的精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从不迎合他人,有着独立的自我意识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学生中的类似者则表现为: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努力进取,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总能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加强训练,总会抓住每一个学习时机不断提升自己,重视自己的学习表现并能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有鉴于此,我们对《马》的解读,除了要读出作者对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外,还要充分利用文本的“人格塑造”价值。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对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的情感,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明确这两种类型的马所折射出来的两种典型人格及其优劣之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事先搜集两类典型人格代表性人物的经历,他们需是学生熟悉的公众人物,或者教师平时接触过的学生典型。借助这些人物的性格、行为和遭遇,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两类典型人格的利弊,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到平日里自己所偏向的类型,从而鼓励他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是故他极力推崇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教育。新课标也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还要挖掘课文的“人格塑造”价值,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周红兴.外国散文名篇选读[C]:《马》赏析[A].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313.
[2]梁晓声.如果我为马[J].人民论坛,1999(3):61.
作者简介:陈燕华(1983-),广东汕头人,汕头市潮南区峡晖中学教师,中教一级。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汕头潮南区峡晖中学)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