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大班教学的一些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日益显现,如教师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于因材施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不强,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而小班化教学在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下,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现联系本人近几年的小班化教学实践,就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困生的转化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在教学预设中实现对学困生的关注
由于小班化的人数少,任课教师有更多时间去接触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基础和智商等,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就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做不同的设计,特别是对班级里的学困生,要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为他们设计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对学困生的关注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具体有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调查、小组探究、小组游戏、小组竞赛、组内互教、组内互考等。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差、以优助差,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予其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
三、在作业设计中实现对学困生的关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教师用有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重视作业的布置,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早已形成共识。在以往的大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全班统一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性的题目,而专为学困生设置的作业几乎没有,导致班级中学困生的作业质量极差,有时甚至根本完不成或者是抄袭其他同学的。小班化教学为分层作业提供了可能,面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针对学困生的作业:(1)适当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噪声污染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写一篇关于噪声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治理的文章,这样的作业实践性比较强,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实际上没有太大难度,只要认认真真做了,就能完成得比较出色。这时教师进行必要的表扬,对学困生自信心的树立是很有帮助的。(2)从作业的内容、作业量上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要求学困生在校就独立完成当天学习内容中最基本的习题,回家后再做类似的几道基础题,连续几次完成得好的就可以升级到中等生的行列,这种方法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当作业返回学困生的手中时,我要求他们及时订正做错的题目,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要求每个学困生手中都应有一个错题本,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再答一次或者思考一下,这样经过一定量的反复,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会留下较深刻的影响,对学困生的进步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四、在学法指导中实现对学困生的关注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精致教育、一种全面教育,关注并促成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甘愿落后,他们之所以一时在学习上出现困难也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学困生有可能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要适当地为他们举办一些学习方法专题讲座,让学困生了解几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通过预习能对教材有初步的理解,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教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大脑皮层上就会出现一个“定向兴奋中心”,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对听课的反馈;作业和实验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以达到举一反三、技能熟练的目的;应考是检查学习效果,衡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的方法。经过这几个基本环节,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实践作用的“知识链”,进而强调学困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和明确各学习环节“精力该集中在何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使学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不断地总结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激活学困生的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困生的转化如同一道物理实验探究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模式,还处在不停地摸索尝试和反思的阶段,今后教师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困生同样也是可塑之才,只要教师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促使他们转化,学困生的物理成绩提高将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 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