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这样以来,也就使得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不断地创新、构思教学模式.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核心内容在于“以生定教”、“结合案例自主探究”,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尝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借以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初中数学学生
社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教育目标的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新教育背景下不仅仅要求学生知识方面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教育界也就提出了“以生教学”、“学生为主体”等教育理念.基于此,导学案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手段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并受到良好效果,它能够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同时显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进而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到极致.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导学案教学观念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一个传递,而且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来掌握一定的技能,提升自我素养,进而推动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导学案作为教学手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笔者认为想要确保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师的导学案观念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即:要以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基准来构思教学计划、运用导学案来重组教与学的关系,力争变传统的的“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探究知识、思考问题、从实践中增强自我技能,要充分突显学生的重要性,进而为导学案的有效运用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很容易行使主动行为.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也表明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导学案的顺利有效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往往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追求而采取“双基”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兴趣,使得大部分的初中生都认为数学是枯燥的、难学的,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大都源于生活,笔者在导学案教学中尝试引进课外知识以及数学故事、数学谜语等形式来诱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笔者以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为案例;在讲“一元二次方式求根公式”时,笔者引进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等课外知识;等等.
生活中的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改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进而使学生形成自我主动学习数学的良好态度.
三、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自我能力实践的最佳手段.导学案最大的特点是“依案自学”,然而初中生对于自我学习目标的探究、设计等能力还很匮乏.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升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笔者一般结合教材内容来选择导学案,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使教材与导学案的融合性,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地探究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而总结出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中心对称”时,笔者首先展示相关的导学案,进而依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是什么?结合中心对称的概念,判断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并说出理由;从生活中举出多个中心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导学案来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便学会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深化了导学案课堂教学.
总之,导学案教学是基于教材且又对教材知识深化和拓展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导学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来确保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自我数学综合技能和素养,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导学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