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重视毛笔字教学,加强书写指导。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着重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的学生对书法学习不感兴趣,感觉枯燥乏味,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熏陶书法艺术,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以古今书法家的故事为诱导良方,如大书法家王羲之吃墨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王羲之小的时候,到吃饭的时候,书童拿来馍馍和蒜泥,怕凉了,母亲来催促他,只见他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的馍馍往嘴里送。他全神贯注地学习书法,吃饭时眼睛也离不开书,研究字怎么写漂亮,可见王羲之对书法痴迷的程度。
二、保持正确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毛笔是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毛笔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正确的执笔方法应指实掌空,五指并用,平掌竖笔管垂直,学生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至关重要,用力的大小要均匀。学生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写字的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正确的写字姿势应该是:头要正,不要前倾,不要左右偏斜;身要直,挺拔;胸部要略向前挺;眼睛同桌保持一尺远的距离,同桌子的边缘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腿平行着地,大腿平放,小腿垂直。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示范,或运用写字姿势挂图供学生模仿,要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
三、选帖和临帖
小学生刚接触毛笔书法,研究选择哪一种书体比较适合。楷书还是隶书?颜体还是柳体?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和家长不要人云亦云,建议大家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意见。据我个人的理解,学生从隶书开始学习书法是一种较好的途径。理由之一是隶书笔法相对简单,容易入手;其二,隶书主要体现于汉碑,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既有古文字的寓意,稚拙和空灵,又有今文字的工整。在隶书这一平台上,学生今后既能上朔篆书,又可以下演楷书、行书和草书,故而不失初学者最为理想的选择。临帖就是以范字或书法名家写的碑帖作为范例,照着样子练习书写。对小学生临帖的要求主要是临写得像,笔画要像,间架结构要像,能够写出大体像字帖上的字。例如: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体要端正俊丽、挺拔刚劲,结构中心收紧,四边舒展,充分体现柳体骨力刚健的特点。学生在临帖时一边临一边感悟,临帖应做到心临,用眼与脑观察感受分析碑帖,领悟字体的神气,分析字势、结体及用笔特点。实临可以先描字模,在掌握结构后,采用对临,由浅入深,不走样。选临是要进行归类,常用字重点临。背帖包括意临和临意,在反复练习书法作品时尽可能背诵作品内容。
四、基本功要扎实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临帖要领后,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过硬。纠正一种坏的习惯比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要困难很多,所以学生开始学习毛笔字书法时,教师要求学生宁可见效慢,也要根基扎实。诸如书写姿势、执笔方法、用笔要领等方面的要求,一定要学生按要求做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来三遍,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会受益无穷。中国有句俗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熟练的书法技能。基本功练习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起笔、停笔、收笔的要领,从笔顺、笔画、字形结构到落款格式都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掌握规律方法,提高质量。
五、定时定量严把质量关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毛笔字每天定时定量十分必要。对学生来讲单定量,他们在练习时会左顾右盼,磨磨蹭蹭,如果定时,学生们有时潦草地完成书写,漫不经心,所以对“时”和“量”要灵活掌握,一定量的练习是必须完成的,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少不计数但如果质量达标,那效率也是蒸蒸日上。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每个字都要认认真真书写,写坏一个补一个,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是人内心世界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
六、内外练习,延伸创造
中国书法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这门学问犹如浩瀚无尽的大海,许多知识需要去探索。书法教师既要懂得汉字形体演变,汉字的结构规律,书写技能、技巧、技法,又要辅导学生创造,提高书写能力,仅靠上课时间来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是不够的,課外练习也十分重要。教师对好的典型示例进行评析,把学生练习中的错字错笔,习惯性的错误拿出来找原因,这样可以从书写过程或创作中受到启示,甚至矫正运笔方法的错误或弥补缺陷,又能在临帖时接受书友们的帮助与点评。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书写水平,积累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书写过程中还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字法的变形,中侧锋的交替作用,但是,不能只是一味追求丰富的变化,而忽视矛盾和统一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书法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毛笔字”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教师的一个“活宝贝”。我们建立书法艺术的殿堂,旨在期待书法艺术再度复兴,更加辉煌。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