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谁的语文

2014-08-20 03:00陆陈聪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

陆陈聪

摘 要:“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语文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因为没有确定的课程内容,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因而学生也很难知道“学什么”。高年级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大多数教师而言,除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解释、段落划分、归纳大意、写作方法之外,几乎无从下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谁的语文

我们的语文课程,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语文教师“我认为”“我喜欢”甚至“我就这样”的课程。关于个人的“师之法”,过去我们用“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是很突出的”来解释,使我们禁不住要去问: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师即课程”,無论是导向还是现实,我们都应该把这作为基点。但是,开发和拓展是有界的,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我或者篡改课程。

在四年级教学《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时,我几乎就是交流学生各自收集的资料。这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吗?这应该说是一节语文活动课,或者说更像是一节社会课。课后,我在教学反思中写道:

这节课中,我准备以学生说、写为主。一开始学生举手的较少,我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慢慢地敢说了,接着我又追问学生:“如果你是游客,现在你来到了这条快要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面前,你的心情会怎样?和这些游客一样吗?想说些什么?”孩子们由于上次说得不够好,思路没有完全打开,这次又说得不够顺畅。

有了说的基础,应该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好,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学生的感情还没有激发出来。文章的重、难点也就无法完全突破。冷静地看这一节课,发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重形式,轻内容;重拓展,轻文本;重活动,轻思考。课堂应该立足于文本,高于文本,决不可抛开文本。课堂上,教师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过多补充各种内容,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的句子都没有读熟,还谈得上语文学习吗?教师没有理解和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言语训练,却任意拓展延伸。

带有自主性,内涵丰富,是语文材料的优势,也是麻烦的地方。第一,多种信息的材料可能冲淡甚至掩盖本课指定的课程内容。第二,材料的自主性可能牵引着教师不自觉地改变了课程内容,甚至变得与初衷相反。第三,材料的丰富内涵、师生与材料交往的多种可能情形,最后可能使课程内容既无法预料也不能确指,变得不知道教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上述情形,在目前语文教学中,比如课文教学、活动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等,经常出现,并非个案。也就是说,要达到与课程内容内在一致地利用、处理语文资料材料,还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福建省屏南县光华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