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恒
摘要:
道家养生文化是我国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相关资料文献里的养生图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甚至有些成为了具象性的文化象征符号。在当今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能更好的继承道家养生文化,怎样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发展,对于养生文化的图像性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道家养生;图像化;信息传播
道家的养生观念在整个道家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牢牢地扎根于中华土地之上,并且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养生”这一词语其实在先秦的时候便已提出,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从哲学的层面上对“养生”作了理解,他们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生命体也是如此;人不仅和人之间有关系,不仅与具有知识文明的社会有关系,更和自然间的天地气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所以,在思考人本身的身命质量时,需要以万物相互呼应的角度来进行理解。这也是中国在世界医学文明中对于人类身体养护方面的独特见解。
道家将世间的相互作用归结于“阴”“阳”的调和,养生观亦是如此。要达到身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身体内部各器官的阴阳平衡,就需要“气”的流动调节。正如《太平经》中诉:“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和,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也,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气至也。”
一、道家历史中的养生图像
传统道家养生图像是伴随着相关的养生书籍被古人所描绘出来的,并根据纷杂的医学养生理论提炼出更加直观的图像表达。由于早期道家的养生流派众多,形成了不同的修炼方法,其中有以药物炼制的丹药法,以静心凝神的修炼功法,也有以肢体筋骨活动为手段的外练功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流派之间逐渐的相互交流融合,最后形成了以“内外皆修”为主要核心概念的养生护体体系。
针灸在世界医学中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医疗方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当时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关于人体穴位经络的理论,并且发现刺激人体周身特定的穴位能起到一定的医学疗效。当然,中国古代的医学思想将防病养生的观念看得尤为重要。根据原理,针灸不仅能治病,也同样能起到防病养生的功效,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及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为了这一医疗技法能够更好的传承并找到准确的穴位位置,古人依据《黄帝内经》中的理论绘制了详尽的人体经脉图。在引导动功中“五禽戏”以模仿各种动物的肢体动作来达到活动筋骨,调理气息的作用。在清代的时候,人们编辑了“十二段锦”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些都是经过历史传承,有幸流传下来的中华智慧瑰宝。
二、传统文化理论向现代图像化的演变
随着人们对生命意识的认识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目前的养生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各式气功、和太极拳等。可有着坚实丰富基础的养生功法并没完全直接的呈现于大众面前,其原因在于更多的方法理论任然仅是以文字性的方式进行描述,缺少图像化的表象描述,而这样很难使对象对其进行理解,也减少了受众的兴趣度和关注程度。在目前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养生传播方式已很难跟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因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文字化的表现也远没有图像符号的表像呈现来得更加明显直接,因此对于养生理论的图像化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理论的准确性解读是进行图像化表现的第一步,这需要图像设计者有较为出色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将较为抽象的文字性概念进行提炼,理解道家养生文化的内涵,对其原理进行解读,在头脑中进行表像元素的甄选,再进一步将元素符号进行图形图像化的设计或者绘制。
其次,关于图像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所选用的传播方式进行艺术化设计绘制。艺术的表现是多样化的,虽然道家养生文化中的内容是实质性的,理论性的,可随着大众对于现代审美意识的逐步提高,对于图像化表现过程中具有审美特性的图像往往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审美价值的产生和人的审美感受丰富化都离不开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的技术实践活动。”④因此即使应用现代不同的技术与方法所呈现的图像形式也离不开美的参与。
最后,养生理论的图像更需要视觉逻辑化的表现。现代道教养生图像除了是对相关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性需求,另一方面,在很多具体养生方法传播过程中也需要系统的功能化呈现,这便于受众者能根据图像更好的对于养生理论进行清晰明确的解读。
三、结语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人们通过各种数字化产品来接触信息,似乎目前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影响,其中信息传播方式从传统的单项主导到目前的双向互动,乃至群体多项交叉互动;而且实效性极强,在较短时间内信息就可以被广大的接收群体所吸纳。当代道家养生图像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将博大的养生文化转化成数字图像的方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将更加有利于传统道家养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