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南北差异

2014-08-20 23:05于晓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阿尔卑斯山

于晓明

摘要:

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带动了整个潮流。本文主要从阿尔贝斯山南部意大利和北部德国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发展来阐述巴洛克建筑的差异。

关键词:文艺复兴;阿尔卑斯山;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 “Baroque” 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指很大的形状不匀称、畸形的珍珠。也指16世纪意大利地区部分艺术主流“经典”以及国际矫饰主义,17世纪时流行于意大利及周边地区,如西班牙、弗兰德斯和荷兰、法国等国家。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个大变动的时代,其艺术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教权争有很大关系。

此时宗教关系,维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奥格斯堡和约,还把加尔文教也包括在内。德国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信奉新教,南部—奥地利、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巴伐利亚和上法尔茨—仍信天主教[1]。此时巴洛克建筑不仅仅有实用的目的,而且服务于宗教、权利或者是为了某种精神和信仰,而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力量和艺术哲学美。建筑是城市艺术的生命之根,应当深植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

一、外部结构和内部装饰上的差异

阿尔贝斯山以南,罗马、意大利地区的巴洛克建筑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渲染热烈紧张的气氛、追求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在吸收文艺复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更注重宏伟华丽、热情生动的艺术效果。使古典建筑语言基本成分的组合更富于变化,将曲线、弧线、弧面、椭圆形等形式要素引入建筑,以造成富于动感的视觉体验。欧洲北部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当然德国建筑师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将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与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如圣卡罗教堂椭圆形平面集中教堂:两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菱形,菱形两端内接两个圆,两者之间以拱连接成椭圆型。外立面波状起伏,凸凹对比强烈。通过凹凸起伏的波浪形设计带来很强的涌动感。而德国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

欧洲南部意大利是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建筑不依据其自身特征,而是努力追求其他艺术形式的效果如复杂的楼梯处理以及复杂的平面布局带来动感和神秘感,通过增加了充满幻觉的绘画和雕塑,使设计从简洁明晰迅速变得复杂繁琐。不以结构的平衡和坚固作为建筑美得判断标准,而是以令人迷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律动的团块,不安的、跳动的或剧烈摆动为标准。罗马巴洛克建筑强调的是形式的变化与心理上的张力。[2]如马代尔纳晚期的作品已经表现出对之前巴洛克艺术中所固有的庄重性的瓦解。想要创造某些坚固而又价值的东西,更有感官享受,而后者无非是运用大量装饰性元素。

二、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时期的经济发展来看,此时意大利同欧洲的两个商业世界联系密切。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弗洛伦萨等城市的出现。意大利不仅从地中海贸易中受益,而且是西欧、北欧间东方各国贸易的中间商,从中得到利益。在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贸易活动的哺育下,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商品经济繁荣起来,为此时的建筑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而17世纪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英法等国,市民阶层还处于相当贫困的境况。因此经济实力反映在外在而对艺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从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传播和地区特性来看,意大利巴洛克建筑传播到西班牙和德国南部之后从西班牙漂洋过海随移民传播到美洲,从德国传播到俄罗斯。在时间上和另一个18世纪上半叶兴起于法国的潮流洛可可合流在一起。所以在有些地区呈现出来的建筑样式存在两种风格的融合,我们称之为晚期的巴洛克风格或者“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除上述之外,按照丹纳的说法,以意大利和法国南部地区为代表的拉丁名族在性情上、生活习惯上、生存环境上乃至外貌特征上都显示了与德国、尼德兰为代表的日耳曼民族显著的区别。处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教堂建筑不可能完全一致,各地的巴洛克建筑不可避免地带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当然,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也可能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气候条件可能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东、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围,由北部的阿尔俾斯山把它与欧洲大陆分开。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以南是阿尔卑斯山,北部是平原。建筑也是一种实用艺术,在功能方面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建筑往往墙壁较薄,房间也较大;北部靠近阿尔卑斯山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德国的房顶坡度普遍大。当然就某种建筑物风格形成而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兼有避雨、遮阳、防风、纳凉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一地认为是单一作用造成的。

巴洛克建筑形式,奢华的内容都是这个时代精神信仰空前混乱,物质世界纷繁芜杂的最好体现。反映了整个时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巴洛克建筑中所呈现的设计理念和装饰特点值得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断的学习和运用。描绘细致、奢华的风格,以及巴洛克和洛可可那种曲线优美、线条流动的风格不仅在现代室内陈设中得到呈现。而且在现代上海的城市规划中法租界的道路规划中,也得到施展。1900年和1914年公董局分别进行的道路系统规划主要采用较为规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局部体现了“巴洛克”结构特征。这种风格深沉而显露尊贵、典雅浸透豪华的设计哲学,成为现代人们体现欧式情怀的一种写照。

【注释】

[1] 迪特尔·拉夫著.德意志史[M].波恩Inter Hueber出版,1987:37

[2]陈平著.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29

【参考文献】

[1] 徐沛君著. 德国美术史话[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瑞士).文艺复兴与巴洛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朱金.现代城市研究-简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对上海近代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影响 [J],2011(02)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积雪
Save winters in the Alps 拯救阿尔卑斯山的冬天
《阿尔卑斯山中小镇》
阿尔卑斯山的“粉红雪”
阿尔卑斯山生存记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